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乾隆时间玉瓶收购哪里权威

时间:2018-05-14 10:50

  一种观点认为,此番行情的调升不是涨价,而是对玉器价格严重低估的一次补涨,应该说“价格调整是市场发展的必然”。回看20世纪早期,收藏者比较看重青铜器、古代书画、宋元明瓷器,在2000年以前,国际拍卖市场上是中国瓷器独大。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中国市场,以中国书画和明清瓷器为主。2006年以后,在苏富比、佳士得推动下,收藏者注意到同一时期、相同层次各类工艺品之间的价差,佛教艺术品、雕、掐丝珐琅等工艺品的价格暴涨,就是“比价效应”的直接影响。

  中国自古就有“爱玉、藏玉、佩玉”“君子比德于玉”等等对玉器的审美观念,早期社会中玉被统治者看作统治国家的重要神物和祭祀礼器,上至帝王、王公大臣、文人士大夫阶层,下到黎民百姓,无不对玉顶礼膜拜。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平定新疆准葛尔和回部后,清廷逐渐控制了新疆和田玉料的开采权,大量玉料进入内地,玉器制品的产量急剧增加。乾隆帝对玉情有独钟,促进了玉器加工业的兴盛,上海、扬州、苏州等地由此成为了玉器主要生产基地,这种盛况延续至嘉庆一朝。玉器研究专家普遍认为,这一时期的玉器生产达到了顶峰,制作的玉器数量之大、工艺之精超过历朝历代。民间藏玉佩玉随之发展到了新的高潮。但是拍卖市场上,2006年前成交价格的一件清乾隆和田白玉活环双龙耳万寿纹碗也仅1932.775万港币。较之瓷器动辄数千万元甚至过亿元,价差巨大。香港佳士得2006年秋拍“瑰玉清雕”专拍的成功,才将玉器价格调高。即便如此,与瓷器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这种调整趋势仍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

  本公司近几年对乾隆时间玉瓶市场分析估价:

  清乾隆白玉瓶------------------估价:1,840,000----日期:2018-02-15

  清乾隆白玉瓶尊四件------------估价:1,250,000----日期:2017-07-03

  “痕都斯坦”西蕃莲纹黄玉瓶----估价:2,110,000----日期:2018-03-08

  清乾隆痕都斯坦白玉双耳活------估价:1,310,000----日期:2017-10-19

  英雄玉瓶----------------------估价:1,490,000----日期:2017-10-25

  乾隆时间玉瓶价格及图片,在前日率先开始的“中国古代书画”及“中国近现代画”秋拍中,崔如琢的《盛世荷风》夺中国近现代画拍卖之冠,1.238亿港元的成交价远超其拍前估价,同时打破了该艺术家作品的世界拍卖纪录。

  昨日上午9时许,香港会展中心三楼大会堂,身穿深色西服的安保人员四处巡逻,而搭乘扶梯进场的参与竞拍者,多为西装革履的中国籍人士,其中不少是说普通话者。

  采访拍卖会的感受即是,富人手中的钱,只不过是一堆数字而已,每一次举手,即意味着数十万元。而记者在入场拍摄前,必须与佳士得签署一份协议,照片不得出现竞拍者的正面肖像。

  乾隆御制玉瓶拍出3300万港元

  昨日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的拍卖会中,一款乾隆御制白玉瓶,以3300万港元成交。另一款同为乾隆年制的青花釉里红折枝花果纹梅瓶,更是拍出了4600万港元的高价。

  近几年乾隆时间玉瓶市场行情价格:

  乾隆碧玉瓶--------------------估价:2,590,000----日期:2017-06-16

  英雄玉瓶----------------------估价:2,820,000----日期:2018-01-11

  乾隆碧玉瓶--------------------估价:1,360,000----日期:2017-08-27

  “痕都斯坦”西蕃莲纹黄玉瓶----估价:2,500,000----日期:2018-01-20

  “痕都斯坦”西蕃莲纹黄玉瓶----估价:2,630,000----日期:2017-01-24

  乾隆时间玉瓶特征,清宫档案将一些用于陈设的玉器称为玉陈设。考古资料显示,陈设玉迟出现在殷商时期,1976年考古专家郑振香、陈志达二位先生主持发掘的小屯遗址妇好墓,了相当数量的玉器,其中就有玉簋等纯艺术性的陈设玉。通常所说的陈设用玉,包括山子、插屏、如意、簋、鼎、尊、觚、瓶、花插及圆雕的人物、动物、花卉等。其实,很多陈设玉初是作为日常用品。据故宫博物院玉器专家研究,不同的玉器,陈设的地点和方式各异,大型器主要用于室内陈设,小型器则放置于多宝格或案头。本文将山子、(人物、动物、植物)摆件、插屏和玉瓶归类于陈设玉,计41件,是乾隆玉前百名中数量多的一类。

  拍场上的陈设玉中玉瓶多,1994年至2005年,中国市场就出现过约700余件玉瓶,以清代玉瓶为主,成交价的又有90%以上出自乾隆朝。笔者统计,历年约有18件乾隆玉瓶成交价超过200万元,其中,白玉瓶14件、黄玉3件、碧玉1件。清代玉瓶数量多,大者50厘米以上,常见瓶、扁瓶、宝月瓶、玉壶春瓶、梅瓶、葫芦瓶、棒槌瓶、仿琮式瓶、几何型瓶等造型,瓶身常见光素及雕刻纹饰者,纹饰内容多为花卉、花果、山水、人物、动物及图案。2007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一件清乾隆白玉鹤鹿同春双耳活环瓶以1132万港币成为贵的玉瓶。玉瓶是拍场上受关注,涨幅较大的玉器,如去年香港苏富比约1063.15万港币成交的清乾隆黄玉巧色雕双鱼螭龙“鱼龙变化”图瓶,2003年6月11日在伦敦宝龙拍卖会估价4万至6万英镑,以20.335万英镑成交。4年时间,涨幅3倍以上。内地市场成交价的玉瓶是上海翰海2004年春拍成交的黄玉出戟螭龙瓶,48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