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佛教圣地旅游市场的放开和一些以佛教题材为主的艺术品流入市场,无形之中刺激了人们对佛教艺术品收藏的兴趣和热情,而佛像拍卖也对佛教艺术品市场升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后是注意铭文和题记。铭文与题记是造像本身提供给我们的文字鉴定内容。一般说佛像上的题记从佛像一出现就有了。明代有“大明永乐年施”和“大明宣德年施”款,清代则为“大清乾隆年制”款,这两个朝代只有这3个款识较多,其他年号一般不刻款。
上海宣宁艺术品有限公司近几年对清代铜佛像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关公--------------------------价格:RMB3,660,000----日期:2016-04-12
铜鎏金四臂观音像--------------价格:RMB2,880,000----日期:2017-02-03
清代观音立像------------------价格:RMB1,150,000----日期:2017-02-11
关公--------------------------价格:RMB3,420,000----日期:2016-01-28
近几年清代铜佛像市场成交的价格:
铜鎏金四臂观音像--------------价格:RMB3,510,000----日期:2016-03-17
铜鎏金四臂观音像--------------价格:RMB1,290,000----日期:2016-01-07
铜鎏金宗喀巴坐像--------------价格:RMB1,510,000----日期:2017-04-25
再有就是不同地区或受不同地区影响而生产的佛像,用铜和用料也不相同。如藏佛教造像,内地宫廷的造像注重整体鎏金上光,藏地的佛像则注重远视效果,喜欢镶嵌各种矿物,包括绿松石、青金石等,有的只在脸部鎏金或贴金。而同为藏地造像,受克什米尔风格影响的造像,多以黄铜铸造,澄黄亮丽,他处少见。同时,眼与白毫常以白银镶嵌,唇部和衣纹喜欢用红铜镶嵌,使整体造像显得非常华丽。而受尼泊尔风格影响的造像,则多用红铜铸造,鎏金并镶嵌宝石。
近年来,中国古代佛像投资市场行情一路看好,升值空间较大,特别是高质量的明清金铜佛像,尤其值得收藏投资。而相比投资价值,其文化和艺术价值更甚。佛像是造像数量多的一类。包括释迦牟尼佛、强巴佛、无量寿佛等等。菩萨造像在佛教造像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例如观音、文殊、普贤、地藏菩萨,他们的造像显得亲切、庄严,表现了慈祥、优美、宁静的审美情调。
据了解,从20世纪80年代起,佛教艺术品就成为海外藏家角逐的新亮点,受到藏家的追捧。内地的佛教艺术品拍卖市场发展相对缓慢,2005年秋拍北京翰海推出的2.05米“明代·铜师佛坐像”才以1100万元突破千万大关。
2008年因金融危机中国艺术品市场进入盘整期,但内地佛像拍卖市场却逆势上扬。北京翰海春、秋季拍卖相继推出“拈花微笑”、“善乐之邦”和“大势至汉传”三大金铜佛像专场,总成交额超过1.33亿元,过百万元拍品30余件。
2010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持续回暖,北京翰海首次推出私人珍藏佛像专场“见性—陈国恩珍藏重要明代佛像”,与“水月禅心”“行愿之缘”“清皇气度”三大专场共斩获2.42亿元。其中“19世纪尼泊尔·摩耶夫人”造像以1120万元问鼎春拍。
周毛弟谈到:“这些拍品的高价成交只是个案并不具有普遍性,佛像少,进入流通领域的更少,那些品相好的传世佛像被藏家收藏之后就很难再进入流通领域了,而国内拍卖市场大多都是将佛像作为古董杂项拍卖。佛教造像艺术是一门集宗教、历史、艺术及工艺的艺术,体现着深厚的宗教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随着国内藏家收藏水平和境界的不断提高,以及对佛像艺术认知的逐渐回归,佛像收藏未来的市场潜力也会越来越大,因为佛像除了收藏,还往往寄托着藏家美好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