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高价废钼回收厂商地址
(MSDS)
化学品技术说明书(MSDS)顺序表
1盐酸
2硫酸
3硝酸
4磷酸
5硼酸
6氢氧化钠
7氢氧化钾
8氢氧化钡
9氯化钾
10氯酸钾
11溴化钾
12溴酸钾
13碘化钾
14碘酸钾
15
16硫酸钾
17硫酸氢钾
18高锰酸钾
19硫氰化钾
20铬酸钾
21重铬酸钾
22硫酸铬钾
23铁氰化钾
24亚铁氰化钾
25乙酸钾
26氟化钠
27氯化钠
28氯酸钠
29溴化钠
30硫化钠
31钠
32
33碳酸钠
34碳酸氢钠
35亚硫酸钠
36亚硫酸氢钠
37硫代硫酸钠
38磷酸钠
39磷酸氢二钠
40磷酸二氢钠
41三聚磷酸钠
42硅酸钠
43铝酸钠
44四硼酸钠
45醋酸钠
46草酸钠
47乙二胺四
乙酸二钠
48柠檬酸钠
49氯化铵
50硝酸铵
51碳酸铵
52碳酸氢铵
53硫酸铵
54过硫酸铵
55草酸铵
56乙酸铵
57钼酸铵
58硫酸铁铵
59硫酸亚铁铵
60氯化镁
61硫酸镁
62氯化钙
63碳酸钙
64氯化钡
65硝酸钡
66三氯化铝
67硝酸铝
68氯化锡
69氯化亚锡
70硝酸铅
71乙酸铅
72三氯化锑
73氯化铋
74硝酸铋
75氯化铬
76硝酸锰
77硫酸锰
78三氯化铁
79硝酸铁
80硫酸亚铁
81硫酸铁
82氯化钴
83二氯亚钴
84硝酸钴
85硫酸镍
86氯化铜
87硝酸铜
88硫酸铜
89水合醋酸铜
90硝酸锌
91硫酸锌
92硝酸银
93四水合硫酸高铈
94氯化亚汞
95过氧化氢
96二氧化硫
97二氧化铅
98二氧化锰
99氧化锌
100硫化氢
101活性碳
102硫
103碘
104金属钠
105铜
106锌粉
107锡
108乙酸
109乙二酸
110丙二酸
111柠檬酸
112苯甲酸
113水杨酸
114硬脂酸
115氨水
116二乙胺
117 1,2-乙二胺
118尿素
119三乙烯四胺
120六亚甲基四胺
121三乙醇胺
122盐酸羟胺
123苯胺
124对甲苯胺
125乙酰苯胺
126氨基甲酸铵
127磺胺嘧啶
128二苯基碳酰二肼
129硫代乙酰胺
130正己烷
131正庚烷
132环己烷
133苯
134萘
135甲苯
136二氯甲烷
137 1-溴丁烷
138氯苯
139 α-蒎烯
140石蜡
141甲醇
142乙醇
143正丙醇
144异丙醇
145正丁醇
146 1-戊醇
147异戊醇
148 丙三醇
149环己醇
150聚乙二醇
151甘露醇
152对乙酰氨基苯酚
153 乙醚
154石油醚
155苯甲醛
156丙酮
157环己酮
158乙酸乙酯
159丙二酸二乙酯
160乙酰乙酸乙酯
161乙酸酐
162邻苯二甲酸酐
163三氯甲烷
164四氯化碳
165硅油
166四氢呋喃
167醌氢醌
168火棉胶
169甲基橙
170酚酞
171铬黑T
172邻二氮菲
173茜素红
174亚甲基蓝
175可溶性淀粉
176柱层析硅胶
177 维生素B1
178 氢氟酸
1盐酸化学品技术说明书
中文名称:盐酸
英文名称:Hydrochloric acid,Chlorohydric acid
别名:氢氯酸
分子式:HCl
分子量:36.46
熔点:-114.8℃
密度:相对密度(水=1):1.20
蒸汽压:饱和蒸气压:30.66 kPa (21℃)
溶解性:与水混溶,溶于碱液。
稳定性:稳定
外观与性状:无或微黄发烟液体,有刺鼻的酸味。
危险标记:20(酸性腐蚀品)
用途: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染料、医、食品、印染、皮革、冶金等行业。
一、危险性概述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引起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衄、齿龈出血、气管炎;刺激皮肤发生皮炎,慢性支气管炎等病变。误服盐酸中毒,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胃穿孔、腹膜炎等。
二、操作处置与储存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5%。保持容器密封。应与碱类、胺类、碱金属、易(可)燃物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若有灼伤,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0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就医。
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给牛奶、蛋清、植物油等口服,不可催吐。立即就医。
四、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与碱发生中合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具有强腐蚀性。
燃烧(分解)产物:氯化氢。
用碱性物质如碳酸氢钠、碳酸钠、消石灰等中和。也可用大量水扑救。灭火方法:雾状水、砂土。
五、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或烟雾时,佩戴防毒面具或供气式头盔。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保持良好的卫生惯。
六、泄漏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面罩,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禁止向泄漏物直接喷水。更不要让水进入包装容器内。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2硫酸化学品技术说明书
中文名称:硫酸
英文名称:Sulphuric acid
别名:磺镪水,铅室酸,蓄电池硫酸,三氧化硫,硫酸酐
分子式:H2SO4
分子量:98.08
熔点:10.35℃(100%)
沸点:330.0℃
密度:相对密度(水=1):1.841(96~98%)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4
蒸汽压:0.13kPa(145.8℃)
溶解性:与水混溶,浓硫酸可以溶解三氧化硫。
稳定性:340℃分解成三氧化硫和水
外观与性状:纯品为透明、无、无嗅的油状液体,有杂质颜变深,甚至发黑。
危险类别:第8.1类酸性腐蚀品
用途:用于生产化学肥料,在化工、医、石油提炼等工业也有广泛的应用。
一、危险性概述
侵入途径: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迅速吸收。
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蒸气或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愈后癍痕收缩影响功能。溅入眼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炎以至失明。慢性影响: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助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二、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还原剂、碱类、碱金属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酸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超过35℃,相对湿度不超过85%。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碱类、碱金属、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吸呼。就医。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四、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水大量放热,可发生沸溅。与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遇电石、高、雷酸盐、硝酸盐、苦味酸盐、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燃烧。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吸水性。灭火方法:消防人员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避免水流冲击物品,以免遇水会放出大量热量发生喷溅而灼伤皮肤。
五、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空气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惯。
六、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3硝酸化学品技术说明书
中文名: 硝酸
英文名称:Nitric acid
别名:氢氮水,硝强水
分子式: HNO3
分子质量: 63.01
熔 点: -42℃(无水)
沸 点: 78℃(分解)
密 度: 相对密度(水=1):1.50(无水);相对密度(空气=1):2.17。
蒸气压: 饱和蒸气压:4.4 kPa (20℃)溶解性: 与水混溶
稳定性: 稳定
外观与性状:纯品为无透明发烟液体,有酸味。 危险性类别:第8.1类 酸性腐蚀品
用 途: 用途广,主要用于化肥、染料 、国防、炸、冶金、医等工业。 一、危险性概述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 其蒸气有刺激作用,引起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流泪、咽喉刺激感、呛咳,并伴有头痛、头晕、胸闷等。口服引起腹部剧痛,严重者可有胃穿孔、腹膜炎、喉痉挛、肾损害、休克以及窒息。皮肤接触引灼伤。慢怀影响:长期接触可引起牙齿酸蚀症。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助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二、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还原剂、碱类、醇类、碱金属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酸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还原剂、碱类、醇类、碱金属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 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 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通畅。如呼吸 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 牛奶或蛋清。就医。
四、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强氧化剂。能与多种物质如金属粉末、电石、硫化氢、松节油等猛烈反应, 甚至发生爆炸。与还原剂、可燃物如糖、纤维素、木屑、棉花、稻草或废纱头等接触,引起燃烧并散发出剧毒的棕烟雾 。具有强腐蚀性。
燃烧(分解)产物: 氧化氮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剂;雾状水、二 氧化碳、砂土。
五、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到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空气 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 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惯。
六、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风处,并进行 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进入下 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将地面洒上苏打灰,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 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气、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泵转移至槽车或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处置。
4磷酸化学品技术说明书
中文名称:磷酸
英文名称:Phosphoric acid
分子式:H3PO4
分子量:98
熔点:42.4℃(纯品)
沸点:260℃
密度:相对密度(水=1):1.87(纯品);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38。
蒸汽压:饱和蒸气压:0.67 kPa (25℃,纯品)
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
稳定性:禁配物:强碱、活性金属粉末、易燃或可燃物。
外观与性状:纯磷酸为无结晶,无臭,具有酸味。
危险类别:20(酸性腐蚀品)
用途:用于制、颜料、电镀、防锈等。
一、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蒸气或雾对眼、鼻、喉有刺激性。口服液体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血便或体克。皮肤或眼接触可致灼伤。慢性影响:鼻粘膜萎缩、鼻中隔穿孔。长期反复皮肤接触,可引起皮肤刺激。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二、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防护眼镜,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碱类、活性金属粉末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小心把酸慢慢加入水中,发生过热和飞溅。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易(可)燃物、碱类、活性金属粉末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四、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金属反应放出氢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受热分解产生剧毒的氧化磷烟气。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磷。
灭火方法:用雾状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用大量水灭火。
五、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惯。
六、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5硼酸化学品技术说明书
中文名称:硼酸
英文名称:Boric acid
分子式:H3BO3
分子量:61.84
熔点:185℃(分解)
溶解性: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甘油。
外观与性状:无微带珍珠光泽的三斜晶体或白粉末,有滑腻手感,无臭味。
用途:用于玻璃、搪瓷、医、化妆品等工业,以及制备硼和硼酸盐,并用作食物防腐剂和剂等。
一、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工业生产中,仅见引起皮肤刺激、结膜炎、支气管炎,一般无中毒发生。口服引起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症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继之发生脱水、休克、昏迷或急性肾功能衰竭,可有高热、肝肾损害和惊厥,重者可致死。皮肤出现广泛鲜红疹,重者成剥脱性皮炎。本品易被损伤皮肤吸收引起中毒。慢性中毒:长期由胃肠道或皮肤吸收小量该品,可发生轻度消化道症状、皮炎、秃发以及肝肾损害。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刺激性。
二、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碱类、钾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保持包装完整,洒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碱类、钾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四、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硼。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五、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六、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小心扫起,转移至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6氢氧化钠化学品技术说明书
中文名称:氢氧化钠
英文名称:Sodiun hydroxide,Caustic soda
别名:苛性钠,烧碱,火碱
分子式:NaOH
分子量:40.01
熔点:318.4℃
蒸汽压:饱和蒸气压:0.13 kPa (739℃)
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甘油,不溶于丙酮。
稳定性:稳定
外观与性状:白不透明固体,易潮解。
危险标记:20(碱性腐蚀品)
用途:用于肥皂工业、石油精炼、造纸、人造丝、染、制革、医、有机合成等。
一、危险性概述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或烟雾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二、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操作人员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碱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内湿度好不大于85%。包装密封,切勿受潮。应与易(可)燃物、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患者清醒时立即漱口,口服稀释的醋或柠檬汁,就医。
四、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本品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具有强腐蚀性。
燃烧(分解)产物: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
灭火方法:雾状水、砂土。
五、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必要时佩带防毒口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六、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洁清的铲子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以少量加入大量水中,调节至中性,再放入废水系统。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7氢氧化钾化学品技术说明书
中文名称:氢氧化钾
英文名称:Potassium hydroxide
别名:苛性钾,苛性碱,钾灰
分子式:KOH
分子量:56.10
熔点:360.4℃
沸点:1320℃
蒸气压:饱和蒸气压:0.13 kPa (719℃)
溶解性:溶于水、乙醇,微溶于醚。
稳定性:稳定;禁配物:强酸、易燃或可燃物、二氧化碳、酸酐、酰基氯;
避免接触的条件:潮湿空气。
外观与性状:白粉末或片状固体,易潮解。
危险性类别:第8.2类碱性腐蚀品
主要用途:用作化工生产的原料,也用于医、染料、轻工等工业。
一、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本品具有强腐蚀性。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
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休克。
环境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二、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操作人员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
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碱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内湿度好
不大于85%。包装密封,切勿受潮。应与易(可)燃物、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
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四、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本品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
蚀性溶液。具有强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
灭火方法:用水、砂土扑救,但须物品遇水产生飞溅,造成灼伤。
五、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必要
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
清洁卫生。
六、泄露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8氢氧化钡化学品技术说明书
中文名称:氢氧化钡
英文名称:Barium hydroxide
分子式:Ba(OH)2
分子量:171.35
熔点:408℃
溶解性:微溶于水、乙醇易溶于稀酸。
稳定性:稳定
外观与性状:白粉末
危险标记:13(有)
用途:制特种肥皂、杀虫剂,也用于硬水软化、甜菜糖精制、锅炉除垢、玻璃润滑等。
一、危险性概述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口服后急性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脉缓、进行性肌麻痹、心律紊乱、血钾明显降低等。可因心律紊乱和呼吸肌麻痹而死亡。吸入烟尘可引起中毒,但消化道症状不明显。接触高温本品溶液造成皮肤灼伤可同时吸收中毒。慢性影响:长期接触钡化合物的工人,可有无力、气促、流涎、口腔粘膜肿胀糜烂、鼻炎、结膜炎、腹泻、心动过速、血压增高、脱发等。毒性:高毒类。
二、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部排风。操作人员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性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2%~5%硫酸钠溶液洗胃,导泻。就医。
四、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未有的燃烧爆炸特性。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钡。本品不燃。灭火剂:水、砂土。
五、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惯。
六、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减少飞散。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9氯化钾化学品技术说明书
中文名称:氯化钾
英文名称:Potassium chloride
分子式:KCl
分子量:74.55
熔点:776℃12
沸点:1500℃(升华)
溶解性:水:330g(20℃);乙醇:几乎不溶;乙醚:不溶。
稳定性:稳定
主要用途:在农业上用作钾肥,工业上用于制取钾盐,还广泛用于石油工业、橡胶工业和电镀工业,在医卫生上作剂、代盐等。
外观与性状:白颗粒晶体。
危险标记:该品不属于危险品范畴。
用途:主要用于无机工业,还可用于医,科学应用,食品加工,食盐里面也可以以部分氯化钾取代氯化钠,以降低高血压的可能性。
一、危险性概述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燃爆危险:几乎不燃。
二、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无要求。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注意事项:干燥、密封、按常温储存。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四、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几乎不燃,在火场中可释放危险蒸汽。
燃烧(分解)产物:氯化氢
灭火方法:选择适合周围火源的灭火器材。
灭火注意事项:没有配备化学防护衣和供氧设备,请不要呆在危险区。要化学品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
五、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防护,浓度高时建议带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必要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已做防护。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防护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工作完毕,淋浴更衣。避免长期反复接触。定期体检。
六、泄漏应急处理
个人防护:避免产生尘土或吸入尘土,当粉尘浓度高时,应急人员应穿戴防护用品进现场。
环境保护措施:化学品未经处理禁止向环境排放。
清洁/吸收措施:采用的方法将泄漏物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采用液体吸收残留物,根据化学品性质进一步处理,清理污染区,洗液排入废水池。
10氯酸钾化学品技术说明书
中文名称:氯酸钾
英文名称:Potassium chlorate
别名:白粉
分子式:KClO3
分子量:122.55
熔点:368.4℃
溶解性:溶于水,不溶于醇、甘油。
稳定性:稳定
外观与性状:无片状结晶或白颗粒粉末,味咸而凉。
危险标记:11(氧化剂)
用途:用于火柴、烟花、炸的制造,以及合成印染、医、也用作分析试剂。
一、危险性概述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人的致死量约10g。口服急性中毒表现为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胃肠炎,肝肾损害,甚至窒息。粉尘对呼吸道有刺激性。
二、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防护眼镜,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酸类、醇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包装及容器损坏。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包装密封。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酸类、醇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四、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强氧化剂。常温下稳定,在400℃以上则分解并放出氧气。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或金属粉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急剧加热时可发生爆炸。
燃烧(分解)产物:氯化物、氧化钾。
灭火方法:用大量水扑救,同时用干粉灭火剂闷熄。
五、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惯。
六、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减少飞散。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11溴化钾化学品技术说明书
中文名称:溴化钾
英文名称:Potassium bromide
分子式:KBr
分子量:119.01
熔点:734℃
沸点:1380℃
蒸汽压:0.13 kPa (795℃)
溶解性:溶于水,溶于甘油,微溶于乙醇、乙醚。
稳定性:禁配物:强氧化剂、强酸、金属盐类。
外观与性状:白结晶或粉末,无臭,味咸微苦,稍有吸湿性。
用途:用于制溴化银纸,也用作分析试剂,医上用作精神剂。
一、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吸入对呼吸道有刺激性。对眼和皮肤有刺激性。摄入后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胃肠道刺激症状。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刺激性。
二、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金属盐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酸类、金属盐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四、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溴化物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溴化氢、氧化钾。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五、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惯。
六、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场所。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12溴酸钾化学品技术说明书
中文名称:溴酸钾
英文名称:Potassium bromate;Bromic acid potassium salt
分子式:KBrO3
分子量:167.01
熔点:370℃(分解)
溶解性:溶于水,不溶于丙酮,微溶于乙醇。
稳定性:稳定
外观与性状:无三角晶体或白结晶性粉末。
危险标记:11(氧化剂),15(有害品)
用途:用作分析试剂、氧化剂、食品添加剂、羊毛漂白处理剂。
一、危险性概述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本品对眼睛、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口服后可引起恶心、呕吐、胃痛、哎血、腹泻等。严重者发生肾小管坏死和肝脏损害,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听力损害。大量接触可致血压下降。
二、操作处置与储存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四、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强氧化剂。与铵盐、金属粉末、可燃物、有机物或其它易氧化物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经摩擦或受热易引起燃烧或爆炸。与硫酸接触容易发生爆炸。能与铝、砷、铜、碳、金属硫化物、有机物、磷、硒、硫剧烈反应。
燃烧(分解)产物:溴化氢、氧化钾。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砂土。
五、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作业工人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六、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能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减少飞散,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13碘化钾化学品技术说明书
中文名称:碘化钾
英文名称:Potassium iodide
分子式:KI
分子量:166.01
熔点:686℃
沸点:1330℃
溶解性:溶于水、乙醇、丙酮和甘油和液氨,微溶于乙醚。
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碱金属、氨、卤素或卤化物、氟、过氧化氢、氧化剂。
外观与性状:无至白具气味固体
用途:用于感光乳剂、肥皂、石版印刷、有机合成、医、食品添加剂等。
一、危险性概述
侵入途径:吸入、皮肤接触、眼睛接触、食入。
健康危害:对胃肠道有强烈刺激作用,误服可引起痉挛、急躁。
二、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避免光照。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四、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非可燃性物质。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五、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尘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一般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惯。
六、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避免此外泄物直接进入下水道系统。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泄漏物,置于干净、干燥、盖子较松的容器中,将容器移离泄漏区。大量泄漏:泄漏物回收后,用水冲洗泄漏区。
14碘酸钾化学品技术说明书
中文名称:碘酸钾
英文名称:Potassium iodate
别名:金碘
分子式:KIO3
分子量:214.00
熔点:560℃(分解)
溶解性:溶于水、稀硫酸,不溶于乙醇。
稳定性:稳定
外观与性状:无或白结晶粉末,无臭。
危险标记:11(氧化剂)
用途:用作分析试剂、物、饲料添加剂等。
一、危险性概述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上呼吸道、眼及皮肤有刺激性。口服引起头育、恶心、呕吐、眩晕及胃肠道刺激。可致视神经损害。
二、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防护眼镜,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有机金属化合物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避免光照。包装密封。应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有机金属化合物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四、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无机氧化剂。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与可燃物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燃烧(分解)产物:碘化氢。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砂土。在火场中与可燃物混合会爆炸。消防人员须在有防爆掩蔽处操作。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沸溅。
五、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惯。
六、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或金属粉末接触。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转移至场所。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减少飞散,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15化学品技术说明书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Potassium nitrate
别名:火硝
分子式:KNO3
分子量:101.10
熔点:334℃
溶解性:易溶于水,不溶于无水乙醇、乙醚。
外观与性状:无透明斜方或三方晶系颗粒或白粉末。
用途:用于制造烟火、火、火柴、医,以及玻璃工业。
一、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吸入本品粉尘对呼吸道有刺激性,高浓度吸入可引起肺水肿。大量接触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影响血液携氧能力,出现头痛、头晕、紫绀、恶心、呕吐。重者引起呼吸紊乱、虚脱,甚至死亡。口服引起剧烈腹痛、呕吐、血便、休克、全身抽搐、昏迷,甚至死亡。对皮肤和眼睛有强烈刺激性,甚至造成灼伤。皮肤反复接触引起皮肤干燥、皲裂和皮疹。
燃爆危险:本品助燃,具刺激性。
二、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氯丁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酸类、活性金属粉末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应与还原剂、酸类、易(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四、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强氧化剂。遇可燃物着火时,能助长火势。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如硫、磷等接触或混合时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燃烧分解时,放出有毒的氮氧化物气体。受热分解,放出氧气。
有害燃烧产物: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雾状水、砂土。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沸溅。
五、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戴氯丁橡胶手套。
其他: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惯。
六、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小量泄漏: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16硫酸钾化学品技术说明书
中文名称:硫酸钾
英文名称:Potassium sulfate; Lemery salt
分子式:K2SO4
分子量:174.27
熔点:℃
沸点:1689℃
溶解性: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丙酮和二硫化碳。
稳定性:稳定
外观与性状:无或白晶体或粉末,味苦而咸。
用途:用作物(缓泻剂)、肥料,并用于制明矾、玻璃和碳酸钾等。
一、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吸入,粉尘吸入刺激鼻、咽及肺;皮肤,长期接触会刺激皮层;眼睛,粉尘货雾滴会刺激眼睛;食入,会刺激口、食道和胃。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
二、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避免眼睛皮肤接触及残留在衣物上,避免吸入粉尘,操作后彻底清洗,遵行良好的卫生及内务管理惯,小量操作以降低粉尘量。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的库房。保持容器紧闭,避免漏气。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先用肥皂和水清洗,再用水冲洗制止移除化学品;然后脱掉被污染的衣服,清洗后才可以再次使用。
眼睛接触:用大量水冲洗15分钟以上,若刺激持续,立即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若患者意识清楚,给予2-4杯水;用手指插入咽喉进行催吐。
四、消防措施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硫
灭火方法:灭火剂:二氧化碳泡沫剂。
五、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有粉尘的情况下,使用合格的粉尘呼吸防护具。
眼睛防护:正常情况下,戴防护眼镜;有粉尘情况下,戴化学那全防护眼镜;不要戴隐形眼镜。
身体防护:穿连衣式工作服。
手防护:防渗透手套。
六、泄漏应急处理
铲起干燥的化学品,以便再使用或丢弃。扫起时要降低粉尘量。尽量回收使用。若法律许可,用水冲洗泄漏物。
17硫酸氢钾化学品技术说明书
中文名称:硫酸氢钾
英文名称:Potassium bisulfate
别名:酸式硫酸钾
分子式:KHSO4
分子量:136.17
熔点:197
溶解性: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丙酮。
外观与性状:无单斜晶体,易潮解。
用途:用作食物防腐剂、分析试剂等。
一、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吸入、摄入或经皮吸收有害。对眼睛、皮肤和粘膜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吸
入可引起喉、支气管炎、肺炎、肺水肿。接触后引起头痛、恶心、呕吐、咳嗽等。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爆炸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二、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部排风。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
员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阳光直射。包装密封。
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
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四、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本身不能燃烧。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具有腐蚀性。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硫、氧化钾。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
场移至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五、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
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惯。
六、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酸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18 高锰酸钾化学品技术说明书
中文名称:高锰酸钾
英文名称:Potassium permanganate
别名:灰锰氧;过锰酸钾
分子式:KMnO4
分子量:158.03
熔点:240℃
溶解性:溶于水、碱液,微溶于甲醇、丙酮、硫酸。
稳定性:稳定
外观与性状:深紫细长斜方柱状结晶,有金属光泽。
危险标记:11(氧化剂)
用途:用于有机合成、油脂工业、氧化、医、等。
一、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吸入后可引起呼吸道损害。溅落眼睛内,刺激结膜,重者致灼伤。刺激皮肤。浓溶液或结晶对皮肤有腐蚀性。口服腐蚀口腔和消化道,出现口内烧灼感、上腹痛、恶心、呕吐、口咽肿胀等。口服剂量大者,口腔粘膜呈黑,肿胀糜烂,剧烈腹痛,呕吐,血便,休克,死于循环衰竭。
二、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胶布防毒衣,戴氯丁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2℃,相对湿度不超过80%。包装密封。应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四、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强氧化剂。遇硫酸、铵盐或过氧化氢能发生爆炸。遇甘油、乙醇能引起自燃。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等接触或混合时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钾、氧化锰。
灭火方法:灭火剂:水、雾状水、砂土。
五、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氯丁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惯。
六、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收集于密闭容器中作好标记,等待处理。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19 硫氰化钾化学品技术说明书
中文名称:硫氰化钾
英文名称:Potassium thiocyanate, Potassium isothiocyanate
别名:硫氰酸钾
分子式:KSCN
分子量:97.18
熔点:173.2℃
沸点:500℃(分解)
溶解性:溶于水,溶于乙醇、丙酮。
稳定性:禁配物:强酸、水。
外观与性状:无晶体。
用途:用于制合成树脂、杀虫杀菌剂、芥子油、硫脲类和物等,也用作化学试剂。
一、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误服致急性中毒时,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功能紊乱,血压波动、心率变慢。重复中毒可致肾功能明显损害。慢性作用,可抑制甲状腺机能,可使妇女经期延长而量多。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
二、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四、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氰化物和硫化物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氮、硫化氢、氰化氢。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五、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
六、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20 铬酸钾化学品技术说明书
中文名称:铬酸钾
英文名称:Potassium chromate
别名:铬酸二钾
分子式:K2CrO4
分子量:194.19
熔点:968℃
溶解性: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稳定性:稳定;禁配物:还原剂、易燃或可燃物。
外观与性状:黄斜方晶体
用途:有氧化作用。用于鞣革、医,并用作媒染剂和分析试剂等。
一、危险性概述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眼睛、皮肤和粘膜具腐蚀性,可造成严重灼伤。误服,可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痛、呼吸急促、紫绀、肾功能衰竭、休克、昏迷等。皮肤接触性皮炎和湿疹。六价铬化合物属致癌物。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助燃,有毒,具强刺激性。
二、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部排风。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活性金属粉末、还原剂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易(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还原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若有灼伤,按酸灼伤处理。就医。
眼睛接触:拉开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口服牛奶、豆浆或蛋清,就医。四、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强氧化剂。接触有机物有引起燃烧危险。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银、氯化物。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不燃。火场周围可用的灭火介质。消防员的个体防护:消防人员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五、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戴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腐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车间应配备急救设备及品。严禁皮肤直接接触。
六、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砂土吸收,铲入提桶,倒至空旷地方深埋。用水刷洗泄漏污染区,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21 重铬酸钾化学品技术说明书
中文名称:重铬酸钾
英文名称:Potassium dichromate
别名:红矾钾
分子式:K2Cr2O7
分子量:294.21
熔点:398℃
溶解性: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稳定性:稳定
外观与性状:桔红结晶。
危险标记:11(氧化剂)
用途:用于皮革、火柴、印染、化学、电镀等工业。
一、危险性概述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吸入后可引起急性呼吸道刺激症状、鼻出血、声音嘶哑、鼻粘膜萎缩,有时出现哮喘和紫绀。重者可发生化学性肺炎。口服可刺激和腐蚀消化道,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血便等;重者出现呼吸困难、紫绀、休克、肝损害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等。慢性影响:有接触性皮炎、铬溃疡、鼻炎、鼻中隔穿孔及呼吸道炎症等。
二、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5℃,相对湿度不超过75%。包装密封。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用清水或1%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四、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强氧化剂。遇强酸或高温时能释放出氧气,从而促使有机物燃烧。与硝酸盐、接触剧烈反应,有水时与硫化钠混合能引起自燃。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燃烧(分解)产物: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
灭火方法:灭火剂:雾状水,砂土。
五、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应该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必要时,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惯。
六、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勿使泄漏物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或金属粉末接触。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光焕发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22 硫酸铬钾化学品技术说明书
中文名称:硫酸铬钾
英文名称:Chromium Potassium Sulfate dodecahydrate
别名:硫酸钾铬,铬矾,铬明矾,钾铬矾
分子式:KCr (SO4)2·12H2O
分子量:499.40
熔点:89℃
溶解性:溶于4份冷水、2份沸水,几乎不溶于乙醇。
外观与性状:紫红到黑八面立方结晶。在透射光下呈宝石红。在空气中风化。
用途:分析试剂。显微分析用固定剂。制备其他铬盐。媒染剂。照相制版。皮革鞣制。纤维防水。制造墨水。鞣剂。媒染剂及照相定影剂等。
一、危险性概述
侵入途径:眼睛及皮肤接触,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吸入会刺激口、鼻、喉、肺;食入可刺激胃,导致恶心;刺激眼;接触引起皮肤红、痛。
二、操作处置与储存
储存:密封保存。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用大量水冲洗至少5分钟。
眼睛接触:用流动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输氧或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有知觉者,饮水,立即就医。
其它:保持患者安静,维持其正常体温。
四、消防措施
用水、砂土、二氧化碳灭火器扑救。
五、防护措施
戴适当的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
六、泄漏应急处理
穿戴防护服及用具;扫起固体泄漏物,置入容器中;用砂、蛭石吸收液体泄漏物并装入容器中。
23 铁氰化钾化学品技术说明书
中文名称:铁氰化钾
英文名称:Potassium ferricyanide
别名:赤血盐
分子式:K3Fe(CN)6
分子量:329.25
熔点:300 °C
溶解性:溶于水,溶于丙酮,微溶于醇。
稳定性:稳定;禁配物:强氧化剂、强酸;
避免接触的条件:光照。
外观与性状:红晶体
用途:用作化学试剂,也用于冶金、照相、颜料等行业。
一、危险性概述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可能有害。可致肾损害。加热或酸作用下可产生氰化氢。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燃爆危险:不燃,无燃爆特性。
二、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部排风。操作人员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泻。就医。
四、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放出腐蚀性、刺激性的烟雾。
燃烧(分解)产物:氮氧化物、氰化氢、氧化钾。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消防人员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五、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
六、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塑料布覆盖泄漏物,减少飞散。勿使水进入包装容器内。用洁净的铲子收集泄漏物,置于干净、干燥、盖子较松的容器中,将容器移离泄漏区。
24 亚铁氰化钾化学品技术说明书
中文名称:亚铁氰化钾
英文名称:Potassiun ferrocyanide,Potassium hexacyanoferrate
别名:黄血盐
分子式:K4Fe(CN)6·3H2O
分子量:422.39
熔点:70℃(-3H2O)
溶解性: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
稳定性:禁配物:硝酸盐;避免接触的条件:光照。
外观与性状:柠檬单斜晶体。
用途:用作化学试剂,用于冶金工业和制造氰化钾、铁氰化钾颜料等。
一、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本品属低毒类。吸入引起咳嗽、气短。大量口服引起胃肠不适。有资料报道,中毒时肾脏受损害,尿糖大量增加。接触本品多年的工人中,未见发生皮炎。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严重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
二、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防护眼镜,穿透气型防毒服,戴防化学品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硝酸盐接触。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硝酸盐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四、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与硝酸铜、钠加热时发生爆炸。遇高热分解释出高毒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氰化钾、氧化钾、氮气。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五、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透气型防毒服。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 工作时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工作完毕,彻底清洗。保持良好的卫生惯。
六、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25乙酸钾化学品技术说明书
中文名称:乙酸钾英文名称:Potassium acetate
别名:醋酸钾
分子式:C2H3KO2,CH3COOK
分子量:98.14
熔点:292℃
溶解性:溶于水及乙醇,不溶于乙醚。
稳定性:稳定
外观与性状:白结晶粉末,易潮解,有碱味。
用途:用作分析试剂,调节pH值。用作干燥剂。制造透明玻璃。用于医工业。用作缓冲剂、、织物和纸的柔软剂、催化剂等。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处理后彻底冲洗。转移物料后要清洗地面和容器接口。空容器内留有蒸气和/或产品残留物。可能引起危险,应保持容器密封。并避免加热和火花。不要与皮肤和眼睛接触,禁止吞食和吸入呼吸道。操作场所应通风良好。盛放物料的桶或空桶不能加压、切割、焊接、钻孔、打磨,或者不要对空桶加热、点火。
储存注意事项:贮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环境中。不使用时将包装桶密封。不要与性质相反的物料混合堆放。
26 氟化钠化学品技术说明书
中文名称:氟化钠
英文名称:Sodium fluoride
分子式:NaF
分子量:42.00
熔点:993℃
溶解性:溶于水,微溶于醇。
稳定性:稳定。
外观与性状:白粉末或结晶,无臭。
危险标记:15(有害品)。
用途:用作杀虫剂、木材防腐剂。
一、危险性概述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多为误服所致。服后立即出现剧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重者休克、呼吸困难、紫绀。可能于2~4小时内死亡。部分患者出现荨麻疹,吞咽肌麻痹,手足抽搐或四肢肌肉痉挛。氟化钠粉尘和蒸气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可以引起皮炎。慢性影响:可引起氟骨症。
二、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部排风。操作人员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防护眼镜,穿透气型防毒服,戴乳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包装密封。应与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应严格执行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0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患者清醒时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尽快洗胃。就医。
四、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未有的燃烧爆炸特性。
燃烧(分解)产物:氟化氢
灭火方法:用大量水灭火。用雾状水驱散烟雾与刺激性气体。
五、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防毒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工作服不要带至非作业场所。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惯。
六、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相应的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27 氯化钠化学品技术说明书
中文名称:氯化钠
英文名称:Sodium chloride
别名:食盐
分子式:NaCl
分子量:58.44
熔点:801℃
沸点:1413℃
溶解性:溶于水和甘油,难溶于乙醇。
稳定性:稳定
外观与性状:白立方晶体或细小结晶粉末,味咸。
用途:工业上用于制造纯碱和烧碱及其他化工产品,矿石冶炼,生活上可用于调味品。
一、危险性概述
侵入途径:食入。
健康危害:大量食入会有反胃,呕吐症状。
环境危害:此物质轻微水污染物质。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
危险特性:未有的燃烧爆炸特性。
有害燃烧产物:自然分解产物未知。
二、操作处置与储存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四、消防措施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
五、防护措施
在污染区未完清理干净之前,禁止其它人员进入,确定清理工作由受训人员负责清理人员进入污染。
六、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28氯酸钠化学品技术说明书
中文名称:氯酸钠
英文名称:Sodium chlorate
别名:氯酸碱,白钠,氯酸鲁达
分子式:NaClO3
分子量:106.44
熔点:248℃
溶解性:溶于水、乙醇、甘油、丙酮、液氨
稳定性:不稳定
外观与性状:白或微黄等轴晶体
管制信息:易制爆,受管制
用途:用作氧化剂、媒染剂等
一、危险性概述
侵入途径:皮肤接触、眼睛接触、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本品粉尘对呼吸道、眼睛及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口服急性中毒,表现为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胃肠炎,肝肾损伤,甚至发生窒息。
二、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防护眼镜,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醇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包装及容器损坏。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醇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应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四、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强氧化剂,受强热或与强酸接触时立即发生爆炸。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急剧加热时可发生爆炸。
灭火方法:用大量水扑救,同时用干粉灭火剂熄闷。
五、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惯。
六、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29溴化钠化学品技术说明书
中文名称:溴化钠
英文名称:Sodium bromide
分子式:NaBr
分子量:102.90
熔点:755°C
沸点:1393°C(1013kPa)
热分解:>750°C
密度:3.20g/cm3(20°C)
溶解性:水,乙醇
稳定性:稳定;避免接触条件:加热;
禁忌物:碱金属,卤素互化物,强酸
外观与性状:无晶体。
用途:用于感光胶片,医(剂),农,香料,染料等工业。
一、危险性概述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二、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无要求。
储存注意事项:干燥,密封。避光。按常温储存。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0分钟。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食入:让受害者饮足量水,催吐,就医。
四、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几乎不燃。如果燃烧可产生有毒气体。
燃烧(分解)产物:溴化氢。
灭火方法:没有配备化学防护衣和供氧设备请不要待在危险区。喷水降低蒸气危害,化学品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根据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灭火器。
五、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当空气中粉尘浓度过高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必要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防化学品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抹护肤霜。
六、泄漏应急处理
避免产生和吸入其粉尘。当粉尘浓度过高时,应急处理人员须穿戴防护用具进入现场。
30硫化钠化学品技术说明书
中文名称:硫化钠
英文名称:Sodium sulfide
别名:硫化碱;臭碱;硫化石;一硫化钠;臭苏打
分子式:Na2S
分子量:78.04
熔点:1180℃
密度:相对密度(水=1):1.86
溶解性: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醚,微溶于乙醇。
稳定性:稳定
外观与性状:无或米黄颗粒结晶,工业品为红褐或砖红块状。
危险标记:20(碱性腐蚀品)
用途:用于制造硫化染料,皮革脱毛剂,金属冶炼,照相,人造丝脱硝等。
一、危险性概述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本品在胃肠道中能分解出硫化氢,口服后能引起硫化氢中毒。对皮肤和眼睛有腐蚀作用。
二、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操作人员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防护眼镜,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内湿度好不大于85%。包装密封。应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久存,以免变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食入:误服者给饮牛奶或蛋清。立即就医。
四、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受撞击或急速加热可发生爆炸。遇酸分解,放出剧毒的易燃气体。
燃烧(分解)产物:硫化氢、氧化硫。
灭火方法:雾状水、砂土。
五、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防护,必要时佩带防毒口罩。
眼睛防护:可采用面罩。
防护服:穿防腐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皮胶手套。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六、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运至废物处理场所。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液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31钠化学品技术说明书
中文名称:钠
英文名称:Sodium nitrite
分子式:NaNO2
分子量:69.01
熔点:271℃
溶解性: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甲醇、乙醚。
稳定性:稳定
外观与性状:白或淡黄细结晶,无臭,略有咸味,易潮解。
危险标记:11(氧化剂)
用途:用于染料、医等的制造,也用于有机合成。
一、危险性概述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毒作用为麻痹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及周围血管;形成高铁血蛋白。急性中毒表现为全身无力、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胸部紧迫感以及呼吸困难;检查见皮肤粘膜明显紫绀。严重者血压下降、昏迷、死亡。接触工人手、足部皮肤可发生损害。
二、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防护眼镜,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四、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无机氧化剂。与有机物、可燃物的混合物能燃烧和爆炸,并放出有毒的刺激性的氧化氮气体。与铵盐、可燃物粉末或氰化物的混合物会爆炸。加热或遇酸能产生剧毒的氮氧化物气体。
燃烧(分解)产物: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戴好防毒面具,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砂土。
五、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必要时,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惯。
六、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勿使泄漏物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或金属粉末接触。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32化学品技术说明书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Sodium nitrate
别名:智利硝石
分子式:NaNO3
分子量:85.01
熔点:306.8℃
溶解性:易溶于水、液氨,微溶于乙醇、甘油。
稳定性:禁配物:强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强酸、易燃或可燃物、铝。
外观与性状:无透明或白微带黄的菱形结晶,味微苦,易潮解。
用途:用于搪瓷、玻璃业、染料业、医,农业上用作肥料。
一、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大量口服中毒时,患者剧烈腹痛、呕吐、血便、休克、全身抽搐、昏迷,甚至死亡。
燃爆危险:本品助燃,具刺激性。
二、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防护眼镜,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氯丁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应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酸类、易(可)燃物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四、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强氧化剂。遇可燃物着火时,能助长火势。与易氧化物、硫磺、亚硫酸氢钠、还原剂、强酸接触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燃烧分解时,放出有毒的氮氧化物气体。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氮氧化物。
有害燃烧产物: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雾状水、砂土。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沸溅。
五、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戴氯丁橡胶手套。
其他: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惯。
六、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小量泄漏: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33碳酸钠化学品技术说明书
中文名称:碳酸钠
英文名称:Sodium carbonate,Soda
别名:纯碱,苏打
分子式:Na2CO3
分子量:105.99
熔点:851℃
溶解性: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等。
稳定性:禁配物: 强酸、铝、氟。
外观与性状:白粉末或细颗粒(无水纯品),味涩。
用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用于制化学品、清洗剂、洗涤剂、也用于照像术和制医品。
一、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本品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直接接触可引起皮肤和眼灼伤。生产中吸入其粉尘和烟雾可引起呼吸道刺激和结膜炎,还可有鼻粘膜溃疡、萎缩及鼻中隔穿孔。长时间接触本品溶液可发生湿疹、皮炎、鸡眼状溃疡和皮肤松驰。接触本品的作业工人呼吸器官疾病发病率升高。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二、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碱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四、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具有腐蚀性。未有的燃烧爆炸特性。
有害燃烧产物:自然分解产物未知。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五、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及时换洗工作服。保持良好的卫生惯。
六、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34碳酸氢钠化学品技术说明书
中文名称:碳酸氢钠
英文名称:Sodium bicarbonate;Sodium acid carbonate
别名:酸式碳酸钠
分子式:NaHCO3
分子量:84
熔点:270℃
溶解性:溶于水,不溶于乙醇等。
稳定性:禁配物:强氧化剂、强酸。
避免接触的条件:潮湿空气。
外观与性状:白、有微咸味、粉末或结晶体。
用途:分析化学用试剂,镀金、镀铂、鞣革、处理羊毛、丝、灭火剂、医消化剂等,也用作乳油保存剂、木材防熏剂。
一、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碳酸氢钠在常温下是接近中性的微弱的碱,如将其固体或水溶液加热50℃以上时,可转变为碳酸钠,对人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对眼睛、皮肤及呼吸道粘膜有刺激性,引起炎症。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
二、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防护眼镜。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四、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受热分解。未有的燃烧爆炸特性。
有害燃烧产物: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五、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防护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及时换洗工作服。保持良好的卫生惯。
六、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35亚硫酸钠化学品技术说明书
中文名称:亚硫酸钠
英文名称:Sodium sulfite
分子式:Na2SO3
分子量:126.04
熔点:150℃(失水分解)
溶解性: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等。
稳定性:禁配物:强酸、铝、镁。
外观与性状:无、单斜晶体或粉末。
用途:用于制备亚硫酸纤维素酯、硫代硫酸钠、有机化学品、漂白织物等,还用作还原剂、防腐剂、去氯剂等。
一、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对眼睛、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刺激性。
二、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包装破损。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久存。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四、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未有的燃烧爆炸特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硫化物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硫化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五、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及时换洗工作服。保持良好的卫生惯。
六、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场所。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36亚硫酸氢钠化学品技术说明书
中文名称:亚硫酸氢钠
英文名称:Sodiumhydrogensulfite,Sodiumbisulfite.
别名:重亚硫酸钠,酸式亚硫酸氢钠
分子式:NaHSO3
分子量:104.0609
熔点:150℃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酸。
稳定性:易溶于水,微溶于醇、乙醚
外观与性状:白结晶粉末,有二氧化硫的气味。
用途:用于棉织物及有机物的漂白;在染料、造纸、制革、化学合成等工业中用作还原剂;医工业的中间体;食用级产品用作漂白剂、防腐剂、抗氧化剂;用于含铬废水的处理,并用作电镀添加剂。
一、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对皮肤、眼、呼吸道有刺激性,可引起过敏反应。可引起角膜损害,导致失明。可引起哮喘;大量口服引起恶心、腹痛、腹泻、循环衰竭、抑制。
燃爆危险: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二、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部排风。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防护眼镜,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久存,以免变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四、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具有强还原性。接触酸或酸气能产生有毒气体。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硫、氧化钠。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五、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惯。
六、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酸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37硫代硫酸钠化学品技术说明书
中文名称:硫代硫酸钠
英文名称:Sodium thiosulfate;Sodium hyposulfite
别名:大苏打;海波
分子式:Na2S2O3•5H2O
分子量:248.18
熔点:52℃
溶解性:溶与水和松节油,难溶于乙醇。
稳定性:稳定;禁配物:强氧化剂、强酸。
外观与性状:无透明的单斜晶体。
用途:用作纸浆和棉织品漂白后的除氯剂,食品工业用作螯合剂、抗氧化剂,医工业用作洗涤剂、剂。
一、危险性概述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对眼睛、皮肤有刺激作用。接触时间长能引起头痛、恶心和呕吐。大量地经口或非肠道进入机体有全身毒作用。主要毒作用有溶血、血红蛋白尿、肾衰竭,这与其浓度和进入途径有关。
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有毒作用。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
二、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避免阳光直射,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和肥皂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如有不适感,就医。
四、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本品不燃,遇高温或明火产生有毒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硫氧化物。
灭火方法:用水雾,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或从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马上撤离。
五、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
眼睛防护:佩戴化学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惯。
六、泄漏应急处理
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区。消除点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毒面具,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小量泄漏:用干燥的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或覆盖,收集于容器中。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收集器内。
38磷酸钠化学品技术说明书
中文名称:磷酸钠
英文名称:Sodium phosphate,Trisodium phosphate
别名:磷酸三钠
分子式:Na3PO4•12H2O
分子量:380.14
熔点:73.4℃
溶解性: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二硫化碳。
外观与性状:无晶体,在干燥空气中易风化。
用途:用作软水剂、锅炉清洁剂、金属防锈剂以及用于造纸、制革、照相等。
一、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对粘膜有轻度刺激作用。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
二、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四、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受热分解产生剧毒的氧化磷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磷。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五、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化学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防护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惯。
六、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场所。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39磷酸氢二钠化学品技术说明书
中文名称:磷酸氢二钠
英文名称:Disodium phosphate anhydrous
别名:二盐基性磷酸钠
分子式:Na2HPO4
分子量:141.96
熔点:34.6℃
溶解性:溶于水
稳定性:稳定
外观与性状:白粉末、片状或粒状物。。
用途:可以用来制作柠檬酸、软水剂、织物增重剂、防火剂,并用于釉、焊、医、颜料、食品工业及制取其他磷酸盐用作工业水质处理剂、印染洗涤剂、品质改良剂、中和剂、抗生素培养剂、生化处理剂食品品质改良剂。
一、危险性概述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后刺激呼吸道,引起咳嗽和呼吸短促。溅落眼睛内,刺激结膜,发红疼痛。刺激皮肤,红痛。口服磷酸盐被慢慢的不吸收,对身体很少影响,表现为呕吐,恶心,腹泻,麻痹神经系统等,其毒性主要在于它能使体液中的钙离子沉淀。长期吸入会使体内的钙离子沉淀在肾脏内,导致磷中毒,肝脏损坏,肾脏损坏,面颌和牙齿畸形,血液紊乱等。
环境危害:磷化物可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
燃爆危险:不燃。
二、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产生粉尘。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如果症状加重,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如果症状持续,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就医。
食入:饮足量的水,如果昏迷不要喂东西,就医。
四、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没有着火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受热分解释出氧化磷和氧化钠烟雾。
灭火方法:采用适宜的方式扑灭其周围的火。灭火人员应穿戴防护衣和带有供氧装置的防护面罩。
五、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一般工作衣。
手防护:带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惯。
六、泄漏应急处理
给泄漏或溢出区域通风,穿戴适宜的个人防护设备,清理并装起来待回收或废弃,用真空吸尘器或水避免扬尘,少量泄漏可以用大量的水冲入下水道。
40磷酸二氢钠化学品技术说明书
中文名称:磷酸二氢钠
英文名称:Sodium dihydrogen phosphate
分子式:NaH2PO4•H2O
分子量:137.99
熔点:100℃(-H2O)
溶解性:溶于水,不溶于醇。
稳定性:禁配物:强酸。
外观与性状:白结晶粉末或颗粒,,微吸湿。
用途:用于制革、处理锅炉水等。
一、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属微毒类。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受热分解释出氧化磷和氧化钠烟雾。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刺激性。
二、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部排风。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接触。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四、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本身不能燃烧。遇高热分解释出高毒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磷、磷化氢。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五、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惯。
六、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场所。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41三聚磷酸钠化学品技术说明书
中文名称:三聚磷酸钠
英文名称:Sodium tripolyphosphate
别名:磷酸五钠;焦偏磷酸钠;三聚磷酸五钠
分子式:Na5P3O10
分子量:367.86
熔点:662℃
溶解性:易溶于水
外观与性状:白晶体或结晶粉末
用途:用于肉类加工处理,合成洗涤剂,纺织品染,分散剂,助溶剂等。
一、危险性概述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刺激呼吸道,会引发迟发性肺水肿。刺激眼睛会引发结膜炎。刺激胃肠道,会引发恶心、呕吐和腹泻。
燃爆危险:燃烧时产生剧毒烟雾。
二、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操作后彻底清洗。减少灰尘的产生和积累。避免与眼睛,皮肤和衣物接触。保持容器密闭。避免食入和吸入。使用充分的通风。重复使用前洗净衣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在密闭容器内。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不相容的物质。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寻求医疗救护。冲洗皮肤用大量肥皂和水至少15分钟并脱去污染的衣服和鞋子。重复使用前洗净衣物。
眼睛接触:立即冲洗眼睛,用大量的水冲洗至少15分钟,偶尔提起上下眼睑。寻求医疗救护。
吸入:从接触到新鲜的空气立即删除。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寻求医疗救护。
食入:不要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东西。寻求医疗救护。不要催吐。如果意识清醒,漱口,喝2-4杯牛奶或水。
四、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受热分解或燃烧时产生刺激性和剧毒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剧毒的磷氧化物烟雾。
灭火方法:穿防护服,佩戴自给式呼吸器。灭火剂:使用代理合适的灭火。在火灾情况下使用雾状水,干粉,二氧化碳,或适当的泡沫。
五、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戴防毒面罩。
眼睛防护:穿戴合适的防护眼镜或化学护目镜。
身体防护:穿防护服。
手防护:戴防护手套。
六、泄漏应急处理
给泄漏或溢出区域通风,穿戴适宜的个人防护设备,用吸尘器清理或彻底清扫污染物并将其放置到合适的处理容器中。避免扬尘,置于袋中转移至场所。少量泄漏可以用大量的水冲入下水道。
42硅酸钠化学品技术说明书
中文名称:硅酸钠
英文名称:sodium silicate
别名:泡花碱
分子式:Na2SiO3
分子量:122.07
熔点:1088℃
溶解性:易溶于水。
稳定性:禁配物:强氧化剂、强酸。
外观与性状:略带绿或白粉末,透明块状或粘稠液体。
用途:用作胶粘剂、硅胶和白碳黑的原料,制皂业的填充料以及化工、橡胶防水剂等,还可用来制造不溶性硅酸盐类产品。
一、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吸入本品蒸气或雾对呼吸道粘膜有刺激和腐蚀性,可引起化学性肺炎。液体或雾对眼有强烈刺激性,可致结膜和角膜溃疡。皮肤接触液体可引起皮炎或灼伤。摄入本品液体腐蚀消化道,出现恶心、呕吐、头痛、虚弱及肾损害。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
在元素的众多元素中,(Mo)并不像金、银那样广为人知,但其在现代工业及前沿科技领域的重要性却超乎想象。它是一种过渡,外观呈银灰,质地坚硬且具有高熔点,这使得钼在诸多场景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地壳丰度来看,钼为稀缺。连大家印象中比较稀缺的锂,都有十万分之 6.5 的丰度,足足是钼的 65 倍 。钼单质用途有限,主要因其质地脆、硬度与强度一般。但一旦与其他元素制成合金,钼的价值便充分凸显。在钢铁工业里,钼能显著提升钢的强度、韧性与抗腐蚀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类高强度钢与不锈钢生产。比如常见的 316 型不锈钢,因添加了 2%-3% 的钼,对氯化物的抗腐蚀能力大幅增强,常用于食品加工、医疗设备制造等对卫生、抗腐蚀要求高的领域 。在高端制造方面,钼更是。航空发动机的火焰导向器和燃烧室,火箭发动机的喉管、喷嘴和阀门,这些在端高温环境下工作的部件,都离不开含钼高温合金。因为钼能有效提升合金在高温下的强度与稳定性,保障发动机稳定运行。巡航导弹的汽轮转子采用钼涂层,可使其在 1300℃高温、每分钟 4 - 6 万转的恶劣工况下正常运转 。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钼在电子领域的潜能被逐步挖掘。二硫化钼作为辉钼矿的主要成分,有望革新芯片制造。用二硫化钼制造芯片,具备两大突出优势:一是可制成柔性芯片,实现可弯折功能,为可穿戴设备、折叠屏电子设备等发展提供可能;二是功耗低,仅为同等硅基芯片的 20% 左右。2020 年,瑞士洛桑理工学院在《Nature》发表论文,展示了用二硫化钼制造类脑芯片的成果。由于二硫化钼天生低功耗,与类脑芯片对低能耗的需求契合,再结合其柔性特点,未来有望实现类脑柔性芯片的大规模应用。想象一下,若将此类芯片植入人体,用于辅助神经系统工作,或许真能开启 “赛博修仙” 的科幻篇章 。而且,钼本身,还是人体微量元素,一个体重 70kg 的人,体内通常含有 9g 钼,适当摄入能抑制肿瘤,这也为钼基芯片在人体应用方面减少了后顾之忧 。从资源分布来看,钼资源集中度较高。据美国地质调查数据,钼储量约 1500 万吨,而中国储量高达 580 万吨,占比 38.7%,位居世界首位 。河南栾川、陕西金堆城、吉林大黑山等,均属世界级大型钼矿。中国不仅储量领先,在产量上也占据 42% 左右,是大的钼生产国与消费国 。这意味着中国在钼资源开发、钼产品制造及相关技术研发上,拥有强大的话语权与产业优势,无论是传统工业升级,还是前沿科技探索,钼都将在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持续发光发热,助力中国在科技与工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钼是重要的金属资源,通常作为合金元素加入特钢及不锈钢材料中,广泛应用于船舶、机械、能源管道等领域,是能源与装备制造领域的核心材料。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以及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钼的需求量持续旺盛,行业前景广阔。
钼资源分布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秘鲁等地。其中,中国是钼资源储量的国家,2022年中国钼矿资源储量为370万吨,占资源储量的30.83%。其次为美国和秘鲁,2022年钼矿资源储量分别为270万吨和240万吨,分别占比22.5%和20%。
数据来源:USGS、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得益于的钼资源储量,中国成为大的钼生产国,近年来随着行业下游产业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我国钼行业发展。根据钼协会公布的数据,2022年国内钼产量达到11.28万吨,同比增长12%。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3年中国钼产量将持续增长至11.88万吨。
数据来源:IMOA、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钼作为“战略稀有小金属”,广泛应用于钢铁领域,在传统钢铁领域和新能源领域需求都较为旺盛。中国仍然是大钼消费国,根据钼协会公布的数据,2022年中国钼消费量为12.20万吨,同比增长9%。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3年中国钼消费量将达到12.91万吨。
数据来源:IMOA、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钼金属行业发展前景
1.及国内钼供需将保持紧平衡
自金融危机以来,市场方面,由于银行信贷、信用等级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目前仍处于缓慢复苏阶段,钼矿的启动及扩产情况不稳定,供应不会大幅增长。2021年供应端海外铜钼伴生矿存在生产扰动,产量下降;需求端在缓解经济恢复的背景下有所回升。同时,我国实施更严格的产业,也将有效放缓国内钼供应的增速。
2017-2021年,在钼供应端产量保持稳定,而钼需求稳步提升的背景下,和国内钼行业供需格都呈现紧平衡状态。展望未来,2023年钼供需缺口预计进一步扩大,国内2022-2023年钼供需保持小幅缺口,紧平衡格支撑钼价持续上涨。
2.下游行业的持续发展将带动钼的需求
我国钢铁行业正在经历结构调整,将向高性能高附加值的不锈钢、特种钢等合金钢方向发展。在国内特钢需求拉动下,国内钼需求增速远高于。同时,我国工业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以及印度、巴西、中东等其他新兴国家钢铁产量仍将保持增长,也将进一步拉升对钼的需求。
除此之外,钼作为“能源金属”,石油领域对钼的需求将大幅增加;航天行业的发展也将增加对钼的需求;钼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将进一步促进钼的需求增长。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钼金属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白皮书、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园区产业规划、产业链图谱、产业指引、产业链考察&推介会等服务。
引 言
随着电子及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对溅射靶材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对其技术及靶材性能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难熔金属钼具有高熔点(2620±20℃)、高弹性模量(280~390 GPa)、低线性热膨胀系数(5.8 ×10-6 ~ 6.2 ×10-6 / K)、高耐磨性、良好的导电/ 导热性能和热稳定性[1 - 3]。 因此,钼靶材经磁控溅射制成的钼合金薄膜是平面显示用液晶显示器面板的电或配线的关键材料。
在电子行业中,为了提高溅射效率和确保溅射薄膜的质量,要求溅射靶材具有高纯度、高致密度、晶粒细小且尺寸分布均匀、结晶取向一致等特性。
纯钼靶材溅射出的薄膜在耐腐蚀性(变) 和密着性(膜的剥离)等方面仍有待改善。 已有研究表明:在钼中加入适量合金元素(V、Nb、W、Ta)可使其比阻抗、应力、耐腐蚀性等各种性能达到均衡。 因此,目前钼合金靶材已经取代纯钼靶材成为研究的热点。 添加 W 可以有效提高钼的高温强度和再结晶温度,抑制钼靶材中的晶粒长大,但是钨的比重大且室温脆性大,钨添加量较大时会导致钼合金靶材较重,且塑性降低,容易萌生裂纹[4]。 Jorg 等[5]的研究表明,在钼中添加 20% (原子数分数)Al 和 10% (原子数分数)Ti 可以改善钼的抗氧化性能,并同时保持其低电阻率。 由于钼与铌均具有体心立方的晶体结构, 两 者 之 间 的 晶 格 错 配 度 低, 在 钼 中 添 加5% ~ 10% (质量分数) Nb 可以显著提高溅射薄膜的比电阻、耐腐蚀性能和黏结力[6 - 7]。 由于钽会优先被氧化形成钝化层,所以添加Ta元素可以降低薄膜的腐蚀率,但会造成钼合金薄膜电阻率升高[8]。
与钼铌合金薄膜相比,钼钽合金薄膜晶粒细化效果更加显著,薄膜沉积速率更大,薄膜表面粗糙度更小,但薄膜的电阻率更大[9]。Mo 靶材组织对溅射薄膜形貌与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靶材组织、择优取向对薄膜形貌与取向影响不大,但靶材晶粒尺寸及均匀性会影响薄膜沉积速率、薄膜厚度及薄膜的方阻[10]。 马杰等[11] 研究了钼靶材变形量及热处理对薄膜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相较于变形量小的钼靶材,80% 变形量的钼靶材溅射所得薄膜晶化程度更高;钼靶材经1 050 ℃退火后溅射制得薄膜粗糙度小。
磁控溅射是钼合金薄膜的主要制备技术。 靶材作为磁控溅射过程中的关键材料,不仅使用量大,而且靶材质量的好坏对钼合金薄膜的性能起着决定作用。 本文从粉体优化、混粉工艺、成型和烧结技术等方面对钼及钼合金溅射靶材相关专利进行了统计与分析,旨在为开发高品质钼合金多元靶材提供借鉴。
1 、专利统计与分析
1.1 粉体优化
专利(CN 103990802 B) [12] 通过优化 Mo 粉末的性状,开发出了一种高密度、高纯度 Mo 合金溅射靶材的制备方法,所制备 Mo 合金溅射靶材能够稳定、廉价地制造出低电阻、高耐湿/高耐热性、与基体密合性的高品质薄膜。
专利(CN 103173728 B) [13] 发明了一种廉价且可稳定制备 Mo 合金溅射靶材的方法,即将 Mo 粉与1 种或 2 种以上的 Ni 合金粉末混合(Ni6Nb7、Ni3Nb),在 800 ~ 1 500 ℃ 下加压烧结(10 ~ 200 MPa)。 Mo合金中 Ni 与 Nb 含量低于 50% (原子数分数),其中Nb 含量低于 20% (原子数分数)。 该专利避免了使用 Mo、Ni、Nb 粉末作为原料,解决了合金化不充分造成的 Ni 铁磁相的残留,稳定了溅射速度,提高了靶材寿命。
专利(CN 102127741 A) [14] 提出了一种薄膜太阳能电池用高纯钼靶的制备方法。 该方法首先采用钼酸铵为原料,经焙烧获得三氧化钼,随后在 450 ~600 ℃高纯氢气气氛下进行一次还原得到二氧化钼,再在 950 ~ 1050 ℃进行二次还原得到 Mo 粉,然后经过混料、筛分、等静压成型后,在中频感应炉中于 1 950 ~ 2 000 ℃烧结,通过大功率电子束熔炼提纯,经锻造、热轧、热处理退火、机械加工、超声波清洗、钎焊等工序制得高纯度、高密度和均匀性良好的钼靶。 该专利的之处在于:(1) 通过高纯氢气多次还原氧化钼提高钼粉纯度;(2) 采用大功率电子束熔炼提纯有利于碳氧充分反应,提高脱氧效果;(3)大变形量热轧可确保钼靶材晶粒平均尺寸小于 50 μm。
专利(CN 103160791 B) [15]采用三氧化钼、氢氧化钠和钼金属为原料,经过反应、球磨、过筛和热压工序制成钠掺杂钼平面溅射靶材,其中钠的原子数分数为 1% ~ 10% ,钠的掺杂能够大幅度提高铜铟镓硒薄膜电池的转换效率。
专利(CN 114411103 A) [16] 公开了一种大尺寸钼靶材的制备方法。 其方案具有以下优点:(1) 采用“氨溶 + 阳离子交换” 对原料粉末进行针对性提纯,可有效去除碱性金属(如 K、Na 等) 和过渡族金属杂质(如 Fe、Ni 等);(2)通过“预锻 + 交叉轧制 +高温退火” 的工艺设计,有利于获得微观组织均匀可控、晶粒细小、晶粒取向分布均匀的靶材;(3) 通
过表面化学腐蚀解决了传统轧制存在的变形不均匀问题。
专利(CN 114318256 A) [17] 公开了大尺寸钼溅射靶材及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的制备工艺。 具体为:通过钼与三氟化氮反应制备出粗品六氟化钼,随后经真空蒸馏法和吸附法提纯得到高纯度六氟化钼,再在还原气氛下,经过化学气相沉积在基体材料上沉 积 金 属 钼。 该 方 法 所 制 备 靶 材 纯 度 高(99.999 9% 以上),致密度高(不低于 99.5% );此外,该方法在化学气相沉积设备中一步完成,产品一致性优于传统钼靶材,且可用于生产直径 500 mm以上的大尺寸钼靶材。
专利(CN 105648407 B) [18] 公开了一种高致密度钼铌合金靶材的制备工艺。 以钼粉为原料,添加5% ~ 15% (质量分数)铌粉、0.1% ~ 0.8% (质量分数)氢化锆进行混合,经过冷等静压成型,再进行真空烧结。 该发明的特点在于利用氢化锆的活化作用,通过粉末冶金直接制备高致密钼铌合金靶材。
专利(CN 10943990 A) [19] 利用氢化铌的活化作用,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高致密度、高含量钼铌合金溅射靶材。 专利(CN 110257784 A) [20] 同样采用粒度更小、表面积更大的氢化铌替代铌粉,提高扩散速率及烧结致密度,同时氢化铌分解释放的氢气具有还原作用,可降低钼铌合金中的氧含量,提高靶材纯度。
专利(CN 105568236 B) [21]发明了一种高纯、高致密、大尺寸 MoTi 合金溅射靶材的制备方法。 将钼和氢化钛原料在氩气气氛下进行混合并采用冷等静压压制成型,随后在真空烧结炉中进行两段烧结,轧制、退火、机械加工获得成分均匀、无偏析且晶粒尺寸小的靶材。
专利(CN 106513664 B) [22] 采用钼酸钾为原料制备钼钾合金靶材,避免了杂质的引入,所制备靶材密度高、成分均匀,镀膜效果好。高世代钼靶材对靶材纯度、晶粒尺寸、致密度提
出更高的要求,常规方法生产成本高、成品率低。 基于此,专利(CN 108642457 B) [23]公开了一种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成品率高、利于工业化生产的高世代钼靶材的制备方法。 具体为:将两种不同粒径的钼粉在真空下混合后过筛,进行等静压处理,再烧结、热轧、真空退火。 该方法制得靶材致密度超过99.5% ,靶材内部无气孔、裂纹、分层、夹杂等缺陷,靶材表面粗糙度小于 0.6 μm, 平均晶粒不 超 过80 μm。
相比平面靶材,管状钼合金溅射靶材利用率更高(理论上可达 70% ),得到国内外的广泛研究和应用。 专利(CN 110158042 B) [24] 先通过制备大颗粒钼铌粉体,提高粉体成型时的流动性,同时采用粗细粉体级配的方式提高松装密度,从而制得成分均匀、无偏析、晶粒细小( 小于 50 μm) 的钼铌合金旋转靶材。
专利(CN 114231940 A) [25] 将六羰基钼颗粒在高纯氢气和氩气气氛中加热到 40 ~ 60 ℃使其气化,再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预热基体材料上进行沉积,从而制得钼溅射靶材。 其优势在于成膜速度和成膜质量可以通过控制气体流速、流向进行调控,同时调整沉积时间、沉积基板材质、形状和尺寸,可以沉积不同厚度、不同尺寸、不同形状的钼靶材或钼靶材坯料,且由于沉积温度低,不会产生污染废气。
专利(CN 111254396 A) [26] 公开了一种钼钨合金靶材的制备方法。 其特点在于以钼粉、钨粉、三氧化钨粉体作为原料,利用三氧化钨与氢气反应得到烧结活性更高的新鲜钨粉,提高烧结致密化,减少缺陷,提升靶材品质。
钨钼因密度差异大易造成组织出现偏析,影响靶材组织均匀性,且热轧法制得靶材通常具有取向性,热等静压技术成本较高并增加了工艺复杂性。
专利(CN 111893442 B) [27]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钨钼溅射靶材制备方法。 其特点在于:(1) 使用密度与 Mo 更接近的三氧化钨替代钨,在氢气气氛下两次高温处理原位还原得到均匀混合的钼钨混合粉体,提高靶材烧结均匀性;(2)通过高能球磨细化粉体,提高粉体烧结活性,获得高致密性的坯体;(3)采用冷等静压成型并进行预烧,促进易挥发非金属元素(如氧)的脱除。
专利(CN 111534800 B) [28] 将高纯的钼粉和铌粉进行压制,并在氢气下预烧,降低钼铌中的氧含量和杂质,基于所制备的高纯度、低含氧量、高振实密度钼铌合金粉末,提出了一种热等静压制备大尺寸钼铌平面靶材的方法。
专利(CN 106567047 A) [29] 采用氮化硼和石墨的组合模具热压制备钼铌合金,有效阻止了渗碳现象,获得了高致密度、高纯、微观组织可控的钼铌合金靶材。
1.2 混粉工艺优化
专利(CN 102337418 B) [30] 针对传统等静压结合烧结工艺制备钼铌合金烧结致密度不足、满足溅射靶材要求问题,提供了一种工艺简单、易实现工业化生产的钼铌合金板的制备方法,所制备靶材密度不低于 9.85 g / cm3。 该发明的特点在于采用振动压制方式对混合得到的钼铌合金粉体进行压坯,振动频率为 2 000 ~6 000 Hz,压制力为 10 ~30 MPa,
保压时间为 30 ~ 60 s;随后在 1 900 ~ 2 100 ℃ 真空烧结 6 ~ 10 h。
专利(CN 105887027 B) [31]在混合钼、铌粉体时加入过程控制剂(硬脂酸锌、棕榈酸、硬脂酸乙酯、聚乙烯醇和硬脂酸中的一种或几种),在球磨过程中过程控制剂能够包覆在金属粉末表面,形成一层润滑薄膜,降低粉末表面能,减少了粉末间的冷焊,从而解决了粉末粘球和粘罐问题,同时缩短了球磨时间。
溅射靶材的晶粒均匀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薄膜质量和电子元器件性能。 因为靶材不同区域晶粒尺寸的差异会引起溅射速度的差异,进而造成薄膜厚度不均匀。 因此,如何提高溅射靶材晶粒均匀性是平 面 显 示 领 域 面 临 的 关 键 难 题。 专 利 ( CN109355632 B) [32]提出了一种提高溅射镀膜用钼及钼合金溅射靶材晶粒均匀性的方法。 其特点在于:
采用球磨—分级联合处理减少钼粉还原过程中的硬团聚,从而坯体烧结的微观晶粒均匀性以及溅射镀膜微观和整体均匀性。
专利(CN 103255379 A) [4] 基于 MoW 合金导电性好、抗氧化且膜应力低等优点,提出了一种 MoW合金平面溅射靶材的制备方法,克服了现有方法制得成分均匀、无偏析、晶粒细小靶材的难点。 该发明的特点之一在于采用机械合金化技术实现钼和钨原子级别的混合,在固态下实现了合金化,显著提高了 MoW 的活性,降低了 MoW 的烧结温度,从而提高了合金致密度、降低了晶粒尺寸。 类似地,专利(CN 105154740 A) [33] 公开了一种机械合金化制备铌钼靶材的方法。
专利(CN 108374152 B) [34] 通过机械混合使钼粉均匀渗入海绵钛孔隙中以确保钼粉不发生泄漏,同时在真空自耗电弧熔炼炉中进行熔炼,促使合金铸锭成分均匀化,从而制备出 100% 致密的、成分均匀的 钼 钛 合 金 溅 射 靶 材。 类 似 地, 专 利 ( CN109811318 A) [35]以溅射法生产的 99.9% 纯度的钼合金为原料,采用电子束冷床熔炼工艺制备纯度大
于 99.98% 的钼溅射靶材。
专利(CN 102321871 B) [36] 发明了一种热等静压生产平板显示器用钼合金溅射靶材的方法。 将低氧含量的钼粉与添加的金属粉末(铌粉或钽粉) 在惰性气氛保护下进行混合造粒、过筛,液压成型制成靶坯,随后经冷等静压提高均一性,再热等静压烧结(压力 200 ~ 300 MPa,温度 1 200 ℃)。 该发明生产周期短、工序少、能耗低,所制备钼合金靶材致密度高、均匀性好、性能。
专利(CN 107916405 A) [37] 通过改进混粉工艺严格控制杂质的引入,提出了一种高密度、晶粒细且均匀的钼钽合金溅射靶材的制备方法。 该发明能够靶材吸氢脆化,提高靶材加工性能。 其特点在于:对钼粉和钽粉进行真空预烧处理,去除了粉体中的氢、氧及低熔点物质;在粉体混合时采用氩气保护减少杂质的混入;选择钼球替代钢球进行球磨,减少铁杂质的掺入。
1.3 轧制工艺和烧结方法
大尺寸钼板由于坯料重量及尺寸规格较大,制备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在常规尺寸氢气炉中加热,二是直接加热轧制时钼坯降温严重,容易出现轧制开裂的现象。 专利(CN 102534519 B) [38]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 LCD 平板显示器溅射靶材用大尺寸钼板的制备方法。 采用涂刷抗氧化涂层(玻璃粉、水玻璃、水按质量比 8 ~ 10∶ 1∶ 8 ~ 10 混合)和钢包套包覆的方式缓解加热和轧制时的氧化问题及坯料降温严重导致的开裂问题,并在次轧制后通过冷却抑制组织不均匀长大和再结晶,制备出尺寸均匀的等轴晶组织。
专利(CN 114411103 A) [39] 公开了一种大尺寸钼靶材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行粉体装模,随后进行冷等静压,再经过烧结,并采用一火二道次轧制法进行热轧处理,进行校平、热处理、机械加工和清洗,制得大尺寸钼靶材。
该方法采用一火二道次轧制法,有效了钼靶因持续高温造成的晶粒异常长大,制得的大尺寸钼靶材可以用于高世代线平板显示器。
专利(CN 112609162 A) [40] 公开了一种 LCD 钼靶材及其轧制方法。 采用三个火次进行轧制,避免了钼靶坯在轧制过程中发生板面绕曲及开裂现象,降低了操作难度,提高了成材率。 所制备靶材纯度达到 99.95% 以 上, 平 面 度 ≤1.3 mm, 致 密 度 超过 97% 。
纯 Mo 中引入置换固溶元素 Ti 形成 MoTi 固溶体,可改善钼的低温塑性并提高钼的再结晶温度。但 MoTi 合金多采用热等静压或热压烧结制备,对设备要求严格,限制了产品规格尺寸。 基于此,专利(CN 104532201 A) [41]提出了一种 MoTi 合金溅射靶材的制备方法。 将钼粉和钛粉在氩气中进行混料,随后冷等静压成靶坯,在氦气气氛下烧结。
G6 世代线以上的 TFT - LCD 产线主要使用长条型的钼靶。 通过多次轧制获得长条形钼靶材的生产效率不高,而热挤压方法制备的钼靶晶粒较大,致密度 满 足 使 用 要 求。 专 利 ( CN 111647860B) [42]将钼粉装入胶套进行冷等静压成型获得坯体,并在氢气氛围下烧结,再进行热挤压,退火、校平、机加工得到长条型钼靶。
专利(CN 111850495 B) [43] 采用阶段升温的烧结方式,通过控制升温速率,促使钼靶材致密化、均匀化。 该发明制备钼靶材晶粒尺寸小、纯度高( ≥99.97% )、致密度高(≥99.9% )。
专利(CN 110777343 A) [44] 在真空下采用微波烧结将钼生坯烧结成钼板坯,并通过电子束熔炼进行提纯,解决了传统方法烧结时间长、烧结温度高、晶粒粗大、杂质含量高、能耗高的问题。 所制备靶材晶粒细小均匀,具有一定的结晶取向,性能优良。
专利(CN 111230096 A) [45]将混粉工艺、脱气工艺和热等静压烧结工艺相互配合,致力于改善合金靶材的致密度。 该发明制得的铬钼靶材晶粒尺寸细小,致密度在 99% 以上,同时此工艺可有效保障产品不受外界氧化,确保产品纯度。
热等静压烧结制造的 Mo - Ni - Ti 合金靶材存在部硬度不均匀的部位,其中部硬度低的部位在机械加工时易变形,产生裂纹、缺损、脱落等问题;部硬度高的部位将造成切削刀具磨损,引起靶材表面粗糙度变大,导致溅射时异常放电。 基于此,专利(CN 111719125 A) [46] 提出了一种 Mo 合金靶材的制备方法,通过对混合粉体(Mo、NiMo、Ti 粉末)常温加压成型再加压烧结,并调整 Mo 合金靶材中Ni 和 Ti 的添加量,实现对 Mo 合金靶材维氏硬度的调节(340 ~ 450 HV),抑制机加时的靶材变形以及溅射时的异常放电。
专利(CN 104073771 A) [47] 将冷等静压制得的靶坯密封在真空石英管中进行烧结,采用多段升温,使 PVA 粘结剂充分挥发,制得钠掺杂钼合金靶材。
专利(CN 105714253 B) [48] 将钢膜和橡胶板结合进行冷等静压成型,解决了密封问题,克服了传统冷等静压压坯尺寸精度差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一种大尺寸、细晶钼钽合金溅射靶材的制备方法。 该方法用于生产致密度大于 97% 的大尺寸靶材(长度2 m 左右,宽度 1.3 m 左右)。
1.4 其 他
专利(CN 105525260 A) [49] 公开了一种 Mo 靶坯和 Mo 靶材的制作方法,即对预压 Mo 粉进行脱气处理得到 Mo 靶坯,再进行热等静压获得 Mo 靶材(温度 1 300 ~ 1 400 ℃,压力大于 150 ~ 200 MPa,保压时间 3 ~ 6 h),克服了热压烧结中 Mo 靶材尺寸对模具尺寸和强度的依赖及单轴加压造成的 Mo 靶材内部组织不均匀问题。
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终端向柔性化发展,具有轻量、耐冲击和不易破碎等性质的树脂膜已被用于制造柔性 FPD。 但相比玻璃基板,树脂基板具有透湿性(高温高湿环境会导致布线膜的电阻发生变化),且通常在基板上形成层叠布线膜后,层叠布线膜不可避免地接触大气,这就要求层叠布线膜具有更高的耐湿性和耐氧化性。
专利(CN 102956158 A) [50]提出一种电子部件用层叠布线膜以及覆盖层形成用溅射靶材。 即在 Mo 中添加一定量的 Ni 和 Ti,制得Mo100 - x - yNixTiy(10≤x≤30,3≤y≤20)覆盖层,用于覆盖以 Al 为主要成分的主导电层。 Ni 的添加可提高覆盖层的耐氧化性,改善纯 Mo 在大气中加热后的氧化变及电接触性恶化问题。 Ti 易与氧结合形成钝化膜,进一步提高其耐湿性,起到保护布线膜的作用。 同时该专利指出,通过控制 Ni 和 Ti 添加量,可确保加热工序中该覆盖层在与 Al 层叠时仍维持低电阻值。
专利(CN 114293160 A) [51] 以 Mo 为基体,提出了一种三元、四元钼合金靶材制备方法。 其中掺杂元素包含 0.5% ~ 40% (原子数分数) Ti 以及 0.5%~ 40% (原子数分数)的 Ga、Ni、Nd 中的至少一种元素。 所制得多元钼合金靶材相比二元合金 Mo 靶材,具有的耐氧化性、耐湿性、耐高温性能。 此外,低表面张力金属元素的掺杂改善了刻蚀性能。
专利( CN 109207941 A) [52] 提出了一种 MoNb合金靶材的制备方法(其中 Nb 的原子占比为 5% ~30% ),能够解决布线薄膜、电薄膜的基底膜与覆盖膜上出现的高电阻问题以及高成膜速度时靶材表面粗糙度变大问题,从而改善 TFT 性能稳定性。 其制备过程为:将 Mo 粉(平均粒径 4 μm)和 Nb 粉(平均粒径 35 ~ 115 μm)通过交叉旋转混合机进行混合
得到 10% Nb(原子数分数) 的混合粉体,随后填充至软钢制的加压容器中,并在 450 ℃下真空脱气、密封,然后在1250 ℃、145 MPa 热等静压处理 10 h 得到烧结体, 经机械加工和研磨后制作成直径180mm、厚度5mm的靶材。
钼镍铜多元合金薄膜不仅具有良好的热电和机械性能,而且气密性好、 不易潮解。 专利 ( CN110670032 B) [53]公开了一种钼镍铜多元合金靶材的制备方法。 该方法通过添加镍和铜降低钼合金熔点,借助烧结工艺参数调控解决了 3 种金属粉末熔点相差大导致的难烧结问题。 所制备钼镍铜合金靶材气密性好、耐湿耐潮、密度高、纯度高。
专利(CN 113319539 B) [54] 提供了一种大尺寸面板钼靶的制备方法。 具体步骤为:将靶材及背板进行粗铣和精铣,然后将靶材与背板进行钎焊,然后进行校正、烘干、抛光以及喷砂处理。 该方法提高了钼靶与背板的结合率,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减少了资源浪费。
专利(CN 103154306 A) [55] 涉及一种含钼靶材制备方法,包含二元合金( MoTi)、三元合金( MoTi中加入 Ta 或 Cr 作为第三主金属元素)。 其具体步骤为:将钼粉、钛粉和钽粉(或铬粉) 按一定比例在V 型混料机中混合约 20 min,在 23 ℃ 条件下,通过单向压制法( 压力约 470 MPa) 压实得到直径约95 mm 的颗粒,将压制颗粒封装在低碳钢罐内进行热等静压处理(120 MPa,1 325 ℃,4 h),将热等静压后的材料加工成直径约 58.4 mm、厚度约 6.4 mm的靶材。 该发明制得的靶材在较低刻蚀速率下具有一定的优势,且溅射得到的薄膜对基材有较强的粘附性及低的电阻率。
2、 结 论
基于对上述专利的分析可以看出,钼及钼合金溅射靶材的制备主要采用粉末冶金技术,需要经过粉末混合、压制成型、烧结、压力加工和机加工等多道工序。 制备高质量的钼合金溅射靶材往往需要进行压制和烧结、多道次的轧制与反复的热处理。 由于热等静压或热压烧结设备规格有限,限制了产品的尺寸规格。 因此,开发一种方法简单、成本低、成品率高且利于工业化生产的高品质大尺寸钼合金溅射靶材制备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目前 Mo 合金靶材中主要添加元素有 Nb、Ti、Ta、W 等,鉴于每种掺杂元素的作用和性能各不相同,而三元及多元钼合金靶材的研究和应用还不够全面,因此针对不同应用领域对钼合金薄膜性能的不同需求,通过成分设计与微观组织调控开发出新型组分钼合金靶材将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我国在解放前没有钼加工工业。解放后经过长期的建设和技术改造,已形成一个完整的钼业生产体系,主要生产钼铁、氧化钼、钼酸盐等。钼铁和氧化钼等主要用于钢铁工业,年用钼量约8000t;大部分钼酸盐及金属钼制品,如钼粉、钼丝、钼条等,年用量约2700t[1]。近几年来,钼在钢铁工业中的用量增长缓慢,如钼在不锈钢中应用虽有所增加,由26%上升到31%,但在低合金钢中的应用却有所减少,由35%下降到33%。然而,在金属钼制品方面的用量却呈上升趋势。
我国钼铁生产在钼加工工业中占有较大的比例。钼与铁可按比例互溶,钼在钼铁中主要以FeMo和Fe3Mo的形式存在。
1.钼的用途
由于钼具有高强度、高耐磨性、高熔点、低膨胀系数、良好的导电及导热性等多种优良性能,因而在冶金、电子、电光源、宇航、机械、化工、汽车等工业部门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被人们认为是目前有前途的高温结构材料。另外,大多数钼化合物是没有毒性的,因此可以利用钼取代有毒金属,如取代防腐剂中的铬、阻燃物和消烟物中的锑等。
钼在钢铁工业中重要的用途是冶炼合金钢,因为钼能降低钢的共晶分解温度,扩大钢的淬火温度范围,从而影响钢的淬火硬化深度。钼与铬、镍、钒等配合使用,能使钢具有均匀的结晶组织,提高钢的弹性限、耐磨性和冲击强度,防回火脆性、防碳的高温石墨化等性能。钼广泛地应用于冶炼结构、耐热钢和磁钢等系列钢种。钼还应用于合金铸铁,可使灰口铁晶粒细化,并能改变灰口铁在高温下的性能,提高耐磨性。不论是钢还是铸铁中的钼,均是以钼铁或氧化钼的形式加入,还有少理是以钼酸钙的形式加入。而用于航空材料的钛合金,钼则是以钼铝或钼钒铝中间合金的形式加入。
2.钼的资源状况
我国钼矿资源比较。截止1992年,全国已探明储量的大中小型钼矿区230[1]个,矿种以辉钼矿为主,保有储量约420.9万吨钼[2],工业储量的40.6。全国共有储量在1万吨以上的大中型钼矿区65个,约占全国钼矿区的28%,其保有储量占部保有储量的96.5%,是亚洲量大的钼矿蕴藏,居世界第五位。
从九十年代开始,我国钼精矿产量不断增加,到1995年产量已达20719吨钼,相当于西方世界产量的20%[3]。我国已经成淡仅次于美国的世界上第二个大的原钼生产国,其原钼产量现有超过了智利。
我国钼资源遍及全国29个省(市、区)。主要分布在陕西、辽宁、河南、吉林、山东、河北及江西等省,其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77.9%[1],其中大的原生钼矿生产企业是陕西金堆城钼业公司、河南栾川钼业公司、辽宁的杨家杖子矿务、锦西钼业公司和朝阳新华钼矿,这几家原生钼矿资源除满足国内钼铁、氧化钼、钼酸铵、钼试剂、催化剂、金属等钼制品的需要外,还可生产部分钼制品进入市场。
3.钼铁和氧化钼的生产
我国生产钼铁的厂家有几十个,生产规模较大的企业多分布在吉林、陕西、辽宁、河南等省的铁合金厂和钼业公司。它们既生产钼铁,也生产氧化钼压块产品。
3.1产品规格
我国钼铁依据国标GB3649-87组织生产。
根据我国的钼资源情况,为了合理利用低品位钼矿资源,八十年代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首钢铁合金厂等单位,利用低品位钼矿(钼含量45%以下)成功地冶炼出了FeMo60钼铁,为我国低品位钼矿的利用开辟了一条新路[4]。
国外氧化钼压块用于炼钢已是成熟的技术,早已得到推广。我国则是由钢铁研究总院会同锦州、上海铁合金厂研制成功,并在钢铁厂推广使用。氧化钼压块产品依据GB5064-87国家标准生产。
3.2钼精矿焙烧
向市场提供的钼精矿,一般以辉钼矿(MoS2)为主要成分。钢铁产品对于硫含量有一定的限制,因此用于炼钢合金化的钼铁和氧化钼的含硫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为了经济而有效地炼制合格的钼铁和氧化钼产品,首先要对钼精矿进行氧化焙烧,以便乇底去除矿物中的硫。
我国用于钼精矿氧化焙烧的工艺设备有多膛焙烧炉、回转窑和反射炉等。较大的企业,如吉林铁合金厂、金堆城钼业公司等采用多膛炉,锦州铁合金厂等一些厂家则采用回转窑,而中小型企业主要采用反射炉。
我国采用较多的多膛炉是八层焙烧炉。它可以连续作业,但要求入炉钼精矿的成分要稳定,钼含量波动一般不得超过0.5—1.0%焙烧温度容易控制,2—4层温度控制低一些,有利于炉气畅通流动和料层呈疏松状态,便于维护炉况,操作稳定。辉钼矿中硫的烧除率达到99.5%,焙烧阶段钼的回收率(含烟尘回收)一般为98%。
我国回转窑焙烧钼精矿多采用重油加热。这种工艺各段温度容易控制,劳动条件和操作环境好,焙烧的钼矿砂质量可以满足冶炼钼铁S≤0.08%r 技术要求。
反射炉是我国早用于焙烧钼精矿的设备。这种炉子温度难于准确控制,热效率低,收尘设备不完善时回收率低,产品质量和数量不够稳定。因为它结构简单,投资少,见效快,以及便于操作,一般多为地方铁合金厂采用。但只要精心操作,产品质量同样能达到技术要求。
3.3钼铁冶炼
我国目前广泛使用的钼铁冶炼方法是炉外硅热还原法。采用的装置是镁砖砌筑炉衬的反应炉筒,将混合好的炉料装于炉筒内,由上部点火法冶炼制取。这种生产工艺用Si作为还原剂,Si以硅铁的形式加入,并添加一部分铝粒作为反应补充热源的促进剂。在炉料上部点后冶炼开始,还原反应进行,并放出大量的热量,促进反应自上而下自发进行。该方法的生产工艺设备简单,冶炼过程快,时间短,钼的回收率可达98%以上。
此外,八十年代以来,钢铁研究总院、吉林铁合金厂等单位[5]以氧化钼矿、焦粉为原料在直流转移弧式等离子炉内,利用等离子具有温度高、能量集中和气氛可以控制等特点,冶炼出了低碳、低硅、低铝的钼铁合金。目前,已有多家钼铁厂用此项技术,生产钼铁合金。
3.4氧化钼块生产
宣量包装氧化钼粉和氧化钼压块冶炼钢,既简化了钼添加剂的生产工艺,提高了钼的回收率,又可大量减少一些辅助材料的消耗。近几年来,国外广泛使用包装氧化钼粉和氧化钼压块用于炼钢工业,并大量使用氧化钼铁代替钼铁。早在八十年代,美国在使用氧化钼方面其消耗量已为钼铁的7倍,日本为3.6倍左右。这表明钢铁工业用钼作为添加剂,将以氧化钼取代钼铁。氧化钼产品主要采用多膛炉焙烧钼矿的方法来生产,如前苏联生产氧化钼规模大的工厂采用八层焙烧炉,氧化钼压块多采用焦油、沥青等作粘结剂压制而成。我国钼铁生产较大的铁合金厂,一般都有氧化钼压块产品。由于氧化钼的售价低于钼铁,而使用效果与钼铁相当,因此在钢铁厂颇受欢迎。
3.5提高钼回收率
钼铁生产重要的问题是确保高的钼回收率[6]
炉渣中钼铁颗粒的回收 对于含钼较高的炉渣,经过粉碎、磁选可使钼渣富集到钼含量为10—25%用于返回冶炼,以回收其中的钼。
烟尘回收 钼精矿价格约占冶炼钼铁成本的97.5%。凡是含有钼精矿粉尘的地方均应安装率的收尘设备。含Mo12—13%、Bi3—3.5%、Pb~10%、Zn~10%、Sn15—17%的大量 有金属烟尘装入电炉冶炼,可以得到含Mo12—13%、SiO217—24%、FeO14—15%的富钼渣,再将其返回钼铁炉冶炼。
钼铁精整屑与炉底结瘤铁则是大的回收钼的返回冶炼品。
4.钼铁和氧化钼产品的现状
4.1钼铁供求情况
我国含钼合金钢及含钼铸铁的生产量还处于一个较低水平阶段,钼钢比工业发达国家低,钼的消耗量相对较少[7]。但是,如前所述,近几年我国在钢铁工业上的用钼量增长缓慢,而在钼的精细化制品和金属钼制口方面钼的用量呈上升趋势。据有关方面统计,中国钼消耗量1993年为6500吨钼,1994年则达7000—7500吨钼,主要是消耗在冶金领域,约占整个钼消耗量的65%。由于我国钼资源,所以每年都有一定量的钼产品出口。1991—1994年每年出口钼分别为5.0、7.0、17.0、13.0百万磅钼,其中出口多的钼产品是钼铁,其出口量为:1991年1972吨,1992年1537吨,1993年1196.8吨。到1995年7月底,我国共出口钼铁5180吨。1998年上半年我钼出口大大减少,是钼铁的减少量为显著。
4.2钼铁和氧化钼价格
我国钼铁、氧化钼、钼制品以及钼精矿的价格通过与世界贸易接舅,钼价与市场基本同步。随着钼产品大量进入市场,致使我国含钼60%的钼铁售价在1994年高达10万元/吨。随着市场的起伏,到1995年8月钼铁价格下跌到6.45万元/吨,从1995年9月开始又有回升的趋势。
氧化钼的生产和销售我国报导不多。日刊报导,氧化钼市场价格在1995年1月上涨到每钼17.5美元的高点后又连续下跌,直到当年9月又开始回升,估计在1996年氧化钼的价格能保持在3—4美元/磅钼[8]。我国氧化钼价格随着市场的变化,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另外,我国受增值税及出口退税减少的影响,氧化钼原材料短缺等导致出口减少。1995年我国出口氧化钼价格为8美元/公斤钼。
总之,我国的用钼量仍然在不断增加,随着国内钢铁工业的发展,预计到2000年,我国的钼消耗量将增加70%。达到年消费量13000—14000吨钼[9]
5.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钼资源,钼加工工业已具一定规模,并有一大批从事钼研究和开发的科技工作者。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钼业市场与市场接轨,无疑将受钼市场波动的影响和冲击。因此,我国钼业界既面临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考验。形势要求我们面对现实,一方面严密注视国内外钼业发展现状和市场趋势,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拓宽钼制品用途,开发新品种。只有这样,我国钼业方能不断发展、兴旺,挤身于世界钼业行列。
废钼回收的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
回收钼的品质直接影响其应用价值。国际通用标准(如ASTM B387)规定钼粉纯度需达99.95%以上,关键杂质(如碳、氧)含量需低于0.01%。检测手段包括X射线荧光光谱(XRF)分析成分、激光粒度仪测定粉末细度。对于合金废料,还需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组织结构。严格的质检是保障下游客户(如半导体厂商)信任的关键,部分高端应用甚至要求提供从废料到成品的全程溯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