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随着常州市民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的不断加大,许多人经常会感到浑身乏力、头昏、心慌、情绪低落等现象,但是到医院检查却无明显病症。这种达不到健康状态,也不至于称为病症的身体状况,我们常常将其称为“亚健康状态”。这时候人们想着吃些滋补品来调理下身体,那么冬虫夏草就是不错的选择。在我国,冬虫夏草用于医疗保健由来已久,公元710年,唐中宗时期《月王药诊》首次记载了“冬虫夏草用于肺部疾病”,随着冬虫夏草的应用和认知的不断深入,其用途也逐步扩大,至1765年,清代医药学家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记载了—冬虫夏草味甘、性温、补肾、滋阴,阴阳双补,可用于诸虚百损。现代科研也印证和肯定了冬虫夏草本身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份,的确有益于养生保健。药理学研究表明:冬虫夏草含有虫草酸约7%,碳水化合物28.9%脂肪约8.4%,蛋白质约25%,脂肪中82.2%为不饱和脂肪酸,此外,还含有虫草多糖、虫草素(腺苷)、小分子肽类、维生素B12、麦角脂醇、六碳糖醇、生物碱,以及10多种微量元素等。从传统中医角度来说,人体内的阴阳平衡是中医一切理论的基石,因此中医把几乎所有的药材功效都划分了阴阳属性,如燕窝是滋阴而人参鹿茸则是补阳,进补时须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用药,胡乱用药可能会导致身体病症进一步恶化。而冬虫夏草则是中药中唯一的异类,它本身兼具了虫的阳和草的阴两种特征。由此可见,冬虫夏草确为调理亚健康进补养生的上选。
冬虫夏草是由肉座菌目麦角菌科虫草属的冬虫夏草菌寄生于高山草甸土中的蝠蛾幼虫,使幼虫僵化,在适宜条件下,夏季由僵虫头端抽生出长棒状的子座而形成(即冬虫夏草菌的子实体与僵虫菌核(幼虫尸体)构成的复合体)。 真正的冬虫夏草均为野生,生长在海拔3000米至5000米的高山草地灌木带上面的雪线附近的草坡上,对自然环境要求高,夏季,虫子卵产于地面,经过一个月左右孵化变成幼虫后钻入潮湿松软的土层。土里的一种霉菌侵袭了幼虫,在幼虫体内生长。经过一个冬天,到第二年春天来临,霉菌菌丝开始生长,到夏天时长出地面,外观象一根小草,这样,幼虫的躯壳与霉菌菌丝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冬虫夏草”。菌孢把虫体作为养料,生长迅速,虫体一般为四至五厘米,菌孢一天之内即可长至虫体的长度,这时的虫草称为“头草”,质量较好;第二天菌孢长至虫体的两倍左右,称为“二草”,质量次之。 因为僵化后会长出根须,所以被称作冬虫夏草,可见冬虫夏草并不仅仅是单一的虫或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