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
产品参数
-
品牌:艾诺斯
-
容量范围:31ah-190ah
-
链接方式:前置端子连接
-
寿命:12年
- 产品优势
-
产品特点:
PowerSafe V-FT电池受益于EnerSys的最先进的薄板纯铅制造平台。单体电池采用气体重组技术设计,通过控制充电过程中氢和氧的演变,不需要定期加水。正极板产生的氧气通过微孔分离器扩散到负极板,并通过电池内的一系列化学反应,重新组合形成水。每个电池都包含自己的安全阀,当电池内压力升高时,允许气体可控释放。
-
服务特点:
原装进口,保证正品
关于艾诺斯蓄电池
早在1891年就开始生产各种蓄电池,是世界上最早的电池制造商之一。经过逾百年的发展,已成为欧洲及至世界工业电池的权威。在1982年利用其专利注册的R.E.(Recombination Electrolyte)再化合技术成功生产了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这一技术的引进不仅提升了电池的性能,还增强了产品的环保特性,因为这种密封设计减少了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此外,艾诺斯的产品如NexSys®, Odyssey® 和 Genesis® 等都采用了高端技术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要。
Cell 电芯怎么样?
电池包内的小能量单元,它的电压取决于它内部的化学成分。电芯和电池是不一样的概念,只不过通常也会被混着说;通常有一次性电芯(primary)以及可充电电芯(rechargeable)。电池或者电池包Battery pack,由多个电芯cell串并联而成。Nominal voltage 额定电压以及Nominal capacity额定容量,随着电芯出厂的标称电压(V)和容量(Ah或者mAh),一般锂离子电芯的额定电压都>3V。铅酸电池的电压平台较低,一般为2V,单体大电压为2.4V。锂电池的电压平台较高,三元锂电池的单体标称电压为3.7V,磷酸铁锂电池的单体标称电压为3.2V。三元锂电池工作区间:2V-4.2V。磷酸铁锂电池工作区间:2V-3.65V
胶体(GEL)蓄电池特点?
1) 优点:胶体电池采用富液设计,深放电的恢复性能较好,较好的,电解液干涸,由于胶体的固定作用,胶体电池几乎不存在电解液分层现
象,较高环境温度下,胶体电池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富液式设计,不易产生热失控
2) 缺点:使用初期,氧复合率低,酸雾排出较多,胶体电池对电池充电较为敏感,如电池倾斜或卧放,是胶的质量不稳定时,电池内胶体可能会流出。不适合快充电和高倍率放电,低温环境下不适合薄型板设计
阴吸收式VRLA电池与胶体电池的比较:
1)使用初期无气体逸出,胶体电池在使用初期需排风装置
2)电池内阻小,大电流放电特性优于胶体电池。
3)电池的一致性和均一性好,因电解液的扩散性和均匀性优于胶体电池。
4)、胶体电池,(是管状电)使用寿命较长,不易热失控
阴吸收式(AGM)电池与胶体(GEL)电池的比较,AGM蓄电池特点?
1)自放电率小≤2%;
2)有较好的充电率;
3)机群采用紧装配,内阻较小,适合大电流放电
4)采用贫液式设计,气体复合效率较高,一般≥9.8%,无酸雾溢出
5)初始容量较高,第三次循环周期即可达到100%以上的容量
6)有较好的低温放电性能
7)与富液式电池及GEL蓄电池相比,其高温条件下使用寿命较低
8)易产生热失控及早期容量损失
锂离子电池正材料的低温特性是怎么样的?
层状结构,既拥有一维锂离子扩散通道所不可比拟的倍率性能,又拥有三维通道的结构稳定性,是早商用的锂离子电池正材料。其代表性物质有LiCoO2、Li(Co1-xNix)O2和Li(Ni,Co,Mn)O2等。谢晓华等以LiCoO2/MCMB为研究对象,测试了其低温充放电特性。结果显示,随着温度的降低,其放电平台由3.762V(0℃)下降到3.207V(–30℃);其电池总容量也由78.98mA·h(0℃)锐减到68.55mA·h(–30℃)。尖晶石结构正材料的低温特性,尖晶石结构LiMn2O4正材料,由于不含Co元素,故而具有成本低、性的优势。然而,Mn价态多变和Mn3+的Jahn-Teller效应,导致该组分存在着结构不稳定和可逆性差等问题。彭正顺等指出,不同制备方法对LiMn2O4正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影响较大,以Rct为例:高温固相法合成的LiMn2O4的Rct明显高于溶胶凝胶法合成的,且这一现象在锂离子扩散系数上也有所体现。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不同合成方法对产物结晶度和形貌影响较大。
近来,LiMnPO4引起了人们浓厚的兴趣。研究发现,LiMnPO4具有高电位(4.1V)、、价格低、比容量大(170mAh/g)等优点。然而,由于LiMnPO4比LiFePO4更低的离子电导率,故在实际中常常利用Fe部分取代Mn形成LiMn0.8Fe0.2PO4固溶体。锂离子电池负材料的低温特性相对于正材料而言,锂离子电池负材料的低温恶化现象更为严重,主要有以下3个原因:低温大倍率充放电时电池化严重,负表面金属锂大量沉积,且金属锂与电解液的反应产物一般不具有导电性;从热力学角度,电解液中含有大量 C–O、C–N 等性基团,能与负材料反应,所形成的 SEI 膜更易受低温影响;碳负在低温下嵌锂困难,存在充放电不对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