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年 6 月 28 日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认监委联合发布了《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办法》指出:国家对测量管理体系实行统一的认证制度。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坚持政府推动、企业自愿的原则。 2017 年 9 月 5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到将计量、标准、检验检
测和认证认可作为国家质量基础,进一步深化加强产业计量测试体系,加快我国质量基础设施国际化步伐。国
家质检总局负责推广测量管理体系在企业中的应用,国家认监委负责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活动的统一管理、监
督和综合协调工作。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认监委鼓励企业实施测量管理体系认证。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的发展阶段
1984 年,原国家计量局在原国家经委的支持下,颁发了《工业企业计量定级升级办法》,提出了对企 业计量体系的三级要求,内容包括测量设备的配备要求、检定和管理要求、计量检测率等要求。从 1984 年~ 1992 年,已获得国家计量局和地方计量局颁发的各级计量合格证书的企业约有 64000 个,对我国企业加强 计量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95 年,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了《关于帮助 100 个企业完善计量检 测体系工作的通知》,提出每年由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现在的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帮助 100 个企 业建立完善的计量检测体系的滚动目标。1995 年~2004 年,全国有 800 多个大型企业获得了完善计量检测 体系证书。考核标准参照了国际标准 ISO10012-1:1992《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体系》。各省级技术监督部 门对中小企业也提出了不同的计量体系要求,并颁发了不同的相应证书。对加强企业计量基础,保障我国企
业提高市场的竞争力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003 年底,新的国际标准 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正式颁布, 并等同转化我国国家标准 GB/T19022—2003/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 求》 ,该标准对企业计量测试能力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个标准是对 1992 年颁布的 ISO10012-1 《测量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体系》和 1997 年颁布的 ISO10012-2 的《测量设备的质量 保证要求—测量过程控制指南》的重大修订和发展,可称之为对企业计量一次大的升华和飞跃。 2005 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按照国际的通行作法,对企业计量测试能力的评价都是由第三方 认证机构进行。特别是我国国家行政许可法的出台,促使企业计量工作从行政干预转向市场运作,企业计量
测试能力的评价从国家发证的形式转向用第三方认证方式进行。为此,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认监委提出对测 量管理体系实行统一的认证制度,批准了由“中启计量体系认证中心”承担对全国测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工作, 对满足 GB/T19022—2003/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的企业颁发认 证证书。这种方式的实施并不等于国家和政府放弃了对企业计量测试和管理水平的要求,而是依靠市场机制的
作用,充分发挥企业的主动性和中介机构的积极性,而把国家对企业计量工作的重点放到鼓励、推动和监督
方面。正如《办法》中指出的: “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认监委鼓励企业实施测量管理体系认证”, “国家质 检总局负责推广测量管理体系在企业中的应用,国家认监委负责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活动的统一管理、监督和 综合协调工作”。 为加强对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的管理,保证计量单位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推动我国企业计量工作的发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认 监委)决定,将原由国家质检总局向企业颁发“计量检测体系”证书的工作转为由计量体系认证机构进行,并 将“计量检测体系”证书更名为“测量管理体系”证书。 为了保证此项工作仍能实现全国统一管理,国家质检总局决定,由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牵头组建全国性的 “计量体系认证中心”,并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分支机构,统一实施全国的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 现经国家认监委正式批准,工商局登记注册,国家工商总局将该认证机构名称定为: “中启计量体系认证中 心”。该中心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部分行业设立了 30 个分中心,形成了覆盖全国的测量管理体系认证 网络。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作用和意义
组织应该建立一个既能保证测量设备准确可靠,又能保证测量数据连续受控的体系,使测量设备和测量
数据都能够得到保障,这样才能称之为建立了测量管理体系。组织计量部门不仅应该对测量设备进行管理,
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对测量数据进行的监控,把对测量设备的管理和对测量数据的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把各
种与其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要素都包括进去,形成一个系统工程,这就是最先进的,与国际标准一致的新 型管理模式。 组织获得测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就是得到了权威的认证机构对企业满足 ISO10012 国际标准的一种承 认,得到了国际和国内外市场对组织测量管理能力的一种认可。通过中启计量体系认证中心发放的测量管理体
系认证证书,组织的相关方想要了解组织测量管理能力水平的时候,由国有机构发放的认证证书作为背书,在
产品招投标,二方审核,政府相关检查,项目申报等过程中能够得到采信,很好的减低组织接受重复审查的负
担。
通过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服务,能切实促使组织提升自身计量基础建设,合理的应用和管理计量检测数据,
合理的配置计量检测仪器和设备,实现生产全过程有效监控,使组织将技术与管理相结合应用贯穿于产品研
发、设计、工艺、成品检验等生产制造全过程,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组织生产效率、实现组织现代化和精细
化管理。大大促进了他们在产品质量,生产经营,安全环保,能源计量方面的计量检测管理工作,为组织提
高产品质量,节能减排等方面提供了可靠的计量保证。另外通过每年对获证组织的年度监督审核,以监督和
帮助相结合的方式,使组织计量管理及计量检测技术得到不断完善、改进。
测量管理体系实施流程/认证流程
1、领导决策,统一思想 要按照 ISO10012 标准建立测量管理体系,开展体系认证,首先组织的领导要统一思想,作出决策,关 键是要明确贯标的目的及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尤其是最高管理者必须知道保持一个有效的测量管理体系能确
保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适应预期用途,它对实现产品质量目标和管理不正确测量结果的风险是重要的。测量
管理体系的目标是管理由于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可能产生的不正确结果而影响该组织的产品质量的风险,能 够促进组织强化技术基础,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使组织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2、培训审核员 内审员是组织进行贯标工作的骨干力量。尤其是以全员参与的原则作为指导思想,采用以过程模式建立 新的管理体系结构,要建立管理体系则必须建立贯标的骨干队伍。但要注意培训的质量和效果,通过培训要 真正掌握 ISO10012 标准的深刻内涵及其对体系的要求和审核的技巧和方法,取得内审员资格证书,为建立 测量管理体系或标准转换做好准备。
3、建立健全贯标的工作班子 标准中强调"领导作用",所以要开展贯标工作首先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和工作班子。以最高管理者为组长, 由计量主管部门任副组长的贯标或标准转换领导小组,必要时可建立贯标工作小组,具体负责体系建立的组 织实施工作。成立体系文件编写小组或修改小组,可由计量主管部门负责,采取谁干什么谁写什么,可由计 量主管部门进行完善并统一,把编写体系文件作为深化理解学习标准的过程,作为改进本部门工作的过程, 有利于贯彻实施和改进。
4、制定并实施贯标计划
应结合本组织的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应和认 证机构研究认证的时间表进行审核。实施计划的内容可以 分为六个方面,即: (1)培训; (2)进行测量管理体系的策划; (3)编制或编写修改完善体系文件; (4)试运行; (5)开展审核和管理评审; (6)申请现场审核。 计划应提出进度安排,由责任部门进行分工,任务 落实到部门或人员,经最高管理者批准,由计量主管部 门负责组织实施。 通常作为一个初次开展贯标工作的组织,一般要求 管理体系文件批准后应有 3~4 个月的体系试运行期,要 具有体系运行充分的客观证据,加上标准的学习、文件 的编制培训和实施,全体员工思想观念的转变,通常大 约需 5 个月时间。这是正常的。 对已通过其他管理体系认证的组织,因为已经有一 定的实践经验,文件有一定基础,很容易产生由计量管理部门抓一下,把文件改一改就行了的认识。实际上 ISO10012 标准的认证,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它 着重解决了企业的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的管控,是对计量管理的深入管理,必须要加强领导,全员参与。
5、全员培训 全员培训是建立测量管理体系实施标准的重要内容,是能否按 ISO10012 标准建立体系的关键和基础。 培训应在两个层次上进行: (1)管理层。即计量职能部门和贯标的骨干队伍成员。贯标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内审员),日常工作的领导 者或是测量管理体系的审核者是培训的重点,要能真正理解标准,能识别新标准的变化,能自如地应用和不 断改进完善,能结合每个部门的特点有效地贯彻实施体系文件。 (2)执行层。主要指具体从事实施和操作的人员,如一般管理人员、车间测试人员、检验人员,最主要是 应理解本职工作的要求和程序,能严格按文件规定要求进行操作,加强全员参与意识,加强计量意识,加强 测量过程的控制。 培训工作必须加强计划性、有效性,加强规范化管理,原则上培训应进行考试,要做好培训资料的管理 和归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