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0-19 17:22
御藏阁文化传播2016-10-13
崇宁通宝鑄行于公元1102年,钱文由北宋徽宗皇帝赵佶亲笔所书,人称“御书钱”。宋徽宗因鑄钱精绝,当时官造成色在96%-96.7%高于崇宁重宝、崇宁元宝,而于王莽并称“钱法二圣”,是现在青铜钱中价值最高的两种钱币之一。徽宗虽在政治上并无建树,但“性甚机巧,优于技艺”,“能书擅画,名重当朝”,他所写的“瘦金体”,有“铁划银钩”之评。该钱字体结构疏朗,笔画犀利,骨秀格清,极具欣赏价值。有泉界先贤说:“搜罗众泉数百种,陈览于绿窗绮几之间,真无异展开一部瘦金字帖也”。
此钱直径3.41cm重10g穿口方正,包浆浑厚自然,字体清晰,状态极佳,难得的传世品。值得历代藏家孜孜不倦去收藏和研究,不断发掘其价值。而此枚钱币也丰富和完善中国古钱文化,可以这么说此枚通宝为我们御藏阁宋代钱币添砖加瓦。瘦金体独特的字体更深受广大书法喜爱。小小的一枚钱币见证了千年来大中国的喜怒哀乐,更蕴含了中华几千年华夏文明,怎能不受广大收藏者的青睐。
有泉家评:“范各一体,体各一态,或如美女簪花,自然窈窕,或如天孙织锦,文采斑斓。”无论是钱文书法的考究,还是铸造的精整都为上乘,堪称为艺术品。所以后世泉家把汉王莽、宋徽宗、金章宗三个朝代所铸造的钱币称之为“古泉三绝”。
钱币收藏市场火爆与股市、基金等的表现不佳有关,部分投资者从股市基金市场中撤退出来,投资更稳健、收益有保障的收藏品。据介绍,近期收藏市场的一个新变化,即新富阶层的大量拥入。他们愿意以高出市价许多的价格去购买藏品,对于品相较好的藏品愿意出几倍的价格。崇宁通宝重量在10克上下,相当于崇宁通宝小平钱3枚的重量。为什么当年的大“泰和”、大“天启”、大“咸丰”都陆续升值?就是因为大钱招人喜爱,而崇宁通宝也可以算是大钱,是形状适中的大钱,不必有难以存放的烦恼,却有同样大方的乐趣,崇宁通宝有一种独有的妙处,完全可以满足爱好者的需求,也完全可以满足爱好者深浅由人的具体情况,无论如何都会从中得到无穷的乐趣和知识。
近两年的宋代钱币市场一直成为收藏者的主提,成交记录如下:
崇宁重宝一组四枚820万2015-01-19
清“崇宁通宝”背龙凤花钱212万2014-12-13
“崇宁重宝”铁母一枚162万2014-12-13
宋“崇宁通宝”小平一枚213万2014-12-01
清代在铸币上的一个历史文化是上下五千年钱币史的重要部分。同治十二年(1873年)同治帝亲政,同治十三年(1875年)一月十二日崩于皇宫养心殿,终年19岁,是清朝十二帝中寿命最短的。而“福健恭进同治皇帝”银币发生在两次鸦片战争以后的1866-1867年间,也就是同治皇帝登基以后五、六年的光景,并没有正式发行和流通。它的出世,只是昙花一现,尤显珍贵。
在2016年御藏阁精品征集期间,有幸得到一枚“福健恭进同治皇帝”银币。其正面是同治皇帝像,背面镌刻福健恭进同治皇帝字,双龙包围,画龙点睛,威武无比。其声音清亮,余韵悠长,气息老旧协调,包浆自然,边齿整齐自然,纹理清晰。铸钱铸期很短,铸量有限,存世量稀少,已经成为今天的钱币收藏领域的宠儿和稀罕之物。在《克劳斯世界稀有硬币目录》中有这种银币的收录,书中记载了这种银币两种版本,这是其中的一种版式“福健恭进同治皇帝”银币。很多人常问,为何在中国的钱普中没有收录,反而出现在美国的《克劳斯世界稀有硬币目录》呢?,其背后都有让人发掘的钱币史:它〃不仅说明当时外国人力图改进中国的币制,以适应其在中国经济活动的需要,同时也说明中国的货币制度所反映出来的中国经济结构对外来的资本主义势力的难以协调。真可谓,这枚“福健恭进同治皇帝”银币,极具历史价值和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