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铸造金铜佛像非常兴盛。明早期的汉传佛教造像,身材比例比较适中,身躯饱满结实,线条简洁流畅,丰腴而不虚,近人而不俗。造像胸部、腹部的起伏和平简的外衣形成对照,富有整体感。明嘉靖以后,特别是万历年间,汉地造像独盛一时。
此次“菩提主义—金铜佛像”专场共推出汉藏交融造像专题、清代宫廷造像专题、永宣宫廷造像专题以及高古佛像专题四部分,这四个部分也是此专场拍卖中的四个高潮。
上海宣宁艺术品有限公司近几年对铜鎏金佛像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15世纪铜鎏金佛像绿度母座----价格:RMB1,410,000----日期:2017-10-28
清铜鎏金无量寿佛像------------价格:RMB4,290,000----日期:2017-02-13
铜鎏金文殊菩萨----------------价格:RMB3,970,000----日期:2016-06-04
铜鎏金文殊菩萨----------------价格:RMB4,590,000----日期:2016-09-27
明宣德铜鎏金无量寿佛像--------价格:RMB3,730,000----日期:2017-02-22
近几年铜鎏金佛像市场成交的价格:
铜鎏金无量寿佛像--------------价格:RMB5,790,000----日期:2016-10-26
十四世纪铜鎏金阿弥陀佛像------价格:RMB5,620,000----日期:2016-11-09
铜鎏金莲花手菩萨立像----------价格:RMB1,950,000----日期:2017-09-02
铜鎏金锻造佛脚掌心有锤碟置----价格:RMB4,890,000----日期:2016-01-02
铜鎏金锻造佛脚掌心有锤碟置----价格:RMB5,430,000----日期:2017-05-23
精美的佛像不仅具有宗教意义,还是颇具收藏价值的艺术品。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佛教造像尤其是鎏金铜佛像逐渐引起国际收藏界的重视,这几年更是在国内外受到广泛青睐。
自元代开始,中国佛像制作的主流风格由汉式转为藏式,这一方面是出于皇帝个人对藏传佛教的信奉,另一方面也是受朝廷统治政策的影响。明代永乐和宣德两朝治藏的重心是宗教笼络政策,佛像是回赠西藏上层必不可少的固定礼品,这些汇集全国能工巧匠,经过数十道复杂工艺制成的皇室御制佛像,除了符合西藏佛像的标准外,还以雍容华贵的佛像样式体现出大明皇家的气派,再加上仅赏赐给前来朝贡的西藏各派宗教,就更加珍贵,在当时就已经价值连城。
2008年因金融危机中国艺术品市场进入盘整期,但内地佛像拍卖市场却逆势上扬。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春、秋季拍卖相继推出“拈花微笑”、“善乐之邦”和“大势至汉传”三大金铜佛像专场,总成交额超过1.33亿元,过百万元拍品30余件。2010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持续回暖,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首次推出私人珍藏佛像专场“见性—陈国恩珍藏重要明代佛像”,与“水月禅心”“行愿之缘”“清皇气度”三大专场共斩获2.42亿元。其中“19世纪尼泊尔·摩耶夫人”造像以1120万元问鼎春拍。
明代十分推崇藏传佛教,藏传佛教造像的制作在帝王的扶持下,在宫廷中得到了大力发展。仿效元朝,明代在宫廷专设造像机构,称“佛作”,隶属于“御用监”,制作藏式佛像。在当时赐封和西藏僧侣的朝觐活动中,朝廷便经常以宫廷制作的金铜佛像作为重要礼品赏赐或馈赠给西藏宗教上层人士。在明代宫廷佛教造像中,以永宣两朝的制品为佳。从现存实物看,这两个时期造像的艺术风格和手法基本一致,都是在西藏定型的造像模式基础上融入内地传统审美情趣、表现手法和工艺特点,是汉藏艺术完美融合的艺术模式。
汉地观音早期时与其他佛教传统的菩萨像本无区别,多为蓄有胡子的男子形象,而到了宋代,随着观音普度众生的慈悲之心被广泛推崇,便转化为雍容慈目的仕女形象。2007年在上海古玩古玩心的拍卖会上,一件铜鎏金嵌宝石观音菩萨造像以528万元获得成交。
此像格局规整,形态端庄,鎏金厚重。观音戴高冠,并嵌绿松石两颗,面庞宽大圆润,低眉垂目,项戴璎珞,嵌绿松石及红宝石。披通肩衣着鞠衣,衣领紧严将菩萨身躯紧紧裹束起来,体现了宋时期理学的影响。此像高冠,坐姿及其发髻特征均符合南宋时期造像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