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饰作为青花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着艺术风格的转变,总是能够敏锐地显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因此,对边饰进行系统的排比和研究,无疑会对鉴定青花瓷器的年代提供重要的依据。
明代中期,青花瓷器的装饰风格由前期的洒脱豪放转变为清秀淡雅,构图层次大大减少,边饰的使用远远不如前期。永宣青花中流行的双层莲瓣仍大量使用,但很少采用"以青托白"的手法。一种大莲瓣之间夹小莲瓣的单层莲瓣纹开始盛行。这种莲瓣的排列方式与永宣时期那种外层莲瓣之间露出里层瓣尖的双层莲瓣不同,直接在两个大莲瓣之间加画一个瘦长的小莲瓣。大莲瓣内的图案精美复杂,小莲瓣则较简单。
上海宣宁艺术品有限公司近几年对民代瓷器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民国粉彩开框人物瓶------------价格:RMB2,730,000----日期:2017-10-05
金猴献寿披风------------------价格:RMB5,160,000----日期:2016-12-17
民國何許人雪景瓷板四塊--------价格:RMB3,590,000----日期:2017-02-27
民国王步青花人物图四方笔------价格:RMB3,640,000----日期:2016-10-18
民國劉雨岑粉彩四季花鳥瓷------价格:RMB3,680,000----日期:2016-02-13
近几年民代瓷器市场成交的价格:
民国陈巨来篆刻田黄冻林清------价格:RMB4,450,000----日期:2017-03-19
民国铁骨泥描金开光粉彩山------价格:RMB4,760,000----日期:2017-12-24
民国铁骨泥描金开光粉彩山------价格:RMB1,650,000----日期:2017-05-27
民国王步青花人物图四方笔------价格:RMB3,460,000----日期:2016-02-06
民国铁骨泥描金开光粉彩山------价格:RMB2,250,000----日期:2017-08-18
民国时期风盛行,无论什么年代、什么窑口无所不仿,范围包括瓷质、釉色及彩绘等各方面,青花器也不例外。少数器物在技巧上达到“乱真”的地步。如民国孙瀛洲先生专仿明代前朝青花器,他仿制的永乐、宣德青花盘、碗类,凝重结晶的青花斑点深入胎骨之间,效果与真正永乐、宣德青花器相似,极难辨识。
中国瓷杂艺术品收藏市场中,青花瓷一直比较突出,随着身价的沉淀,更是成倍上涨。在今年的某春季拍卖会上,一件“元青花釉里红螭虎耳方口扁瓶”终以6325万港元成交,成为此次拍卖成交价高的拍品。不难发现,元明清时期的青花瓷精品经常能够拍出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高价。对此,相关专家表示,元明清时期的青花瓷目前市场依旧行情火热,且极具升值潜力,尤其是文房四宝、瓶件等适合书房摆设的瓷器,倍受藏家欢迎。收藏投资青花瓷可将目光放在“清三代”(即康熙、雍正、干隆)时期的官窑精品上。
.明代青花瓷器一件拍卖成交6325万港元
我国青花瓷萌生于唐宋时期,经过元明时期的发展,清代在铸造工艺及细节装饰上,达到了顶峰。纵观近年来的市场行情,青花瓷有着漂亮的成交记录。尤其元明清时代的青花瓷,可谓在拍场上大放光彩,频现高价。
正统、景泰、天顺三朝,迄今尚未发现暑有年款的官窑瓷器,被称为陶瓷史上的"空白期".但此时民窑生产青花瓷器却很有特色,根据近年来纪年墓葬的资料,民窑青花装饰的莲瓣纹主要有三种:一种为白描莲瓣,多用于器物肩部及器盖;一种为写实性较强的莲瓣,多用于器物下腹;还有一种双螺丝靥形莲瓣,多用于器物下腹及器盖。
随后,在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一件“明宣德青花藏文高足碗”以2306万元成交。2010年,一件“清干隆青花缠枝莲纹花觚”在上海匡时五周年秋拍中,以6680万元落槌;2011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上,一件“明永乐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成交价格再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6866亿港元(约合1.3亿元人民币);去年,一件“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碗”又以1.41亿港元(约合1.1亿元人民币)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