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钧窑瓷器现在收购价格

时间:2018-01-09 09:58

  拍场上成交的高价钧瓷有两类:一类是以花盆、盆托、鼓钉洗、出戟尊等为代表的所谓陈设瓷,也有学者称这类瓷器多是用于养花的花器;另一类是以传统碗、盘为代表的日用圆器,炉、坛、缸、罐等较少见,有学者称这类为民窑日用器,似乎有失偏颇。

  在宋代钧瓷为御用珍品,严禁民间使用,凡是烧坏的一律砸碎深埋,不可能流散于民间。后又经战乱流离,故存世量极少。再加上历代帝王对钧瓷的推崇备至,更使其盛名远播天下。唐玄宗李隆基赞钧瓷为“赏其精美、喻起峻险、示其独秀、惊起易变。”

  我国的制瓷技术打开至清代,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期间达到了前史高水平,不论质量、数量都是前代不行对比的,匠师们体现智慧,精工巧制,使瓷器具有了极高的艺术价值。”有着四十年陶瓷保藏鉴赏履历的谢中文通知记者,前史以来,清三代瓷器从未跌过价:“以唐代瓷器为例,30年前大升,15年前大跌,至今未起过!与高古瓷、晚清瓷等如此这般‘大起大落’所不一样,清三代瓷器可谓是历来只升不跌,一向稳健向上行进。这与其技术水平精深、商场认知度高、供求关系紧张等密切相关。

  上海宣宁艺术品有限公司近几年对钧窑瓷器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钧窑玫瑰紫葵花式花盆----------价格:RMB2,570,000----日期:2017-05-28

  钧窑窑变釉大花盆--------------价格:RMB3,690,000----日期:2017-10-04

  钧窑虎头益寿古玉春瓶四十------价格:RMB1,490,000----日期:2017-03-06

  明初或更早钧窑天蓝釉葵花------价格:RMB2,530,000----日期:2016-05-28

  明初钧窑天青釉葵花式花盆连----价格:RMB1,150,000----日期:2016-12-28

  近几年钧窑瓷器市场成交的价格:

  明初或更早钧窑天蓝釉葵花------价格:RMB1,180,000----日期:2016-03-02

  钧窑瓶500件----------------价格:RMB2,770,000----日期:2016-08-21

  明初或更早钧窑天蓝釉葵花式----价格:RMB3,540,000----日期:2017-02-27

  明钧窑天青釉仰钟式花盆--------价格:RMB3,290,000----日期:2017-08-28

  明初钧窑天青釉葵花式花盆连----价格:RMB3,490,000----日期:2016-05-28

  胎釉结合不如宋钧紧密,釉面略粗,有大气泡和棕眼。瓷器的颜色一般是月白色或蓝灰色,个别器物上有紫红色彩斑,是人工有意涂抹而不是釉中所含铜元素在高温中的自然晕散。釉厚,自然垂流多不到底,底足无釉,露深黄色或浅褐色胎。元钧瓷一般光素无纹,炉、罐、瓶等立器有的模印贴花或堆塑纹饰,纹饰模糊不清。

  元钧多为半釉作品,大概附会为两种观念的对立和统一,一方面是为了元代官府人员的实用方便,可以抓牢,或者有一种主观倾向,即将蒙古民族的统治及权力永远扎根中原;另一方面是元钧艺人对统治者的蔑视,认为是马背上的民族,处于蛮荒愚昧之间,以及对自身社会地位低下的不满。

  近年在艺术品市场上,钧瓷的拍卖价格虽不及元青花那样动辄几千万的价格出现,但由于传世精品极少而受到藏家的青睐。下面是笔者整理的,近年宋代钧瓷拍卖成交价格中的排在前3位的拍品,可以说每件都是难得一见的精品。

  这样的釉面结构,对各种光波选择性的吸收和选择性的反射,使釉层含蓄光莹犹如宝石,釉层里的气泡对光线的干扰折射,使钧釉在不同的角度光照下有变化莫测的效果,更增加钧瓷的神秘感。

  古今钧瓷鉴赏家和陶瓷专家把钧瓷这种像玛瑙或雨花石一般美丽的天青半乳浊状态叫乳光状态;把钧瓷的乳浊度和色彩发生复杂变化交错掩映,从而使釉色绚丽多彩的奇妙现象叫“窑变”。

  钧瓷的珍贵在于其奇特的窑变釉色,其釉色是天然造成,非人工描写,每一件钧瓷的釉色都是惟一的,惟一无二的,即“钧瓷无双”,且釉透,釉活,胎质精纯,松软细腻。叩之声圆润悦耳,清脆入耳;观之形端庄幽美,古朴典雅,它的釉变色五彩绚丽,灿烂耀眼,浑然天成,造成一幅幅神奇的图画,如寒鸦归林,夕阳残照,平地云雾,峡谷飞瀑,伯牙抚琴等等。这些釉变画,变幻无限,意味无限,具备千古耐看的魅力,名人曾用“出窑一幅元人画,落叶寒林返暮鸦”“雨过天晴泛红霞,夕阳紫翠忽成岚”“峡谷飞瀑菟丝缕,窑变奇景天外天”等来形容钧瓷窑变之妙,有“钧与玉比,钧比玉美,似玉非玉胜似玉”、“黄金有价钧无价”,国外更有“雅堂无钧瓷,不可自诩富”、“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之说。

  “一件作品烧成后到底会呈现什么样的艺术效果,的大师也不可能说得准。为了追求完美,刘富安大师曾经亲手砸掉自己制作的几千件不满意的作品。”神垕镇上为已故钧瓷大师刘富安佩服的配釉大师辛国正憨笑着对记者说。满腔的上海调仿佛把记者拉回了那个中原腹地的千年古镇,在“雨过天青”的古钧窑旧址,领略着“客商遍地走,日进斗金钱”的繁荣景象和钧瓷文化的滥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