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徐汉唐紫砂壶如何快速卖掉

时间:2018-02-03 04:02

  “紫砂艺人长江后浪推前浪,这是幸事。但是,年轻艺人中,却有着不同的价值观,有人属于炒作派,受名利驱动,急功近利。做壶才几年,却把自己吹成大师、陶艺家。还有一种属于实干派,他们心态平和,学艺严谨,技术不断提高,今后将挑起中国紫砂业的大梁,这是我想看到的。”徐汉棠说。

  徐汉棠能够拜壶艺泰斗顾景舟为师,在紫砂工艺领域占一席之地,并非偶然,他出身于有名的紫砂世家。

  江苏省宜兴市蜀山镇,有“中国陶都”之称。徐汉棠就出生在这里,祖父徐锦森从道光年间开始制作紫砂,开设有“福康号”,产品远销南洋和东洋。

  1952年,徐汉棠20岁,而顾景舟已经是赫赫有名的壶艺大师了。当年,徐汉棠欲拜顾景舟为师时,顾老出了个考题,让他制作一副紫砂壶专用工具“矩车”,如果达到要求,才答应收他为徒。当年的“毛头小子”徐汉棠根本找不到合适的材料,但他硬是凭着几件简陋的刀、凿,精心琢磨完成了考核,得到了顾老的认可。

  徐汉棠的外曾祖父邵云甫则是紫砂一代宗匠邵大亨的后裔。四个舅父皆为紫砂高手。其中,小舅邵全章水准极高,与顾景舟切磋甚密。这也是为什么徐汉棠能拜顾景舟为师的原因之一。

  徐汉棠清楚地记得:“1952年3月,我成为顾景舟的位入室弟子。”他与顾景舟结下了三十年的师徒之缘,在技艺上得其真传,悟其奥秘。

  徐汉棠一生经历了社会政局的几次重大变革对紫砂行业的影响,“从民国时期家族的经营开始,繁荣与动荡波折起伏,特别是解放初,迫于生活,许多手艺极高的艺人改行。”他感叹道,“今天,紫砂被许多藏家所追捧,可以说是难得的盛世,整个紫砂行业遇到了历史上繁荣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