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O风量相当于传统干燥系统一个干燥单元风量,大小依据安全风量要求调节,单元风量调节简单且不影响其它单元,空气及所含热量实现直接重复利用直到最后干燥单元排出干燥系统,加热能耗降到了,另外废气排放量决定后续的废气治理量,ESO使得后续废气治理投入成本及运行成本得到大幅缩减;系统干燥气体流经的末组干燥单元的单元排风口位置的废气浓度为整个干燥系统浓度点,在废气浓度点实施单点在线监控,使企业容易实施及生产全程监控,根据废气浓度调节干燥系统排风量保证废气浓度在安全限值以下,一点安全则整个干燥系统安全,将生产设备的隐患完全排除;ESO具有系统简洁稳定、调整简单、排风量小能耗低、无安全隐患、环保治理成本低等优点。
  
旋挖用化学泥浆使用说明
  
水溶性化学泥浆(晶体状)系聚合物颗粒,易溶于水。水溶物清澈透明、呈胶状。溶配时间短、使用量少、水溶液粘度高。水溶剂无毒;符合环保标准。沾粘在皮肤和衣物上,易于清洗。在非开挖工程施工中可降低钻进、回拖时的阻力。在钻进回扩时可有良好的成孔、护壁性能,同时正确使用它可以有效提高钻进液的粘稠度,增加泥浆的排渣能力,降低钻进时的钻杆扭矩,大幅降低拖管阻力。
  
二、使用步骤: 
  
1、 施工准备:挖两个泥浆池,大小在100立方米,长6米,宽5米,深3——4米,可根据用量确定泥浆池的大小,并在池边装好循环泵和空气压缩机,周边按国家安全规范做好防护。(也可以做一个泥浆池,按膨润土造浆及循环方法进行) 
  
2、 将清水注入泥浆池后,用20%氢氧化纳(又名烧碱、火碱或片碱)溶液调节水的PH值在8-10之间,用空压机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为10-20分钟)。
  
3、 将循环泵打开,进行自循环后,通过泵出水管口加入本产品,要求慢慢均匀加入,一般沙层加量为万分之二点
  
五(既100方水中加入本产品25公斤),后用空压机搅拌一小时,用工程漏斗测定溶液的黏度到30秒左右即可满足一般工程地质。(一般情况下手感稍有粘度起线丝状即可,特殊地质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4、 若黏度高于30秒,可直接加水稀释:若黏度小于30秒,可能是由于搅拌时间不够,需延长搅拌时间,如果仍达不到黏度,可打开循环泵自循环后通过出水口补充本产品,并再用空压机搅拌一小时左右,直至满足条件。
  
5、 在钻进过程中,如果含砂层较多,要提前准备好足够量的泥浆,并在钻进过程中不断补充泥浆,保持钻进液面,确保地层压力平衡。
  
6、 钻进完成后,停15-40分钟后,(根据孔深决定时间)用钻机打捞一次沉降下去的砂子等杂质,不要控浆。然后下放钢筋笼和混凝土导管,一般情况下都能达到灌注桩要求的含砂量和沉砂量,个别地层可能会出现沉砂量较多的情况,就可以在下钢筋笼之前多捞两次,以确保下完钢筋笼和导管后沉渣达标。
  
7、 灌桩完后,返回的泥浆需要求其黏度,如果黏度低于30秒,可以打开循环泵自循环后通过出水口补充本产品,并用空压机不停搅拌,直至满足条件。同时,在另外一个泥浆池中配制新的泥浆,以满足下一个桩钻孔所用。
  
为确保人员健康和安全生产,车间内的换气风速根据标准一般控制在.38~.67m/s之间。涂饰车间排放的VOCs废气流量虽然较大,但稀释后的浓度也相应较低。王海林等研究证实:家具制造、汽车制造、包装印刷等重点VOCs污染排放行业,其总排放浓度(TVOCs)一般均属于中低水平。在漆雾、粉尘等杂质涂装工艺的不同直接影响涂料的利用率和污染物的排放量,漆可采用擦涂、刷涂、喷涂、淋涂、浸涂等涂装工艺,但目前木家具行业中使用漆时多采用喷涂法施工。
  
三、 用量 
  
一般情况下比例按0.01%~0.1%配制,根据现场实地情况试验确定配合比例。
  
参考指标: 地层状况   泥浆(公斤∕立方水) 粘度(秒) 粘土与页岩 
  
0.2-0.6 
  
24-30 淤泥,细到中砂 0.3-0.7 26-32 粗砂,较小的砾石 0.4-0.9 26-35 卵砾石 
  
0.7-1.1 
  
35-45 
  
四、注意事项: 
  
1、在挖池过程中,尽量保证其大小的准确性,以保证配浆的准确性,避免浪费。
  
2、 在配碱过程中,一定要先把氢氧化纳配制成20%水溶液,切记直接把固体氢氧化纳直接加入泥浆池中,以便充分溶解。
  
3、在上层钻进过程中,正常情况下,泥浆的黏度可以小一些,大概28秒左右就可以使用,如果上层过早出现沙层,尽量不要降低泥浆黏度。
  
4、在一个泥浆池一次配浆不要过多,否则不利于搅拌,在配浆的时候,要留出充足时间,使产品充分溶解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对“洋垃圾”说“不”,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志性举措,能够倒逼国内再生资源行业的转型升级,强有力推动我国垃圾回收和循环经济的发展,这恰恰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着智慧。东南亚成“洋垃圾”新去向自停止进口“洋垃圾”以来,一些发达国家转而将更多的“洋垃圾”输送至东南亚国家。东南亚绿色和平组织今年6月份发布的报告显示,东盟国家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洋垃圾”的接收大户。许多东盟国家的塑料垃圾进口量持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