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沿及器颈各饰对称回首凤纹一周,凤首上逶曲的羽冠长垂至地,尾部作上下卷曲状,凤纹线条粗犷,腹部用蝉纹作为带纹,纵横交错,交汇点为一突起的菱形纹,将腹部纹饰分成四区,各区内均无纹饰。”此壶珍贵之处在于:器、盖共铸有铭文24字之多,器上铸有4行,盖上铸6行:“周宜作公己尊壶,其用享于宗,其孙孙子子万年永宝用。”此壶与现台北故宫博物所藏的西周周宜壶原为1对,同是清宫旧藏,“器形铭文均同”,此件由清宫流出后,曾经丁彦臣、刘体智收藏。丁彦臣(1829-1873)是浙江归安人,精鉴赏,著有《梅花草庵藏器目》传世。
在中国文物中,有一种出现早、使用多、威力强、持续久的器物,这就是兵器。它始终伴随着中国的历史,并且与每一时代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密切相关。中国兵器的历史应当追溯到跑今5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当时他们已经使用带刃的石器。到了新石器时代,出现了石刀、石枪、石矛、石戈、石镞等兵器。
上海宣宁艺术品有限公司近几年对青铜戈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青铜戈------------------------价格:RMB3,770,000----日期:2016-07-26
战国青铜戈兵器----------------价格:RMB3,280,000----日期:2016-06-27
战国青铜戈--------------------价格:RMB2,690,000----日期:2016-10-17
民国青铜戈拓片----------------价格:RMB2,170,000----日期:2016-06-11
民国青铜戈拓片----------------价格:RMB1,570,000----日期:2017-02-19
近几年青铜戈市场成交的价格:
青铜戈------------------------价格:RMB3,670,000----日期:2017-01-05
青铜戈------------------------价格:RMB3,490,000----日期:2016-04-02
嵌绿松石青铜戈----------------价格:RMB1,980,000----日期:2016-12-25
青铜戈------------------------价格:RMB3,380,000----日期:2017-05-26
民国青铜戈拓片----------------价格:RMB2,260,000----日期:2017-02-09
近日,古玩艺术品交易2015秋拍“见微知著——奉文堂吉金”专场在香港收槌,本场共推出含青铜器、金银器在内的85件奉文堂旧藏,总成交额达到3717万港元,成交率达到78%。其中,汉代青铜烙银瑞兽纹杯以80万港元起拍,经过几十回合激烈争夺,终以530万港元落槌,加佣金成交价达到624.5万港元,超低估价8倍之多,成为本场成交价高的拍品。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件汉代青铜烙银瑞兽纹杯成交后,上海藏家刘益谦称:“我的青铜器收藏作,香港嘉德拍卖530万港元落槌。”
一开年,古玩艺术品交易征集到的西周周宜壶1月5日就在上海拍到了2640万元的高价,市场一片哗然!此壶高58厘米,重达16公斤,椭圆形的壶体硕大优美,“长颈,鼓腹下垂,下置圈外撇。颈两侧设龙首环耳。
奴隶社会可以说是进入了真正的兵器时代。由于阶级对立关系的出现,加之青铜业较为发达,青铜兵器也就应运而生。这一时期有青铜戈、刀、戟、矛、铖、剑等多种兵器。目前发现的这些青铜兵器,大多是西周时期的。春秋战国时,由于冶铁业的不断发展,铁质兵器开始出现。
刘体智(1880-1963)则是安徽庐江人,民国时期曾但任过上海实业银行行长,痴迷甲骨、铜器收藏,有《善斋彝器图录》、《善斋吉金录》、《清代纪事年表》等著作。成书于乾隆年间的金石名著《西清古鉴》早录入此壶,后来阮元的《积古斋钟鼎彝器》、孙诒让《古籀拾遗》、刘承乾《希古楼金石萃编》、刘体智《小校经阁金文拓本》以及罗振玉的《三代吉金文存》以及《金文总集》、《商周金文集成》等均著录过此壶。上三代青铜器一直是历代宫廷收藏的国之重宝,民间私人收藏罕见。此壶原藏清宫,若非历史的原因导致其流落民间,收藏者根本没有收藏的机缘。
“青铜戈”是中国青铜时代主要的常用格斗兵器,横刃,青铜制成,装有长柄,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长柄,是车兵作战用的一种常用的、重要的格斗兵器,在古代战争中能够大范围内挥击,能勾能啄、可推可掠,具有极强的杀伤性,尤为适宜于在战车上进攻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