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青铜乐器哪里有交易平台

时间:2018-01-16 05:22

  古青铜器价格明显偏低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参与者众而内行少。因为历史久远,文字记载流传较少,古铭文和纹饰难识,懂得欣赏和鉴定青铜器的人也比较少。而一些收藏家不太喜欢墓里的常作为冥器使用的青铜器也是影响收藏的原因。

  古青铜器价格明显偏低的另外一个原因与青铜造假无处不在有关。由于懂的人少,又难以鉴定,仿造青铜之风盛行,出现了市场上假货比真品多的现象。青铜器造假早已发展成了一个产业,在河南有专门造假的“青铜村”,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的许多青铜器都来源于这里。据了解,仿制一个大件青铜器大约只需3000元,买家拿货也就5000元左右,但是他再转手,可能就是几万甚至几十万元。

  然而,随着艺术品市场的火爆,青铜器也出现价格逐渐走高的情况。以往在内地成交的青铜器多为中低档器型,近大量海外回流的古玩器型开始抢占市场。尽管青铜器开始表现向好,但行情远远没有开启,目前仍处于低估值阶段。当现当代艺术品、工艺品的价格都逐渐高企之后,许多有识之士把收藏目光转向了更有历史、考古、文化、艺术意义的古代青铜器。

  上海宣宁艺术品有限公司近几年对青铜乐器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青铜角带盖--------------------价格:RMB3,710,000----日期:2017-05-16

  约1810至1830年制法----价格:RMB3,670,000----日期:2016-08-14

  约1780至1810年制法----价格:RMB3,930,000----日期:2017-10-24

  约1760年至1780年制----价格:RMB1,120,000----日期:2017-09-22

  约1780至1810年制法----价格:RMB1,340,000----日期:2017-05-06

  近几年青铜乐器市场成交的价格:

  约1820年制法国帝国风格----价格:RMB3,260,000----日期:2017-07-03

  约1810至1830年制法----价格:RMB1,750,000----日期:2017-07-11

  19世纪初制帝政风格铜鎏金----价格:RMB3,250,000----日期:2017-12-23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制法----价格:RMB3,920,000----日期:2017-04-06

  青铜鬲------------------------价格:RMB3,410,000----日期:2016-08-04

  清代是金石学的鼎盛时期,学人士子、官宦商贾争相搜购,使钱币、碑贴、三代彝器等青铜器,成为市场上的热门藏品。从清朝末期到民国时期,涌现出不少青铜器收藏大家。

  提起青铜器的收藏大家,必越不过“南潘北陈”——潘祖荫和陈介祺。精通金石之学的潘祖荫以“攀古楼”的铜器收藏闻名于世。潘氏所收藏的青铜器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在当时都无人匹敌。根据文献记载,潘祖荫所藏青铜器数量多达六百余件,钟鼎彝器之类数量颇巨,其中不乏盂鼎、克鼎、四齐镈、史颂鼎、匽侯鼎和钟等稀世文物,潘祖荫是当之无愧的清末收藏吉金“家”。当时著名的三件西周青铜重器为大盂鼎、大克鼎和毛公鼎,其中前两件就为潘祖荫收藏,故曾刻有“天下三宝有其两”印章一枚。因其丰富的私藏,潘祖荫还留下了一部金石著作目录《攀古楼彝器款识》。

  值得一提的是,业界较多意见认为,古玩青铜器多数集中于欧美,国内市场上的青铜器藏品以中低档居多,但也有一部分专家表示,目前古玩青铜器开始向内地市场进击,并逐步形成一定规模的市场。方华锋介绍,“随着青铜器价值逐步被挖掘,其交易量将会越来越大,市面上流通的精品也势必将减少。资源少,而需求量大,这种供不应求的关系必然会形成一个巨大的买方市场,所以青铜器未来价格也将会随着出现涨幅。”

  青铜是金属冶炼史上早的合金,颜色有金黄,肉红,银白,黑灰色等不同色泽,于其合金不同的金属成分而有所变化,纯铜加入锡,铅的合金,今人称之为‘青铜’是以为这种合金经几千年化学反应,其表面出现一层青绿色锈,古人称之为‘金',比较珍贵,好多文献资料中称“赐金”或者“受金”多少,其实就指青铜

  据传,该“皿方罍”为1922年于湖南省桃源县漆家河,原器盖现藏湖南省博物馆,器盖与待拍卖的无盖器身原来是一套,后来阴差阳错分了家。这件“皿方罍”曾于2001年在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以924.6万美元拍卖成交。

  青铜器工艺是中国所独有的,因而在漫长的历史流传中,不少器物成为的藏品。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高古青铜器的价格在持续走高,但仍然没有其他中国古代文物增值明显,甚至没有明清御制铜器的价格涨幅惊人。其原因也许主要在于国内对于上古文物禁止拍卖的规定。受制于这一规定,青铜器除了少量在拍场成交,大量中低档青铜器都是私下交易,古青铜器价格明显偏低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存世量大而成交少。

  编钟为成组的青铜乐器。该组编钟大小不一,大的高52厘米,小的高22厘米,都是甬钟。钟上都刻有规整的文字,共刻铭文355字,后两钟为2行11字。铭文都是用利器刻凿,刀痕非常明显,铭文可以连缀起来,完整地记载了周厉王三十三年(公元前846年)正月八日,晋侯苏受命伐夙夷的全过程。199212月,上海博物馆从香港古玩肆中发现此套编钟14件,并抢救回归.1993年初,山西晋侯墓考古发掘了残存的2件小编钟,形制与14件晋侯苏钟相同,大小和文字完全可以连缀起来,证实上博从香港抢救回归的14件钟与此次发掘的2件钟原出同墓,此套完整的编钟数目应是16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