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看真迹心有底。书画作品的真伪判断,归根到底是对真伪进行比较,寻找二者差异的过程。欲辨伪必先识真,很难想象,一个从未目睹真迹的藏家,会对作品的真伪做出准确无误的判断。其二,广翻图录熟为佳。现代出版印刷业非常发达,不少古代书画名家的图录资料十分详尽。
明代是中国书画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绘画与书法,是在沿着宋元传统的基础上继续演变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渐稳定、文化艺术的发达,出现了一些以地区为中心的名家与流派。总的趋势初期元四家的影响犹存,前期以仿宋院体',为主;中期以后,以吴门各家为代表,回到继承元代水墨画法的文人画派,占据画坛主流。整个明朝一代书画艺术的演变发展,大致可分为前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但也不能截然分开,而是相互交替衔接的。
上海宣宁艺术品有限公司近几年对赵左字画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赵左江南春图手卷设色----------价格:RMB2,790,000----日期:2016-12-16
赵左山居图立轴水墨纸本--------价格:RMB3,630,000----日期:2017-11-13
赵左仿王维雪蕉图立轴设色绢----价格:RMB1,250,000----日期:2016-04-23
赵左仿王维雪蕉图立轴----------价格:RMB1,340,000----日期:2017-02-21
近几年赵左字画市场成交的价格:
赵左溪山无尽图手卷设色纸本----价格:RMB2,650,000----日期:2017-11-04
赵左1619年作山水手卷设----价格:RMB2,150,000----日期:2017-10-24
赵左山水册页十二开------------价格:RMB2,170,000----日期:2017-03-21
赵左仿王维雪蕉图立轴设色绢----价格:RMB3,480,000----日期:2016-09-14
赵左山居图立轴水墨纸----------价格:RMB3,480,000----日期:2017-03-21
赵左与董氏是翰墨挚友,并有着长期的书画交往,是董氏绘画重要的代笔人之一。对此,清朱彝尊(1629-1709年)在《论画绝句十二首》中指出“隐君赵左僧珂雪,每替香光应接忙。泾渭淄渑终有别,漫因题字概收藏。”又朱氏自注云:“董文敏疲于应酬,每倩赵文度及雪公代笔,亲为书款。”同时,清姜绍书(生卒年不详)在《无声诗史》中亦有云:“与董思白为翰墨友,流传董迹,颇有出文度手者。”可见,赵左为董氏代笔在当时已是公开的秘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赵左在绘画上的功力确是不凡。
赵左,为诸生时,诗文即出众,曾赴北京,以一首秋草诗一鸣惊人,人呼为“赵秋草”。后得顾正谊赏识,让他与宋懋晋向好友宋旭学画,此后画名渐显。山水师法董源,兼学黄公望、倪瓒。画云山以己意出之,有似米(芾)非米之妙。善用干笔焦墨而又长于烘染,后受董其昌的画风影响,形成笔墨灵秀、设色雅致的风格。他与弟子沈士充、朱轩、叶有年、陈廉、李肇亨等构成的艺术群体,被人们称为“苏松派”。论画主张要得所画物象之势,应取势布景交错而不繁乱。
“苏松派”和“云间派”都源于宋旭,赵左和宋懋晋同师宋旭,沈土充师宋懋晋,兼师赵左。这些画家除宋旭外都是松江府人,在绘画风格上互有影响,故总称“松江派”。当时,在苏州一带活跃着的“吴派”画家们,一直追随着文徵明晚年用笔干枯、构图垒叠的风格,越来越缺乏创意,渐渐走上因循模仿的死路。而“松江派”的画家们摒弃了晚期吴派的积弊,另辟蹊径,绘画时利用大量水分,造成烟雾弥漫的气氛,同时强调笔墨趣味,力追元人空灵潇洒的风韵,创出一种笔墨秀雅、烟云生动的特殊风格。
很多图录不仅收录了古代书画名家的代表作,甚至连一些珍藏在国外博物馆中的作品也收录在内,对藏家进行研究与了解颇有帮助。个人风貌要牢记。一位书画家能在历史长河中占据一席之地,必具有的功力与独特的风貌。远者如王羲之之俊逸神妙,妍美秀丽;吴道子之吴带当风,婀娜多姿;怀素之连绵环绕,一泻千里;范宽之千岩万壑,山势凸奇,皆为书画史之千古巨擘。
因一生穷困,曾为董其昌代笔。所著《大愚庵遗集》已失传,散落的诗文由其子搜辑成一集存世。传世作品有万历三十九年(1611)作《秋山幽居图》扇面(藏上海博物馆)、万历四十年(1612)作《溪山无尽图》卷)收录于《中国绘画史图录》下册)、万历四十四年(1616)的《长江叠翠图》卷(藏中国美术馆)等。另有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富春大岭图》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寒江草阁图》轴及上海博物馆藏《仿大痴秋山无尽图》卷、《山水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