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香港富比春季拍卖会的“清康熙御制胭脂红地珐琅彩莲花图碗”,刷新了康熙时期瓷器拍卖的高价成交纪录,使得康熙瓷器实现了突破5000万元大关的进程,而率先突破千万大关的则是2005年香港K富比秋拍的“清康熙釉里红团花锯齿纹摇铃尊”。
今天,就让我们来盘点一下在拍卖场上成交金额前十的康熙朝瓷器。2006年11月28日,驰骋拍场的“”买家张宗宪珍爱的“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以下简称“杏林春燕图碗”),在香港佳士得秋拍中以1.51亿港元成交,成交价比高估价高出7000多万港元,创下当时珐琅彩拍卖的世界纪录,也是目前亚洲瓷器拍卖的次高价。
上海宣宁艺术品有限公司近几年对掐丝珐琅彩瓷器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清乾隆掐丝珐琅彩缠枝莲纹印----价格:RMB2,930,000----日期:2016-05-09
十七世纪掐丝珐琅彩花纹如意----价格:RMB1,420,000----日期:2016-11-08
掐丝珐琅彩凤纹尊--------------价格:RMB3,580,000----日期:2016-11-13
清掐丝珐琅彩花鸟纹香炉--------价格:RMB3,650,000----日期:2016-04-25
清掐丝珐琅彩花鸟纹香炉--------价格:RMB2,340,000----日期:2017-09-16
近几年掐丝珐琅彩瓷器市场成交的价格:
乾隆年制款铜胎掐丝珐琅彩宝----价格:RMB5,450,000----日期:2017-01-12
乾隆年制款铜胎掐丝珐琅彩宝----价格:RMB1,310,000----日期:2016-12-17
清乾隆掐丝珐琅彩缠枝莲纹印----价格:RMB2,760,000----日期:2017-06-27
乾隆年制款铜胎掐丝珐琅彩宝----价格:RMB3,460,000----日期:2017-09-04
铜胎掐丝珐琅彩缠枝纹象耳香----价格:RMB1,930,000----日期:2017-01-25
在2009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中,珐琅器均创出拍卖佳绩,清乾隆“御制铜胎掐丝珐琅春寿宝盒”一对以1150万港元拍出,清乾隆“御制铜胎掐丝珐琅海水云龙图八方瓶”以700万港元价格成交。
珐琅器作为艺术品收藏中的一个门类,与瓷器、玉器相比,国内的投资收藏路线却走得较为边缘化。十年浩劫后,国内遗存民间的晚清以前的景泰蓝几乎荡然无存。稀少的存世量与广阔的市场需求形成了一个明显的反差和增值空间。日前,记者从一些收藏行家处了解到,景泰蓝由于其珍品的稀缺性,或将成为收藏市场的新“宠儿”。
掐丝珐琅的制作大致可以分为7个步骤:制胎,即以红铜板制出器形;掐丝,即将压扁的铜丝依设计饰纹粘牢于胎体;烧焊,将其再次焊接牢实;点蓝,依饰纹中颜色依次上釉彩,先点地,次点花,再点蓝,后加亮白;烧蓝,点一次蓝即烧一次,重复多者可达3次;磨光,以细砂石、黄石及木炭分别逐次打磨光滑蓝料与铜丝的粗糙处;镀金,即抛光除锈的后一道工序。
收藏界中广为流传的一种说法:“珐琅彩现,必见天价。”何以产生这种现象呢?从珐琅彩的起源在到其堪称完美的制作工艺都足以说明其珍贵性;从清康熙时期到清雍正时期到清乾隆时期的不同特点,均说明其历史性;而与五彩瓷、粉彩之间不同的比较,则说明其独特性,而这些特性带来了珐琅彩“彩瓷皇后”的美誉。
乾隆朝是掐丝珐琅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据档案记载,造办处制作了数量可观的珐琅器,包括宫廷典章用品、佛堂用品、生活用品、陈设品和文房清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