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1、不良品损耗
不良品指经过裁切机裁切后的不合格品。
公式定义:损耗面积=(修裁宽×裁数)×切长×不良品切刀数。
产生原因:人员操作不当、原纸品质问题、贴合不良等。
改善对策:加强操作人员管理,控制原纸品质。
2、超制品损耗
公式定义:超制品损耗面积=(修裁宽×裁数)×切长×(不良切刀数-排程切刀数)。
产生原因:瓦楞机上纸量过多、瓦楞机接纸不准确等。
改善对策:使用瓦楞机生产管理系统,可解决单瓦机上纸量不准和接纸不准确等问题。
瓦楞机
3、修边损耗
修边指经复瓦机的修边压线机修齐边时修掉的部分。
公式定义:修边损耗面积=(纸幅-修裁宽×裁数)×切长×(良品切数+不良品切刀数)。
产生原因:正常损耗,但如果偏大应分析原因。例如:订单的修裁宽为981mm的纸幅,而瓦楞机需要的修边宽度最小为20mm,那么981mm+20mm=1001mm,恰好大于1000mm的纸幅,只有用1050mm的纸来走,那么修边宽度就是1050mm-981mm=69mm,比正常修边大了很多,造成修边损耗面积增大。
改善对策:如果是上面的原因,可以考虑这样的订单不修边,用1000mm的纸走纸,到后段印刷制箱时一起轧掉,可节约50mm宽度的纸,不过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印刷效率。另外一个对策,就是销售部门在承接订单上能够考虑到这一点,改善订单结构,使订单达到最优
化。
4、跳格损耗
跳格指因短缺基本纸幅的原纸,需要用更宽纸幅走纸时产生的部分。例如订单应该走1000mm纸幅的纸,但因缺少1000mm的原纸或其它原因,需要用1050mm走纸,多出的50mm就属于跳格。
公式定义:跳格损耗面积=(跳格后纸幅-排程纸幅)×切长×(良品切刀数+不良品刀切数)。
产生原因:原纸备纸不合理或销售部门原纸采购不及时。
改善对策:公司采购应检讨原纸采购、备库是否符合客户需求,尽量做到配合客户备纸,实现设备不停机模式工作思路。另一方面,销售部门必须提前下材料需求单,给采购部门一个采购周期,保证原纸准确到位。
不良品损耗和超制品损耗应属于瓦楞纸板生产部门的绩效损耗,可作为部门的考核指标,以促进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