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泛起于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时期,商周至秦汉时期普遍应用于社会的诸多领域,是一种多用途的玉器。据《周礼》记述:在吉、凶、军、兵、嘉五种礼仪运动中,以圭的使用为普遍。圭作为主要的礼玉之一,不仅用来祭礼天地神灵,象征品级制度,而且还被用于朝觐、婚聘、丈量土地、测准时间、体现重量等。
玉圭(图一)长7厘米,宽1.5厘米,和田青玉。玉圭(图二))长8厘米,宽1.8厘米,和田青玉受沁,局部呈鸡骨白色。两件形制相同,素面,上端为三角形,下部为长方体,外貌经由抛光打磨。圭泛起于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时期,商周至秦汉时期普遍应用于社会的诸多领域,是一种多用途的玉器。据《周礼》记述:在吉、凶、军、兵、嘉五种礼仪运动中,以圭的使用为普遍。圭作为主要的礼玉之一,不仅用来祭礼天地神灵,象征品级制度,而且还被用于朝觐、婚聘、丈量土地、测准时间、体现重量等。
本公司近几年对武昌王玉圭市场分析估价:
白玉圭一组六件----------------价格:1,570,000----日期:2017-02-06
玉圭--------------------------价格:2,160,000----日期:2018-01-26
商代白玉圭--------------------价格:1,990,000----日期:2018-03-09
高古玉圭----------------------价格:1,830,000----日期:2017-01-15
边景昭海青玉圭图立轴设色绢----价格:1,190,000----日期:2017-06-10
武昌王玉圭图片大全,载商代晚期,秦先祖“在西戎,保西垂”,西周中期孝王时,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分土为附庸”。“邑之秦,使复续赢氏祀,号曰秦赢”,始有“秦”之称。以后秦“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襄公于是始国”而有秦国。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先后翦灭六国,统一了天下,建设了中国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统一为期短暂,共历二世,统治15年。秦人用玉崇尚质朴、考究适用,与秦人“杂处戎狄之间”的文化泉源有关,更与秦人在扫平六合历程中兴刑名、贬儒术的政治头脑,奖励耕战、抑制旧贵族的治国战略有关。以下玉圭与玉琮这种看法化很深的器物上,较为清晰地反映出秦代玉器文化的特征。
上海古玩古玩央不久前在藏友们那征集到一款玉圭,其十分值得珍藏。玉圭,古代帝王、诸侯朝聘、祭祀、丧葬时所用的玉制礼器。此款玉圭长条形,上尖下方,也作“珪”。质地细腻较纯,光泽好,硬度好,一丝不苟的线条,凸显工匠对此件镌刻的精湛武艺,包浆浑朴,沁色自然,珍藏价值极高。
近几年武昌王玉圭市场行情价格:
清乾隆乾隆御题玉圭插屏一------价格:2,700,000----日期:2018-04-20
玉圭--------------------------价格:2,350,000----日期:2017-10-24
清乾隆白玉圭--------------价格:2,950,000----日期:2018-02-15
玉圭--------------------------价格:1,690,000----日期:2017-01-28
边景昭海青玉圭图立轴设色绢----价格:1,340,000----日期:2017-08-20
武昌王玉圭特征,玉琮(图三)边长7厘米,孔径1.1厘米。和田青玉受沁泛黄色。外貌抛光打磨。琮是外方内圆,多由圆柱体和方柱体复合而成,琮心为圆形直孔。此件器物虽呈薄片状,但应是琮式的简化。玉琮的用途许多,据《三礼》及汉儒诠释,有祭祀时用以祭地、敛尸时放在腹部、朝聘时诸侯持以敬献君夫人等。有人以为它是意会天地的一种法器,或为图腾柱,或是巫师用以相同神灵的工具。新石器时期的良渚文化有大量玉琮,且多刻有神秘的纹样。商代少少,且不刻纹样。周以后更为有数。
玉圭早见于新石器早期,它是由其时的石斧演变而来的。而真正的玉圭见于商代,有两种形式,一种平首,圭身饰双钩弦纹,另一种尖首平端,近似子女的圭。进入西周,玉圭成为朝廷祭祀的一种礼器,厥后又成为一种权力的象征。朝廷在分封诸侯时,经常赐以玉圭,作为统治地方的权杖。获得玉圭的诸侯在封地内掌握有生杀大权。
历代统治者为了显示权威,推行职责,都有明确的身份标志物,酋长用权杖,女皇戴,军事首脑佩宝剑,文职官员挂玺印,而我国古代统治者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使用玉圭。《周礼·春官·伯》纪录“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说文解字》释“瑞”:以玉为信也。所谓“瑞”,是古时用玉做成的器物,作为封官拜爵之用凭证。所谓“以等邦国”,是王以下分公、侯、伯、子、男五爵位,因爵位崎岖有别,故在君臣相见或诸侯间相访的时间,所执的玉器也各不相同,以示爵位的崎岖,故有镇圭、桓圭、信圭、躬圭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