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传国玉玺快速成交交易可靠吗

时间:2018-05-17 03:41

  2008年一枚“奥运玉玺”短短两年就从5.6万上涨至当今的25.3万,上涨5倍!而用20公斤打造的和田玉“中华至宝.九龙传国玉玺”,无论重量还是规格都,因此,收藏前景更加可观。“央视鉴宝栏目”鉴定专家在传世“中华至宝.九龙传国玉玺”的发行专案品鉴会上,一致认定此乃传世珍品!中国收藏界多位权威专家这样评价“中华至宝.九龙传国玉玺”:“如此罕见稀世至宝,其价值不可估量!”

  “传国玉玺”,又称“传古玩”、“传国宝”,为中国历代皇帝相传之印玺,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镌刻。

  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

  本公司近几年对传国玉玺市场分析估价:

  印钮∕清雍正印面雍正帝御宝----价格:2,480,000----日期:2018-01-04

  香港花旗传国金玉玺传国金玉----价格:2,050,000----日期:2018-04-23

  清乾隆乾隆帝御宝交龙钮白玉----价格:2,380,000----日期:2018-03-12

  清乾隆乾隆帝御宝交龙钮白玉----价格:1,630,000----日期:2017-03-27

  世园宝玺传国金玉玺世园宝------价格:1,670,000----日期:2018-01-07

  传国玉玺出手,然而,历代皇帝所用的御玺御宝的下落却不十分明确。秦始皇刻制的“皇帝之玺”、“皇帝信玺”、“皇帝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天子行玺”六方玉玺的去向比较明确,直到南北朝时在南朝传授,侯景之乱时传到北方(一说被藏于栖霞寺),后来隋朝统一,到了隋朝,又传到唐朝,被武则天改刻为宝,并增刻“传国宝”和“镇国宝”,形成“八宝”制度。唐朝八宝在五代十国时不知去向。宋朝皇帝根据唐朝的八宝制度自刻了一套八宝,北宋亡,八宝为金朝缴获,南宋又刻制一套。元朝灭金、南宋,御宝不知去向,一说元朝的王公大臣们将所缴获的玉质玺印改刻成扇坠、佩件,但终究不能确定哪些被改刻了,哪些遗失于战火。南宋的君臣投南海而死,南宋的御玺御宝可能也随之葬入南海,也可能为元朝所得。元朝亡,史载明朝尽获元朝宝玉,却不知怎样处理元朝的御玺御宝。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曾刻制17枚御玺御宝,建文帝增刻一枚,永乐皇帝再增刻7枚,共25宝。

  既然为万世承传,势必上起秦祖少皋白帝,下达万世子孙,并且特别要指明秦代子孙承接。所以秦玺通天、通祖和传授于子孙的作用应是秦印文的含义,所谓“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印文不合秦皇礼仪和祖纲,应判为伪作。由此可见,凡是后来有这八字印文的传国玉印和五纽玉印都不是秦印。

  近几年传国玉玺市场行情价格:

  清乾隆乾隆帝御宝交龙钮和阗----价格:2,320,000----日期:2018-01-05

  印钮∕清雍正印面雍正帝御宝----价格:1,930,000----日期:2017-03-07

  传国金玉玺--------------------价格:2,370,000----日期:2018-01-10

  清乾隆乾隆帝御宝“交龙”钮----价格:2,240,000----日期:2018-02-18

  乾隆“太上皇帝之宝”御宝交----价格:1,690,000----日期:2017-01-12

  传国玉玺图片大全,玉玺在中华玉石文化中不仅地位显赫,它也是皇室信用的象征。

  一般来说,皇帝有七方玉玺,其中的六方玉玺分别是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和天子信玺,它们都由符节令丞掌管。而一方玉玺,也是受人瞩目的,那就是传国玉玺。

  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下令镌造一枚皇帝玉玺,称之为“天子玺”,至此,历代帝王无不以皇室权威的寓意定义这枚玉玺,视之为一统天下的象征,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

  人传,“得玉玺者得天下”,小小玉玺为何拥有此等尊位呢?一般来说,改朝换代时,新任皇帝都要找出上代玉玺,暗示前朝已尽,新朝兴起。

  究其深层原因,世人之所以这么重视传国玉玺,首先是受皇权神授思想影响。据史书记载,秦始皇所做玉玺选用陕西蓝田白玉雕琢而成,正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古时封建社会讲究君权天授,秦始皇既赋予了玉玺皇权神授定义,又以一统天下的气魄建立了中国历史上个大一统王朝,再次证明了皇权归属是天命所归,让小小的玉玺平添上了浓厚的传奇色彩。

  皇帝玉玺无疑具有珍藏价值,但其近几年在市场上的显示有些异常,有炒作的嫌疑。他透露,1.61亿元的乾隆“太上皇帝”圆玺、9085万元的慎德堂宝交龙钮宝玺,买家都没有付钱,只不过是一场“纸上繁华”。“有些玉玺还反反复复地在市场上出现。"太上皇帝"圆玺2007年次在市场上出现的时候,成交价不过是4625万港元,2010年再次出现时,价格已达9586万港元,2011年第三次出现,成交价为1.61亿元人民币,四年涨了四倍。刚刚成交的乾隆御制白玉交龙钮"自强不息"宝玺2010年也在拍场出现过,当时成交价五千多万元,三年之后身价涨了一千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