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皇宋通宝,中国古代钱币之一。北宋仁宗赵祯,宝元二年至皇祐末年铸,非年号钱。
中国古代封建帝王为了吉祥的目的,经常变更年号,以为自新更始。许多帝王遇有改元变号寸都要铸造以本年号冠名的钱币。北宋时期的各朝皇帝不但年号变更频频,且几乎是每改元一次必铸新的年号钱,最多的改年号竟达九次。有时改年号后,再按年号去铸造新钱时却发生了技术上的问题,最后由皇帝定夺:不铸本年号的年号钱,而是铸其他相关名称的钱币,这就叫“非年号钱”。公元1038年,宋仁宗改年号曰“宝元”,如果铸年号就应该是“宝元元宝”或“宝元通宝”。在一枚钱上出现了两个“宝”字甚或两个“元”字,读起来很拗口,非常不便。仁宗便召学士议论,大家七嘴八舌的,有人提议叫“丰济元宝”。皇帝沉思了一下摇摇头说:“众爱卿,我提议就叫“皇宋通宝吧。”学士们齐声称赞。于是便以“皇宋通宝”为钱名而铸造货币。
皇宋通宝的钱文有篆书,楷书对钱,光背。有小平、折二两种,有铁钱。篆书中另有九叠篆者,极其罕有,为古泉大珍。
此枚皇宋通宝为北宋铜质方孔圆钱,钱面有钱文“皇宋通宝”四字,钱背为光背。包浆自然匀称,颜色细腻,铜色发亮,为古币中难得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