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青花胎体厚重,釉面肥润呈现青白色,有缩釉和小棕眼,器物口部往往刷一层酱釉,底处理不是很细腻,有粘砂,不光滑现象,器物底内常见放射状的痕,许多大盘及琢器的底出现台阶的形状,俗称“二层台”。双圈也在这一时期大量流行,尤以大盘居多,里圈都较外圈矮,两圈间无釉。中期青花胎体洁白坚硬,很少有杂质,胎体薄厚适中,注重修胎,釉面有粉白和浆白两种,粉白釉面硬度高,浆白釉面略疏松,偶有小开片,还有一种亮白釉。底露胎处光滑细致,多呈泥鳅背状,少见炎石红,瓷器的质量明显提高胎釉结合紧密,器内外壁及底釉色基本一致,当时还出现用精细淘洗的浆泥制成的瓷胎,俗称“浆胎”胎体偏轻。晚期青花呈青白釉,亮青釉居多,胎体比中期要轻,底普遍平切,切削整齐。
中国早的珐琅彩器早为明代景泰年间烧成的铜胎珐琅器,即“景泰蓝”。珐琅彩瓷早出现在清康熙时期,盛行于清康、雍、乾三代。珐琅彩瓷,即用珐琅质彩料描绘装饰的瓷器。其制作工序有别于其他瓷器,先由景德镇御窑厂制作优质素胎,送至皇宫,再由宫廷画师绘画,后由清宫造办处的珐琅作坊进行二次烧制。这种一器需经两地制造的瓷器,是陶瓷史上的空前创举。珐琅彩瓷由于每件珐琅器都单独绘画,其大都为单件作品,没有相同的两件珐琅彩;存世量更少,由于制作难度大,成本昂贵,花费时间长等原因。再加上其高贵的身份,其成为瓷器中精华,为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画珐琅艺术的中西合璧之作,也为此成为拍卖场上的宠儿。
上海宣宁艺术品有限公司近几年对康熙瓷器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清康熙青花龙纹瓶--------------价格:RMB3,810,000----日期:2016-03-15
清康熙外胭脂红釉内粉彩果实----价格:RMB1,730,000----日期:2017-04-17
胭脂红釉马蹄杯一对------------价格:RMB3,410,000----日期:2016-01-25
康熙外胭脂红釉内粉彩果实纹----价格:RMB1,220,000----日期:2016-01-25
近几年康熙瓷器市场成交的价格:
胭脂红釉马蹄杯一对------------价格:RMB3,250,000----日期:2017-01-10
清康熙青花龙纹瓶--------------价格:RMB3,260,000----日期:2016-11-24
清康熙青花釉里红团花锯齿纹----价格:RMB2,940,000----日期:2016-06-11
清康熙·墨地三彩绣球花卉太----价格:RMB1,380,000----日期:2016-01-23
清康熙青花釉里红团花锯齿纹----价格:RMB3,370,000----日期:2016-11-14
记者9日从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拍卖行获悉,香港2013春拍上一件清康熙御制胭脂红地珐琅彩莲花图碗经11口叫价以7400万港元成交,约合950万美元,刷新清康熙瓷器拍卖纪录。这件瓷碗原为知名鉴藏家及古董商张宗宪旧藏,1983年购于香港苏富比十周年拍卖,时以52.8万港元成交;其后在1999年释出市场,以1200万港元由张氏胞妹、收藏家张永珍竞得...香港苏富比刷新清康熙瓷器拍卖纪录至7400万港元
因为搪瓷彩瓷的出产成本极端贵重,在古时的出产数量不多,存世量很少等因素。从99艺术网中所供给的图录图片中可以看到,本次HK苏富比春拍的这件搪瓷彩碗内为素白釉,碗外为红色釉,饰荷叶莲斑纹。而广东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的一件相同有一件康熙御制的搪瓷彩碗,其底书“康熙御制”四方图书印章款,为康熙搪瓷彩代表作。
珐琅彩瓷器是我国彩绘瓷器中闻名的种类,是我国制瓷技术发展到清代康熙、雍正、乾隆高峰期间的产物。因为其烧造数量少并且当时仅供皇帝秘玩,故显得反常宝贵,又被称为官窑中的“官窑”。珐琅彩瓷器所用白瓷胎由景德镇御窑厂提供。彩绘和烘烧,则大多是在北京宫殿造办处的搪瓷作坊内完结,受皇室亲身监控及严谨审查,而通常粉彩瓷器从制胎、彩绘,到烘烧都是在景德镇御窑厂完结的,两者之间的差别也显示出珐琅彩瓷器的珍罕的地方。
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不完全统计,2010年粉彩瓷上拍量、成交量和成交额迅速扩张,分别为4482件、3036件与13.48亿元。成交总额创历史高纪录,比2009年粉彩瓷总成交额增加了9.42亿元人民币。高价拍品方面,截止2010年12月31日,千万级以上的拍品共有件,除了“清乾隆粉彩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在亿元以上,其他拍品均在亿元以下。5000万至1亿元价格区间的作品数量共有4件,“清乾隆粉红地「锦上添花」粉彩通景「山水庭廓」图双耳撇口瓶(一对)”2010年10月7日在香港苏富比秋拍以8661.91万元人民币成交;1000万元—5000万元区间的作品,共有48件,其中,“清乾隆御制粉红地粉彩轧道蝴蝶瓶”成交价为4690.4万元人民币。另外,500万—1000万元的作品,共有80件,100万-500万的作品,有37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