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丽水压模地坪材料丨脱模粉丨保护剂

名称:浙江丽水压模地坪材料丨脱模粉丨保护剂

供应商:上海翼石艺术工程有限公司

价格:12.00元/㎡

最小起订量:1/㎡

地址:上海市青浦区新府中路1331弄75号

手机:13564856053

联系人:张红飞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109784006

更新时间:2019-05-14

发布者IP:60.169.68.41

详细说明

  地面是建筑中一个十分古老的概念,然地坪却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业,近十年来在中国获得高速发展,从事地坪的企业大量涌现,全国性地坪协会成立并活跃于业界,地坪设计、材料、施工标准陆续出台,地坪日益成为独立的专业分包业务

  地面是建筑中一个十分古老的概念,然地坪却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业,近十年来在中国获得高速发展,从事地坪的企业大量涌现,全国性地坪协会成立并活跃于业界,地坪设计、材料、施工标准陆续出台,地坪日益成为独立的专业分包业务,用户对其关注度也不断提高。如何认识这一现象背后的客观原因?如何理解地坪行业的现状?如何根据行业特点完善行业管理,本文试就此发表一点浅见,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发大家思考,共同促进地坪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一、 地坪的本质特点

  为了说明地坪的特点,需要分清地面、地板和地坪三个概念。这三个概念有联系也有区别,其中反映了人们对地面保护及使用要求的认识上的深化。

  地面指建筑六面体中的一个部位,在非单层建筑中,包括地面和楼面。从使用的角度来看,地面是建筑使用的直接载体,是与人和物接触最多的建筑部位,所以是建筑六面体中使用最频繁、要求最高的部位,特别是在当代,建筑主体结构的设计寿命日益加长,建筑的使用环境日益复杂多样,建筑的装饰水平日益提高,地面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用户的关注度日益提高。

  建筑的使用功能不同,对地面要求也不相同,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荷载作用,除了结构安全性外,要考虑静荷载、动荷载、冲击性荷载对面层的影响。荷载作用与地面上的通行工具和使用环境有关,可大致分为人行地面和车行地面,也有人分为家用地面、商用地面和工业地面。

  (2) 耐磨性,耐磨性是地面的普遍要求。

  (3) 耐介质侵蚀性,各种工业场合有不同的介质侵蚀,例如酸、碱、盐、水、油脂等。

  (4) 安全性能,如防火、防静电、不发火(防爆)等。

  (5) 维护要求,具有便于清洁、方便维护的要求。

  (6) 装饰要求,具有视觉上美观的要求,要求的程度差别较大。

  自水泥发明并普遍使用以来,绝大多数地面以水泥混凝土为基础,在经济社会尚不发达年代,或使用要求不高的地方,它直接作为表面使用。混凝土地面承受荷载的能力及防火等性能优良,但耐磨、耐介质侵蚀等性能有限,在重磨擦和重侵蚀环境下面层失效破坏,影响了其使用寿命。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在混凝土地面基础之上附设其它面材以适应不同功能的要求,已是地面普遍的做法。

  为改善原混凝土地面的某些不足,在原地面基础上附设其它面材而形成的地面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铺装类地面(地板),另一类是整体地面(地坪)。

  铺装类地面是采用预制好的材料,通过粘贴、镶嵌、铺设等方法将面材施加到原地面上。这类材料品种繁多,包括木地板、陶瓷地砖、石材等等。这类地面的使用功能主要取决于所用的面材,面材以板材或块材形式出现,所以被称为地板。其对地面使用功能的改善是明显的,但最大的问题是,在较大的动荷载作用如重物碾压下,板材会松动、断裂,面材与基础脱离而失效。其次,这些地面接缝较多,对于大面积清洁维护也是一个难题。因此,这类地面适用于荷载较小的场合,即以人行为主要交通的场合,适用于居住建筑及部分交通流量不大的公共建筑,不能用于重载和大交通流量的工业环境。

  整体地面是针对普通混凝土地面与铺装类地面的不足而发展起来的。其“整体”的概念包括两种含义:一是指把结构性与功能性结合为一个整体,使地面既具备设计所赋予的专门功能,如耐磨性、抗介质侵蚀性等等,以克服普通混凝土地面功能性的不足;又能承受重载,以克服铺装类地面结构性不足,要求面层材料与混凝土基础结合非常牢固,可视为一体,不会因荷载作用使面层与基础在两者的界面发生脱落或损坏,不影响地面的承载能力。第二种“整体”的含义是从缝的角度而言的,指无缝地面,即在结构和基础地面设缝之外不再有缝的地面。例如,基础地面混凝土设缝为6m×6m,铺装类地面在该范围内还有板材或块材之间的缝,而整体地面的面层在该范围内甚至更大范围内不再设缝。整体地面适用于重载和使用环境复杂的工业性场所,所以也称工业地坪,简称地坪。

  地面和地板早就存在,分别作为建筑施工行业和建筑材料行业的一个小分支。但近十来年,地坪却作为一个专门的独立行业,在中国得到高度重视和快速发展,全国涌现出一大批以地坪为生的企业,地坪工程基本从土建工程中分离出来而成为独立分包的专业项目,全国性地坪协会成立,地坪的设计标准、材料标准和施工规程纷纷出台。

  地坪之所以成为一个专门行业,除了需求多样化和发展速度快等市场因素外,最根本的原因是地坪产品有其独特的形成特点及质量决定因素,有其独立存在的客观原因。

  如前所述,地坪即整体地坪的本质特点是功能性与结构性合而为一,既具有特定的功能,又能承受重载,这是整体地坪存在的价值所在,也是整体地坪的难点所在,亦是整体地坪的质量控制关键所在。石材、瓷砖、木地板等铺装类地面,面层是工厂化加工的具有设定功能的定型材料,面层材料在安装之前具有完整的地面属性和指标,现场只进行简单的支撑性安装和附着性联结,面层材料在现场只进行了一次“移植”。而整体地坪为了实现功能性与结构性合而为一,面层材料以非定型物质形态出现,按照特定工艺在作业现场成型,完成与基层的结合并形成地坪功能属性和指标,面层材料在现场按特定工艺发生了一次“突变”。所以,铺装类地面的质量基本取决于面层材料;而整体地坪的质量由材料、工艺和现场条件等多个环节共同影响并须各环节相互匹配才能保证质量的稳定,任一个环节的波动都会对最终地坪的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其质量变异性和控制难度要比铺装类地面大得多。如果说,铺装类地面的质量基本取决于面层材料,属于材料行业;普通混凝土地面是标准化的施工过程,属于施工行业;那么,整体地坪既不能归于材料行业(因为“突变”发生在现场施工过程中),也不能归于施工行业(因为“突变”的基因在材料),而是基于材料、赖于施工、相互配套的专业化制作行业。

  由此可见,地坪虽然只是一个小行当,在整个建筑中的工程份额及所用建筑材料中的份额都很小,对建筑的结构安全性影响也无足轻重,但它却不是土建施工和建筑材料所能简单涵盖的,其业务特点决定了地坪成为专门行业有其的必然性。

  二、合格地坪的基本标准

  从社会和用户角度考虑,合格地坪应该由三个相辅相成的因素构成:适用、耐久和经济。

  适用性是指地坪应当满足建筑使用的功能性要求,例如强度(承重)、耐磨性、防腐防介质侵蚀、防静电、防爆(不发火)、抗水或油渗性、装饰性等等。适应性是地坪选择是否得当的首要标准。需要注意的是,某种地坪具有某种特定的主要功能,全能的地坪是没有或不经济的,应根据使用要求选择主要功能适用的地坪种类,或多种功能地坪的组合。

  耐久是指经久耐用,免除反复维护和维修,即在设计寿命期间持续保持特定的地坪功能。对于铺装类地面来说,其耐久性基本取决于板/块材的耐久性。而对于整体地坪来说,耐久性既与材料自身的耐久性有关,也取决于面层材料与基础地面结合力的状况。例如,同样是绿色耐磨地坪,耐磨材料中用铁绿颜料与铬绿颜料,地坪产品交验时差别不大,但以后的色彩稳定性差别很大。再如,环氧等树脂类地坪,树脂与基础的粘结力往往是其质量及耐久性的最关键因素,如果粘结力不足,面层会在投入使用后,在荷载作用下或荷载达到一定程度后,发生起皮脱落,从而丧失设定的地坪功能。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铺装类地面的质量及耐久性,基本上可以通过对所用板/块材的质量把关予以有效控制,因为板/块材的质量指标与铺装后的地面成品基本一致并且完整而直观,铺装地面的质量指标及其耐久性可以说是板/块材的“移植”。而整体地坪中的地坪材料采用的是粉状或液状的非定型物质,在施工现场要发生某种化学反应并成型于面层后才形成地坪功能,期间发生了“突变”而不是像铺装地面那样仅仅是“移植”。所以,整体地坪的质量及其耐久性,若像铺装地面那样主要从地坪材料角度进行控制与把关,那是远远不够的,甚至是完全不得要领的。

  那么,整体地坪的质量及其耐久性从工程完工交验中可否得到有效控制呢?回答是,比控制材料要好一些,但作用也有限。因为整体地坪是在现场反应和成型的,与现场条件直接相关,而大面积的现场条件往往变化较大,与工程平行的小试块实际上不具有代表性,唯有成品的破坏性检测才能说明问题,而破坏性试验的密集取样对表观表观的影响,对地坪来说是不现实的。实践中,完工交验主要针对的是一些显在指标如平整度、色差、硬度等,像与基础的结合状况、对侵蚀介质的长期抵抗力、色彩稳定性等这样一些关键性内在质量及耐久性指标,反而末得到评价。

  所以,整体地坪的质量及其耐久性,不仅是材料进场验收合格,也不仅是施工完毕交验合格,而是在设计寿命期间和给定使用条件下,设定功能是否能持续地保持,是一个可靠性的概念。这是需要实际使用和时间推移才能得到的验证,是事后的某种客户体验。整体地坪的业务特点所决定的这种质量及其耐久性的特殊表现方式,使耐久性对于整体地坪具有更加重要和特殊的意义。

  经济性是指以较小地代价实现所要求的使用功能。铺装类地面如果面层材料足够厚,也能承受重载,但从经济性上来说是不可行的,对用户来说是成本的无谓增加,对社会来说是资源的浪费。整体地坪正是以面层的功能材料与主体的结构材料相分离、又使地坪的功能性与结构性合而为一,以毫米级厚度的功能面层,以最经济的方式赋予地面设定的使用功能,经济性是其基本属性之一。

  从使用的角度来说,地坪经济性的另一层含义是根据使用功能要求进行合理组合,以达到系统成本最低。用户的使用环境各不相同,同一用户在不同部位地面的要求也有差异,应该设计不同性能地坪产品的组合,使不同产品的特定功能与工程相应部位的特定环境相匹配,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是在保证地坪质量与可靠性的前提下实现的经济性。以高价格或高档次作为统一的选择依据,既是资源上的浪费,且末必质量就好,可靠性就高;反之,也不能将经济性简单地理解为便宜,以低价作为选择依据,这样初期投资可能少了一点,但全周期的综合成本未必节约,特别是在成品质量事实上不易客观全面评价的地坪行业,极易诱发以次充好或偷工减料的不规范行为,,往往带来质量及其耐久性的隐患。

  三、地坪质量的影响环节及其行业属性

  地坪业务既涉及材料,也涉及施工,从事地坪业务的企业有材料企业也有施工企业。究竟谁对对地坪的成品质量影响更大、更直接?从用户选择的角度来说,究竟选择材料企业还是施工企业,保证成品质量更有保障呢?或者说,地坪行业究竟属于哪个行业?分析这个问题,还得再从整体地坪的形成特点说起。

  如前所述,整体地坪的价值在于功能性与结构性合而为一,既具有特定功能又能承受重载。整体地坪为了实现功能性与结构性的合而为一,面层材料以非定型物质形态出现,按照特定工艺在作业现场成型,完成与基层的结合并形成地坪功能指标,面层材料在现场按特定工艺发生了“突变”。影响这一“突变”的环节与因素,就是影响地坪品质的环节与因素,“突变”发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决定着整体地坪品质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突变”的基因在于材料,材料的品质与波动性对地坪品质无疑有重要影响;“突变”发生在施工现场,工艺及现场条件对地坪品质同样有重要影响;而且材料和现场条件都不可避免地会有所波动,地坪作业单位必须一定的技术能力使材料与现场条件能够协调配套,以化解正常波动对“突变”的重大影响,以保证地坪产品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所以地坪业务是基于材料、赖于施工、并需要二者相互配套的专业化制作业务,地坪企业需要熟悉材料料性、精通施工工艺、具有根据具体情况配套处置的综合能力,仅有材料能力或仅有施工能力都是不够的,不能简单地归属于材料行业或施工行业。用人们惯常所说的“三分材料,七分施工”来形容地坪行业,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准确,因为它只反映了材料和施工均不可或缺,但未反映出材料的关键基因作用,也未反映材料与施工之间如此密切的相互关联。可以说,地坪业务需要配套化的专业化制作能力,地坪业务属专业化制作行业。

  四、地坪行业整体状况及其机制分析

  地坪业务是基于材料、赖于施工、并需要二者相互配套的专业化制作业务,需要从业者精通材料、精通施工、具有配套处置的既专业化又综合的能力,综合性反映在行业跨度方面,既涉及材料也涉及施工,专业性反映在业务领域方面,是一个很专很小的业务范围。这是地坪行业的特点决定的,是地坪业务质量保障的内在要求,是地坪行业的机制性需求。某种制度框架下合乎逻辑的行为模式,在此称为行业机制。只有建立并不断完善这一保障机制,才能促进行业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缺乏这样的保障机制,容易出现质量漏洞,发生质量问题,并在发生问题的时候出现易出现扯皮和推萎。这种漏洞、扯皮、推萎,不是企业信誉所能化解的,也不是通过协调、配合所能解决的,而是在既定法律与经济关系下当事人“理性”行为的必然选择,属正常情况下的正常行为。更为可怕的是,在非理性状态下,缺乏这样的保障机制,使“挂羊头卖狗肉”,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等不规范行为,容易成为较普遍的现象。目前,地坪行业系统性出现了一批以投机取巧为生存之道的小企业,不少甚至打着品牌材料(如外资企业)或大施工企业(如大型总包企业)的名义,而实际的质量能力、质量后果可想可知。前者应了名牌材料之名而无工程之实,可谓“名而不实”,品牌材料与最终用户并无合同关系,对工程连起码的法律承诺都没有,遇事找不着品牌的影子;后者可谓“大而不专”,虽挂着大型施工企业的名头,但对小而专的地坪业务来说,这些大企业或者不屑一顾,或者难以精专(因涉及材料),实际上多属借名挂靠或准备再度分包。这两种“伪名牌”现象,不仅严重危及工程质量,也让用户的品牌选择初衷与实际效果相去甚远,使得地坪行业的品牌效应受到用户的质凝,严重损害行业形象。另外,目前中国地坪行业的集中度极低,从业的企业数与行业整体规模极不相称,似乎谁都可以做地坪,谁都能做好地坪,谁都能在地坪行业小施一下牛刀。这种状况的出现,与上述机制不完善,行业内缺乏以专业化制作能力为基本标准的市场准入门槛有着直接的关系,是行业机制缺失的另一种形式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