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大中祥符年间正式名为龙虎山上清宫。方从义师从永嘉人金月岩修道家之学。金月岩去世后,他离开龙虎山上清宫游历全国各地,往来于大江南北,宣宁三年(1343)曾至大都(今北京),结交了不少文人、画家和达官贵人,名臣危素称他为“方外之交”,画家张彦辅曾为之绘《圣井山图》相赠,在当时很有名气,不喜谈论时事,不久即思南归。
方从义(生卒年不详),字无隅,号方壶,别号石芒道人,鬼谷山人、金门羽客。他是贵溪人,元代著名画家,而且工诗文,善书法,能写古隶章草等体,山水画名重当时。
上海宣宁艺术品有限公司近几年对方从义字画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方从义1359年作云山图立----价格:RMB3,220,000----日期:2017-10-21
方从义淡山小艇图立轴纸本------价格:RMB3,570,000----日期:2017-05-19
方从义秋林草堂图手卷水墨纸----价格:RMB1,310,000----日期:2016-05-19
方从义淡山小艇图立轴纸本------价格:RMB2,810,000----日期:2016-12-19
方从义淡山小艇图立轴纸本------价格:RMB1,570,000----日期:2017-04-24
近几年方从义字画市场成交的价格:
方从义杜牧诗意----------------价格:RMB1,930,000----日期:2016-06-08
方从义1359年作云山图立----价格:RMB1,620,000----日期:2016-04-02
方从义列仙图卷设色纸本--------价格:RMB3,310,000----日期:2016-04-21
方从义洪武丁巳1377年------价格:RMB2,550,000----日期:2016-07-03
方从义1359年作云山图立----价格:RMB3,450,000----日期:2017-11-25
又如《高高亭图》,画中的丛树草亭、山道溪涧,叫人一看便知是江南的山水景色,让人产生一种亲切感,仿佛置身其中。方从义推崇董源、巨然、二米的山水画,但他不以临摹董、巨、二米的作品为满,而是走进自然,感受自然,画自己熟悉而热爱的美景。正因为如此,后人评价方从义的作品师造化,法自然,在当时复古之风的笼罩下是凤毛麟角,不可多得。
方从义生活在元代,蒙古统治者对汉人实行野蛮的暴力手段,把大批的良田废为牧场,汉族人不准收藏,禁止和练武,汉人的地位摆在第三位。在元王朝统治的90年中,有78年不进行科举,大批汉族文化人失去了进身之途,有的闭门隐居,有的遁迹山林,有的加入释道。方从义就是加入释道的其中一个。
我们虽然难以看到画家的作品,但现在在天师府的一口重9999斤的大铜钟上,还能看到方从义用古隶写的《大上清宫钟铭有序》,古朴厚重、奇纵恣肆。字如其人,体现出方从义鲜明的个性。此钟铸造于元朝宣宁十一年四月,为我们了解画家的行踪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依据。
这幅画用墨随便豪爽,不拘泥常法。所作大笔水墨云山苍润浑厚,富于变化。方从义的水墨云山,师法董源、巨然及二米,发挥了自己的特长,自成一体。他大笔水墨点染和山石的长线条皴法,亦从董、巨画法中变化而来,用笔潇洒豪放,墨气淋漓浓重至不漶漫,风格雄壮、洒脱。
高士奇能书善画,尤精小楷,甚精考证、鉴赏,收藏各种名迹甚丰。康熙三十年(1691)高士奇46岁时还为《云林钟秀》撰写题跋,以赞颂该图之画艺及美景。乾隆年间收入宫廷,因为图卷上已有“三稀堂精鉴玺”及著录于“石渠宝笈”等印鑑。还有嘉庆皇帝及宣统皇帝的鉴赏及御览之宝,所以,从乾隆直到清末一直藏于宫廷,很可能于清末由溥仪携带出宫,流入于民间,由张伯驹父子收藏,张伯驹擅长诗词,能书画,父子均好收藏古书画。方从义这幅精品,现归中贸圣佳,甚为庆幸,实为难得一见之神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