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时,在乾隆年间,有些铸钱局也曾铸造过当十型开炉大钱、试样大钱和宫钱等,如宝泉局和宝苏局就铸造过折十型开炉大钱,宝福局就铸造过背文为“福·厘”的折十型大钱,宝巩局就铸造过当十试样大钱,宝泉局和宝源局还铸造过当十型背文为“万年天子”、“万寿无疆”、“福寿康宁”、“天下太平”的宫钱,等等。只是这些大钱铸造的数量极少,没有进入市场流通,民间未能看到罢了。而乾隆镇库大钱,正是一种民间看不到、是钱局用来“镇库”的大钱。
据悉,历史久远的汉朝五株钱,北宋的古钱币,在业界享有“美”誉,但投资门槛较低,令古钱币的收藏大军近年不断壮大。虽然收藏古钱币的资金门槛要求较低,但这丝毫不影响它的升值前景。以清十帝钱为例,5年来平均升值幅度达到300%-400%,特别是发行量较少的真品官铸雍正大币,较2-3年前价升10倍。据有关拍卖资料显示,古钱币是拍卖市场的常客,拍价也不断创新高。如往年在上海举行的一场艺术品拍卖会上,一枚辽代的通行泉货,一举拍得22万元人民币;而同场出现的一枚唐代乾泉封宝则拍得15万元人民币;而战国时期的五铢钱范亦被抢至18万元人民币成交。
本公司近几年对镇库大钱市场分析估价:
“太平天国”背“圣宝”镇库----价格:2,340,000----日期:2017-02-04
“大观通宝”开炉镇库大钱一----价格:1,980,000----日期:2018-03-04
明代天启通宝大钱直径59------价格:1,530,000----日期:2018-04-28
西汉“半两”特大型钱直径------价格:2,660,000----日期:2018-03-10
明代“天启通宝”镇库大钱一----价格:1,110,000----日期:2018-02-17
镇库大钱拍卖,镇库钱质地考究,制作精美,为纪念和辟邪之用,放在库里,不作为正式参与流通。大唐镇库钱是南唐所铸,可能是历代钱币中以“镇库”为钱名之钱。不过,在历代钱币中,虽然不铸镇库二字,实际上也有镇库性质的大型钱币。
镇库钱也源于传统铸造工艺。镇库钱源于同品母钱,而大于、优于同品母钱。镇库钱是母钱的升华,也是母钱的异化。隋末唐初之前采用的是钱范铸钱法铸造,即用钱范模具铸币。“范”就是上面印有“钱样”可以反复使用的铸币模具。民国时王献唐在其《中国古代通考》中说:“隋唐以后,钱范不传,故书也鲜记载。”而对于精铸母钱、厌胜钱,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或者采用了失蜡法铸造。铸法不传,是由于质剂改变不能持久。而恐人盗铸,用毕即全部毁坏,更是主要的原因。
近几年镇库大钱市场行情价格:
宝源局光绪通宝镇库大钱一枚----价格:1,410,000----日期:2017-09-10
西汉“日千半两”特大型钱------价格:2,460,000----日期:2018-01-16
西汉“日千半两”特大型钱------价格:2,240,000----日期:2017-06-04
明代天启通宝大钱直径59------价格:2,820,000----日期:2017-08-08
太平天国圣宝镇库大钱----------价格:1,590,000----日期:2018-01-14
镇库大钱市场价值,在山西长治市炉坊巷唐代遗址中发现的“母钱”,其特征为钱体略微厚于普通钱币,文字深峻,字体秀美细长,铜质细腻发白。《唐钱铸造新技术》中说:“钱模是压固的细密沙土的土质铸模,铸钱受热后钱模随即土崩瓦解,松散成新的颗粒状型沙,可以再次使用,这种铸钱工艺就是唐中期(晋地)铸钱工匠采用的特殊无钱范的翻砂造钱新技术。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于公元1736年登上帝位后,年号乾隆,便开铸“乾隆通宝”制钱。他在位的60年里(至公元1795年),先后有宝泉、宝源及有关省共22个铸钱局浇制。制式多为,钱径一般为2.2-2.5厘米,重量为2.4-2.8克,多用青铜、黄铜制作。新疆伊犁、阿克苏、叶尔羌、喀什葛尔等局采用自产红铜浇制,被称为“新疆红钱”或“普尔钱”(维语称钱为“普尔”);面文“乾隆通宝”四字为楷书,直读,背文沿雍正满文钱式,穿左为满文“宝”,穿右为满文局名,“新疆红钱”的背文,则左为满文、右为回文。由于当时在市场上流通使用的“乾隆通宝”皆为钱,无折二、折五和折十钱,故民间有“乾隆无大钱”之说。
传世并不太少的品类,则主要因其文化品位、艺术价值定价格,如汉代王莽新朝时的“货泉”、“布泉”等钱币,用的是垂针篆;北宋仁宗时所铸的九叠篆书体“泉体通宝”,是中国早的美术字,为收藏珍品。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钱币珍罕与否,凡有币面模糊、轮廓缺损、锈蚀严重、看相较差者,尽量不要收藏。而在值得收藏的钱币中,用金、银、白铜等精制而成的宫廷钱币,铸量少,质量佳,更显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