详细说明
2006年,由故宫博物馆负责申报的“青铜器修复及复制技艺”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的青铜器修复工序一般有十多道,包括清洗、去锈、晾干、整形、开槽、焊接、做旧等。青铜器修复的第一项工作常常是洁除与除锈。青铜器长年埋藏在地下,接触到可溶盐类、水分等,逐渐形成腐蚀锈层。
传统的机械除锈法采用的工具是锋钢刻刀、手术刀、钢针、小錾子等工具,效率较低,而在青铜器修复室,要把这些青铜器泡在纯净水中去除氯离子,也可以用牙科大夫的洁牙机去除铜锈,接上电源,洁牙机一边震动,一边喷水。
有的大型青铜器会泡上一年半载才能完成去掉。清洗的过程,可不是越干净越好,不能把表层锈蚀给去除干净露出本体的金黄色,那就“走光了”肯定不行。一般来说去除表面土垢、硬结物、膨胀疏松的腐蚀产物、可溶盐以及氯化物等即可。而表层致密均匀的无害锈蚀物和重要的有价值的痕迹一般是予以保留的,最终获得一个均匀美观的表面层。
青铜器修复及复制技艺,这是一部被镌刻在金属上的文明史和艺术史。这是代表着权力、信仰和尊贵的符号和象征。 然而,当它们重见天日的时候,曾经是如此残破不全。是这样一门手艺在恢复着青铜时代往日的辉煌。
专业修复30年,陈钢,江苏南京人,硕士学位,副研究员。国文物学会理事、江苏团体会员单位负责人、国家文物高级鉴定与估价师、《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成员。
■06—07年受邀于蒙古国博格达汗宫博物馆进行维修保护工作
■08—09年受邀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托斯卡帕文物修复
■刘益谦私人鉴定顾问 香港佳士得特约鉴定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