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在我场购驴超过20头驴的客户,我场将派一名技术人员随车到贵地进行免费指导两个月
针对目前养驴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的现实,为了实现养驴生产的止降回升,何金平等建议,国家应将肉驴养殖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途径,将肉驴发展列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制定扶持政策,鼓励建立养殖养殖场,扶持农民及企业发展肉驴养殖和加工,在专业合作组织示范、一村一品项目、良种补贴等方面给予扶持。
肉驴存栏增幅大,发展前景广阔。2008年全市大牲畜存栏 比上年增加的13623头,其中有10250头来自于驴,占增加总数的75.2%;年末驴存栏达47249头,同比增长27.7%。驴是朔州市目前一些地方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畜力。而且驴是草食家畜,食性广,适应性强,耐粗饲,抗病力强。
肉驴养殖场通常分为管理区、生活区、生产区和病驴隔离治疗区。四个区的布局直接关系到肉驴养殖场的劳动生产效率,场区小气候状况和兽医防疫水平,甚至影响到经济效益,现给大家介绍建肉驴养殖生产区的规化和要点。
生产区包括生产区和生产辅助区。生产区主要包括驴舍、运动场、积粪场等,这是养驴场的核心,应设在场区地势较低的位置,要能控制场外人员和车辆,使之完全不能直接进入生产区,
要保证最安全、最安静。各驴舍之间要保持适当距离,一般要求两栋畜舍间距离(日照间距)应为畜舍高度的1.5~2倍。畜舍布局整齐,以便防疫和防火。但是,要适当集中,节约水电线路管道,缩短饲草饲料及粪便运输距离,便于科学管理。生产辅助区包括饲养库、饲料加工车间、
青贮池、机械车辆库、采精授精室、液氮生产车间、干草棚等。饲料库、干草棚、加工车间的青贮池,离驴舍要近一些,位置适中一些,便于车辆运送草料,减少劳动强度。但必须防止驴舍和运动场内污水渗入而污染草料。所以,一般都必须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
生产区和管理区之间距离,大型场为200 m左右,中小型场为50~100 m。
生活区和生产区之间的距离,大型场不少于300 m,中小型场不少于100m。
种畜区和商品畜区之间的距离,大型场至少200m,中小型至少100m。
病驴管理区和驴舍应相距300 m以上.并严格隔离。
积粪场(池)应与居民区住宅区保持200 m、与畜舍保持100m的卫生间距。
对肉驴的选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对肉驴 养驴的选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在仨农纪》相驴法中称:“宜面纯而颈,日大鼻空,颈厚胸宽,肋密肷狭,足紧蹄圆。走起轻快,臀满尾垂者可致运,声大而长连鸣九声者善走。
”再如“上看一张皮,下看四肢蹄,前看胸膛宽,后看屁股齐”,“头耍方,额耍宽,耳为削竹(尖而薄),眼亮圆,鼻大口方牙齿齐,脖子粗厚前胸宽,背腰平直不凹陷,屁股长宽肉丰满,四肢端正蹄质坚”等等。这些经验都反映了一定的科学道理,实践中要科学地鉴定,必须各方面综合判定,主要从长相、走相、毛色、年龄、体尺、体重、双亲及后代等方面综合鉴定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