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4-12 12:51
产品核心卖点
1.质量稳定,市场保有量超过30万台。
2.整机效率94.5%,高于同类产品两个百分点。
3.宽输入电压范围(208-478VAC),适应于电网波动大的场合。
4.输出功因0.9,比同行同类产品带载能力强。
5.并机可共用电池组,电池电压可选配(10~30K:16/18/20节,40~100K:32/34/36/38/40节)。
6.可根据电池容量的改变,自动调整充电电流,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7.并机通讯冗余,保障并机稳定运行。
8.产品拥有泰尔,节能,CE,TUV,UL,抗震等相关认证。
技术参数
型号 | YDC3310 S/H | YDC3315 S/H | YDC3320 S/H | YDC3330 S/H | YDC3340 H | YDC3380 H |
额定容量(机柜 KVA) | 10 | 15 | 20 | 30 | 40 | 80 |
输入参数 | |
主路输入规格 | |
额定输入电压(VAC) | 380/400/415 |
输入电压范围(VAC) | 208~478 |
接线制式 | 三相五线 |
输入频率范围(HZ) | 50/60±10%(50/60自适应) |
输入功率因素 | ≥0.99 |
输入电流谐波(THDI) | ≤3% (100%线性负载) |
旁路输入规格 | |
额定输入电压(VAC) | 380/400/415 |
输入电压范围(VAC) | 220上限:25%(可选+10%、+15%、+20%)230上限:20%(可选+10%、+15%) 240上限:15%(可选+10%)下限:-45%(可选-10%、-20%、-30%) |
接线制式 | 三相五线 |
旁路同步跟踪范围(HZ) | ±10% |
发电机接入 | 支持 |
输出参数 | |
电压(VAC) | 380/400/415 ±1% |
输出功率因数 | 0.9 |
输出频率 (HZ) | |
市电模式 | ±1%/±2%/±4%/±5%/±10%可设置 |
电池模式 | (50/60±0.1%) |
波形 | 正弦波 |
电流峰值比 | 3:1 |
输出电压谐波(THDV) | ≤2% (100%线性负载); ≤4% (100%非线性负载) |
切换时间(MS) | 0 |
整机效率(%) | 可达95 |
过载能力 | 110%负载,持续60MIN后转旁路;125%负载,持续10MIN后转旁路;150%负载,持续1MIN后转旁路; |
电池 | |
电池电压(VDC) | S: 240(20节) H: 192~240(16~20节可选) | S: 240(2组20节) H: 192~240(16~20节可选) | S: 240(3组20节) H: 192~240(16~20节可选) | 384~480(32~40节可选) |
环境 | |
工作温度(℃) | 0~40 |
存储温度(℃) | -25~55(不含电池) |
湿度范围 | 0~95%(不凝露) |
工作海拔高度 | < 1500M(超过1500M按GB/T 3859.2规定降额使用) |
噪音(DB)(1米的距离) | <55 | <58 | <63 |
其他功能 | |
告警功能 | 过载、市电异常、UPS故障、电池欠压等多种告警功能 |
保护功能 | 短路、过载、过温、电池欠压、输出过欠压、风扇故障报警、防雷 |
通讯功能 | USB、RS485、RS232、干接点、并机接口、LBS接口、SNMP适配器(选配)、继电器卡(选配)、温度传感器(选配)、旁路反灌接口、电池开关脱扣接口 |
机械特性 | |
净重(KG) | 115/57 | 170/63 | 171/64 | 223/71 | 73 | 118 |
尺寸(W×D×H)MM | 250*828*868 | 360×828×868 |
执行标准 科士达UPS电源GP804规格报价,当然,人社局不会去现场检查,因此,他们发的证,更多就只能给社会电工用了。讯:记者近日从青岛市科技局获悉,400千伏超高压电力电缆建设项目,将承担25.2公里400千伏交联聚超高压电力电缆、辅助电缆和附件的安装供货任务,标志着制造400千伏超高压。,将钙钛矿作为光吸收材料,不仅可以大大减小所需的材料厚度,同时还能保持的光吸收能力。就光吸收层厚度而言,代和第二代太阳能电池分别需要大概300和2微米的厚度;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以不到0.4微米的光吸收层,就能超过20%的光电转换效率。。 科士达UPS电源GP804规格报价,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统计,2016年全球储能投融资领域的金额,总计超过43.3亿美元。获得投资的企业涉及储能技术企业、集成商、光伏企业、微网解决方案提供方等。产业的不断发展,的市场应用越来越广泛深入和数字经济开拓发展渠道的当下,的问题也日渐突出。,实施绿色制造工程,促进制造业绿色化升级改造。建立完善全产业链资源循环利用体系,选择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可发展试验示范区等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工农复合型循环经济示范区和种养加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工程建设。加快建筑资源化利用。。 | YD/T 1095-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