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藏讯2012年9月9日上午10:00,荣宝斋(微博)(上海)首届四序拍卖名砚雅石专场在上海四序大旅馆举槌。清金农款梅花诗纹随形端砚以38万起拍,终以145万的价格落槌,加上佣金成交价为151.75万。此拍品之前估价为RMB400,000-600,000,尺寸为长27.5cm;宽23cm;高5cm。
说明:端溪籽石为材,真诚厚重,规格硕大。自然随形,局部留皮。质地坚润,色泽紫黑,匠师设计巧妙,将其琢成铁骨冰肌的梅树。砚堂平展,砚额高浮雕怒放的梅枝,底琢苍山绝壁,尚有一枝寒梅,凌寒竞发。一侧山崖诗墙刻金农咏梅七律一首,增强了视觉攻击力,组成诗、书、画完善无缺的文人画卷。
本公司近几年对清朝端砚台市场分析估价:
关红惠福如东海砚--------------估价:2,680,000----日期:2018-01-28
端石雕云龙纹随形端砚----------估价:2,820,000----日期:2017-12-12
黎铿二友砚--------------------估价:1,070,000----日期:2018-03-27
顾二娘制黄华田余甸铭端--------估价:1,040,000----日期:2017-07-08
吴昌硕铭沈石友藏牧牛端砚------估价:2,840,000----日期:2017-10-21
清朝端砚台价格,砚,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品位令人文书生们青睐,还以高昂的价值回报吸引着无数的珍藏者关注。
元明两代,民间以砚台珍藏著称的各人如项子京、董其昌等不行胜数。有清一代,藏砚之风普天皆兴。纪昀、刘墉等显赫要人,也热衷于集藏名砚,纪晓岚还编撰了《阅微草堂砚谱》。到了民国时期,民间珍藏各人也触目皆是,如沈石友将自藏之砚整理编撰出《沈氏砚林》等等。文人的加入,终使砚台集鉴赏、研究、珍藏于一身,成为精品砚的代名词,市场中的翘楚。
近几年清朝端砚台市场行情价格:
黎铿二友砚--------------------估价:2,520,000----日期:2017-07-25
清乾隆·御铭仿宋欹器端砚------估价:2,900,000----日期:2018-04-04
吴昌硕铭、沈石友藏石钟形端----估价:2,950,000----日期:2017-01-17
黎铿二友砚--------------------估价:2,960,000----日期:2017-03-09
吴昌硕铭、沈石友藏石钟形端----估价:1,860,000----日期:2017-11-12
清朝端砚台好坏分辨,现实上,在中国古代,砚的职位远远高于其他许多门类的艺术品。除了文人喜欢之外,与皇家、官家的痛爱不无关系。砚台非是寻常家用摆件或生涯适用器皿,而是直接为上层修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致宗教等方面服务的主要工具。南唐后主李煜就痴迷砚台,“所用澄心堂纸、李廷圭墨、龙尾石砚,三者为天下之冠。
”(宋李之彦《砚谱》)李煜在位时代,中国历史上次设置了“砚务官”,“命以九品之服,月有俸廪之给”。到了宋代,更是“文人天子”辈出,宋仁宗、宋徽宗等留下了许多与砚有关的故事,宋高宗还亲自加入对砚台石品的讨论(《翰墨志》)。文治武功的乾隆天子对砚台更是情有独钟,亲自主持编撰了《西清砚谱》。松花砚也因康熙、雍正、乾隆的浏览,被康熙封为御砚,一直宫廷使用,从而名扬四海。帝王们对砚台的青睐,往往为追求完善而不计工本,无论材质照旧工艺都可以举天下之力,因此,今天的市场上,宫廷砚往往与天价相连。
中国今世砚石的生长,面临的一个相同难题是质料的匮乏。若是砚台生长遭遇无米之炊,失去物质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无法传承下去。
歙砚与端砚、洮砚和澄泥砚并列为天下四台甫砚,其中尤以江西婺源的龙尾石为上品。现在,婺源的老坑矿所产石料险些绝迹,新坑矿甚至歙县周围地域所产的砚石料也将面临枯竭之境,守旧预计,歙砚多只能开采10年左右;而位居四台甫砚之首的端砚,业已进入“纯库存加工”时代。早在2000年,广东省领土资源厅便把端石列入“掩护性有数矿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