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宁通宝笔者认为在宋徽宗一朝,大观西库成为内廷专门储藏钱币之所。在东北金代窖藏钱币中许多出谱钱币,特别是大钱,尤其崇、观年代的出谱大钱,应该是金军从大观西库中被当作金石奇异之物,作为战利品而掠走的。
笔者近收集的一枚篆书“崇宁通宝”背当十就是这样的战利品:
此钱为正八边形,外接圆直径约为46毫米,钱币极为厚重,重量超过70克,厚度近6毫米,为直读,圆穿。此钱为窖藏钱币,于吉林农安金代遗址附近,为罐藏钱币,钱币约36个品种,除去一枚折十“正大重宝”钱外,均为北宋钱币,绝大部分为北宋纪值钱。这些钱币都是出谱钱,估计是来自北宋内库。因此,推断此罐钱币大约在金哀宗正大年间入藏的,此时东北与金代都城汴京的联系,已经被蒙古军切断。吉林中西部以韩洲、信州、黄龙府为中心的一带,成为金国在东北的后根据地。
此钱,与中国古代的方孔圆钱不同,为正八边形钱币,类似厌胜钱,同时的钱币中有相同制式,但背面为“八卦“形状,出背文不同外,大小、郭厚基本相同。
与这罐钱币中其他钱币不同的是,这两种正八边形篆书“崇宁通宝“都带有流通痕迹,或长期使用抚摸,使两面的钱文都有磨损,以正面篆书“崇宁通宝”四个字磨损为甚。因此,笔者估计这种钱币可能为宫廷的筹码。
北宋徽宗崇宁年间铸(公元1102年~1106年),币质有铜、铁、银。崇宁重宝为隶书铜、铁大钱,制作多亦精好,另有崇宁通宝钱文为徽宗御书瘦金体,铁划银钩,深具骨秀格清之气韵,书法超妙绝伦,堪称币文楷书之颠峰。
上海艺术品有限公司近几年对崇宁通宝市场价格分析估价表:
“崇宁通宝”大系--------------价格:RMB3,860,000----日期:2017-05-26
“崇宁通宝”铁母--------------价格:RMB3,760,000----日期:2016-02-02
北宋崇宁通宝特大型钱直径------价格:RMB1,110,000----日期:2017-09-07
“崇宁通宝”大字版试铸铁母----价格:RMB5,690,000----日期:2017-01-25
北宋崇宁通宝特大型钱直径------价格:RMB1,290,000----日期:2016-11-03
北宋“崇宁通宝”铁母----------价格:RMB5,240,000----日期:2017-01-19
崇宁通宝·铁母正样------------价格:RMB1,530,000----日期:2017-05-24
崇宁通宝大字------------------价格:RMB5,270,000----日期:2016-12-26
北宋“崇宁通宝”铁母----------价格:RMB5,450,000----日期:2017-04-03
“崇宁通宝”铁母--------------价格:RMB3,570,000----日期:2017-03-15
崇宁重宝每一枚重量在10克上下,相当于崇宁通宝小平钱3枚的重量,但是它要当10枚小平钱花,当时百姓把小钱贮藏起来或被销铸为当十大钱,造成小钱奇缺。至今,想觅到崇宁通宝小平钱较难,正常品相的都在在百万以上。崇宁重宝也有小钱,钱体轻薄,直径26毫米至27毫米,重量在2.5克至3.8克之间,据说当折二钱使用。
1、看铜质我国历代古钱币大多数是以铜合金形式铸造的,因而合金的成份不同,钱币也随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各时代的钱币铜质是不同的,又由于古代冶炼技术不同,各地区铸造的古钱也各不相同,每个朝代各有特点。总的来讲,用铜锌合金铸造的钱币呈黄色,铜锡合金铸造的钱币呈青色。清代、民国时期,新疆、西藏等地铸钱,用铜加少许锌铅,铸成后钱体呈红色。
先秦时期的铸币主要是铜锡合金铸成的,铜质呈青红色,质地较硬挺;汉代至唐宋时期的绝大部分钱币均为青铜铸造,其特点是铜色青白中微带淡红。隋代的五铢钱因为锡的成份大,铜质泛白,称之为白钱。明嘉靖以后,开始向黄铜过渡,到天启年间,用黄铜铸币成为定制,钱币色泽较之以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可见,我国古钱铸造均有规律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