铆钉纹青铜镜铆钉纹青铜镜据了解,古铜镜在青铜时代初期就已经出现,春秋战国以后青铜器逐渐被铁器所取代,但铜镜的制造和使用却没有随之而衰落,相反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发展。直至清代玻璃镜出现,铜镜退出了实用领域。不过,古铜镜所蕴涵的文化、历史价值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研究与收藏。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铜镜是古人用以整装理容的日常用具,亦称“鉴”或“照子”,是我国起源时间早、使用时间长的青铜制品之一。在今人眼中,古代铜镜更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宝物。2010年全国有5家交易公司举办铜镜专场交易,其中在北京一场交易专场中,一件唐代海兽葡萄镜以700万元成交,标志着铜镜步入了空前的高价时代。
铆钉纹青铜镜在的市场为什么那么火爆
首先古铜镜是历史写照,反映着当时的政治和文化,艺术性极高。历代铜镜各有特色,从铸造工艺、铜质、纹饰、铭文等都反映出一个朝代特定的时代背景,折射出当时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学、艺术及风俗习惯等。罗光禄表示,通过鉴别古铜镜看历史朝代,这样的文化内涵和价值不仅让人乐在其中,也极其珍贵。此外,每一个古铜镜都极少重复,就算是同一时代都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古铜镜,稀缺性和象征性让它无可替代。古铜镜还是古代身份的象征,一般来说,越精美的图案就是代表身份越高级。
铆钉纹青铜镜公司近期成交记录:
瑞兽葡萄纹镜---------成交价:RMB7,280,000---成交日期:2015-11-12
淮南起照神兽镜---------------成交价:RMB4,830,000---成交日期:2015-12-07
瑞兽葡萄纹镜---------成交价:RMB4,704,000---成交日期:2015-11-12
瑞兽葡萄纹镜---------成交价:RMB4,704,000---成交日期:2015-11-12
唐鸾凤翩飞起舞镜-------成交价:RMB4,704,000---成交日期:2014-11-28
战国喜鹊猴子镜---------------成交价:RMB6,050,000---成交日期:2015-06-30
“淮南起照”神兽镜---------成交价:RMB5,635,000---成交日期:2014-12-08
仙骑纹菱花镜---------成交价:RMB8,740,000---成交日期:2015-05-13
淮南起照神兽镜---------------成交价:RMB4,830,000---成交日期:2015-12-07
淮南起照神兽镜---------------成交价:RMB4,830,000---成交日期:2015-12-07
唐鸾凤翩飞起舞镜-------成交价:RMB4,704,000---成交日期:2014-11-28
淮南起照神兽镜---------------成交价:RMB4,830,000---成交日期:2015-12-07
淮南起照神兽镜---------------成交价:RMB4,830,000---成交日期:2015-12-07
瑞兽葡萄纹镜---------成交价:RMB4,704,000---成交日期:2015-11-12
“青羊”半圆方枚镜---------成交价:RMB5,175,000---成交日期:2015-12-08
瑞兽葡萄纹镜---------成交价:RMB7,280,000---成交日期:2015-11-12
铆钉纹青铜镜,2016年春拍火热征集中……
铜镜一般是含锡量较高的青铜铸。在古代,铜镜就是用铜做的镜子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关系,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它制作精良,形态美观,图纹华丽,铭文丰富,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因此交易市场上价格也就不菲,纵观成交纪录拥有漂亮的数据。
真正的收藏佳品必然是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历史意义,而铜镜恰恰兼具艺术价值和人文内涵。判断一面铜镜的收藏价值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艺术性。如战国镂空镜、汉唐镏金、嵌螺钿、金壳、银壳、透腿等特种工艺镜的艺术价值就比较高;品种稀少,能见证一段历史事件,如唐代打马球镜,证明了足球起源于中国;保存状况。由于铜镜埋藏时间较长,锈蚀程度越小越好;纹饰的清晰度。铜镜收藏讲究版模,以头模镜受欢迎,市场价格也。
古董古玩拍卖征集范围:
瓷器:民国之前的精品瓷器,元、明、清为主,以及珠山八友传世之作;
玉器:翡翠玉器,玉器“润、透、白、”为佳;
书画:古代或近代字画,近现代名家作品为主等书画作品;
杂项:各类精品杂项,如佛像、石章、各类雕刻、金银器、及历代文房用品等;
温岭市台州御藏阁博物馆(艺术品收藏、评估、拍卖、展览、展销、投资、市场信息咨询等)
企业精神:
---发展实体经济、发掘民族瑰宝、弘扬中华文化、 回报社会大众。
企业宗旨:
---热爱祖国,热爱会馆,热爱本职工作,遵守职业道德,热情 待客,文明服务。努力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刻苦钻研业务技术,不断提高为宾客服务的水准,让顾客完全满意。
相关新消息请关注浙江省御藏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