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素三彩瓷板画需要收购或者鉴定

时间:2018-01-10 05:07

  徐仲南的萧疏,邓碧珊的工整,王琦的雄奇,何许人的荒寒,田鹤仙的朴茂,毕伯涛的隽永,汪野亭的苍润,王大凡的古雅,程意亭的绮丽,刘雨岑的韶秀,堪称是异彩纷呈,显现出“珠山八友”瓷画艺术风格的多样性。而他们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又形成了大致统一的艺术基调,成为一种鲜明的时代风貌。他们的艺术追求,突破了传统粉彩的审美特征和意识,他们共同的艺术观与审美理想,为陶瓷美学增加了新的内涵,开拓了新的瓷画审美范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从古至今,瓷板画之所以绵延不衰,似陈酒越久越香,究其原因,主要有六:

  其一,瓷板画具有瓷板平整光洁之美,便于陶艺家以瓷当纸,随意挥毫,充分发挥作者的绘画天才,充分展示瓷画的审美意境。

  其二,瓷板画便于表现中国画的神韵和意味,符合中国人传统的审美习惯和审美趣味。笔者在创作山水瓷板画《山水有情》(左图)和《轻舟已过万重山》(右图)时,其构图、线条、色彩、意境,均吸收了传统国画的画风,又烙上现代山水画的印记。

  其三,瓷板画是陶瓷艺术家汲取中国传统绘画精髓,表达东方审美理想的重要载体之一,而且这种表达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因为瓷板画与纸绢画相比,它的材料物理和化学性能稳定,不怕潮湿,不怕霉变,只要不撞击便不会损坏。此外,瓷板画的色彩,无论是釉下青花、釉里红、高温颜色釉,还是釉上粉彩、古彩、墨彩,色彩永远鲜艳,不会因日晒水浸而变色,便于收藏。

  其四,瓷板画样式多样,除了常见的长方形、正方形外,还有圆形、椭圆形、扇形、鸡心形、叶形等等,便于家居装饰,既可独立成体挂于客厅、书房,又可作家具的镶嵌之饰,或制成插屏或围屏等。

  其五,瓷板画迎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当代瓷板画风格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既可满足人们崇尚古典美的需要,又可适合人们追求现代时尚的口味。

  其六,瓷板画是现代环境设计的重要样式,可根据建筑物的装饰需要,面积可大可小,大则如山迎立,小则俯首细赏。当今社会,现代瓷板画已成为家庭环境布置的艺术品之一。

  上海宣宁艺术品有限公司近几年对素三彩瓷板画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王大凡粉彩“福寿无疆”人物----价格:RMB1,240,000----日期:2016-07-04

  徐仲南*田鹤仙*毕伯涛*刘----价格:RMB1,140,000----日期:2017-07-07

  李文耀文姬归汉·高温颜色釉----价格:RMB2,840,000----日期:2016-10-19

  1942年壬午年、19--------价格:RMB2,730,000----日期:2017-09-23

  吴锦华闲庭信步明月中·粉彩----价格:RMB3,830,000----日期:2017-10-27

  近几年素三彩瓷板画市场成交的价格:

  王大凡投笔从戎木兰从军图粉----价格:RMB2,970,000----日期:2016-07-01

  王大凡粉彩“福寿无疆”人物----价格:RMB1,220,000----日期:2017-10-01

  民国·毕伯涛绘花鸟四季花卉----价格:RMB1,910,000----日期:2016-08-12

  李峻渊明爱菊粉彩瓷板画--------价格:RMB3,180,000----日期:2016-01-23

  大型现代瓷板画盛世永芳--------价格:RMB1,650,000----日期:2017-08-04

  “十六子”典出《左传》,后为称颂皇帝的辅佐大臣。整个作品青色浓艳、蓝中泛紫。传世的明代瓷板画大多属镶嵌类别,并非独立绘画形式的瓷板画,以下两件作品的内容不同,形式有别,也可见一斑。明隆庆《祥云飞雁`青花瓷板画》为正方形,胎质较粗,釉色莹厚,四边有镶嵌的凹棱。画面以勾线填染之法绘海水江崖、折枝牡丹、瑞气祥云和一对飞雁。线条粗涩凝重,染色浓淡分明,纹饰工整严谨,图案疏离有致。隆庆青花仍采用回青料,烧成后蓝色浓艳,微微泛紫,纯正稳定,与晶莹清亮的釉面相互映衬,造时间短,为期仅六年,但并非像一些文献中所载:“与为时短,此时无物。”

  纵观目前市场上瓷板画市场,尽管瓷板画历史并不悠久,但其在海内外的极高声誉地位和中国画的深厚文化底蕴,深受藏家喜爱。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艺术品收藏越来越走入人们的视线,尤其是古玩艺术品价格不断攀升,民国时期负盛名的“珠山八友”瓷板画成为了收藏家们竞购的热门藏品,并现身各类拍卖会及展览会。事实上,民国瓷板画在艺术市场中一直处于价值被低估的状态。但从近几年来“珠山八友”瓷板画的拍卖行情来看,其作品成交额呈逐年攀升的趋势。2008年拍卖的王琦粉彩瓷板《渔翁图》以241.5万元成交;2009年拍卖的王大凡一件《黄山四千仞》瓷板拍出780万元的高价;而在2011年的嘉德春季拍卖会上,王大凡的粉彩瓷板画《禹王治水图》以920万元创个人成交纪录。在不到数十年的时间里,“珠山八友”瓷板画的成交价格从几万元直线上升到几十万,甚至数百上千万元。

  瓷板画是指在平素瓷板上使用特殊的化工颜料手工绘画、上釉,再经高温烧制而成的一种平面陶瓷工艺品。瓷板画可装裱、或嵌入屏风中,作观赏用。瓷板画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而真正意义上的“瓷板画”则出现在明代中期。从清中期开始,瓷板画的发展走向了兴盛。瓷板画品种多样,有青花、青花釉里红、五彩、素三彩、斗彩、粉彩、墨彩、浅绛彩等,图案内容涉及面广,包括人物、山水、花卉、虫鸟、鱼藻及吉祥图案等,形制则有长方、圆形、椭圆、多方、多角、扇面等多种形制。

  据了解,兴于清末源于江西景德镇的瓷板画既是瓷又是画,是一种直接在瓷板上绘画的瓷制艺术品,经烘烧后,画面永不褪色。

  虽然瓷版画始于清朝末年,迄今只有100多年的历史,但如果要追溯它的历史渊源,还得从唐朝说起。据其介绍。瓷版画是从中国传统瓷器基础上演变而来。初瓷器只是为满足实用,到了唐朝才逐渐向装饰方面发展。明代中叶,西方珐琅传入中国,于是就增加了斗彩和五彩,为陶瓷绘画艺术增加了不少颜色。清代以后,彩瓷色釉发展到五彩缤纷的境界,一批文人开始介入绘瓷艺术。那么小编为您介绍明代瓷板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