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瓷器王壹作品清代竹雕仙人松竹香筒现藏于安徽博物院,其通高23.8厘米,口径4.8厘米,底径5.3厘米。筒身髹漆红润肥亮,上下装饰木盖和底座,外壁采用镂空雕刻技法雕刻高士松竹图。图中山石层叠,流水淙淙,兰花灿烂,灵芝丛生。松树占了画面的很大比例,老松虬枝,松叶呈蒲团状,密而不乱,顶部祥云缭绕,仙鹤成双,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画面重点刻画两位仙人,一位坐于松树下,翘着二郎腿,正在怡然自得地粤语电影网和泥巴影音。他头顶的松树枝上挂着一只竹篮,里面盛有几只仙桃。仙人身后站着一位身背葫芦手拿宝剑的小道士,从法器可以推断这位仙人应该是吕洞宾。另一位头梳双髻,袒胸露肚,手摇一支芭蕉扇,是钟离权的经典形象,似在侧耳倾听美妙的音乐。画面构图疏密有度,互有呼应,生动活泼,极富观赏性。钟离权和吕洞宾是道教史上的两位关键人物。两位道教上仙配以松竹深深、流泉淙淙的自然环境,传递出人们对长生极乐、无关世外悠然生活的神往。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用香不像以前那样讲究,曾被广泛使用的香炉、香筒等都被贴上了历史文物的标签。如今,我们只能透过这些精美的香具来想象当时香气氤氲、怡情养性的历史片段。
随着艺术市场的逐步升温,艺术鉴定方面的书籍也层出不穷。中国陶瓷是艺术市场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民间的收藏数量也是相当大。中国陶器的历史长达1万余年,瓷器也有2000多年,而且品种、数量相当庞大,要在繁杂多样的陶瓷中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方法,实属不易。对收藏者而言,也不可能收藏历朝历代各个窖口的瓷器,而只能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经济实力有选择地进行收藏和鉴赏。
从目前的收藏现状看,元以前的高古瓷器多为,不易被收藏者获得。因此,陶瓷的收藏者很自然的将收藏的目光转移到了明清以后的瓷器上了。有鉴于此,为了帮助陶瓷爱好者和收藏者尽快入门,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收藏之路,我们编辑出版了这套中国文物收藏鉴定必备丛书。
上海宣宁艺术品有限公司近几年对清代瓷器王壹作品市场价格分析估价表:
清清乾隆粉红地轧道锦纹粉彩----价格:RMB2,310,000----日期:2016-11-27
清雍正斗彩婴戏图钮盖茶壶------价格:RMB3,810,000----日期:2016-04-21
清乾隆粉彩描金无量寿佛坐像----价格:RMB3,720,000----日期:2016-03-12
清雍正斗彩婴戏图钮盖茶壶------价格:RMB2,540,000----日期:2016-03-14
清乾隆釉里红团龙纹葫芦瓶------价格:RMB2,320,000----日期:2017-07-23
AMAGNIFICENTC----价格:RMB1,880,000----日期:2017-08-12
清乾隆粉红地轧道锦纹粉彩折----价格:RMB1,470,000----日期:2016-08-17
清乾隆霁蓝地描金折枝莲“八----价格:RMB2,520,000----日期:2016-09-01
清清乾隆粉红地轧道锦纹粉彩----价格:RMB3,220,000----日期:2017-04-14
清清乾隆粉红地轧道锦纹粉彩----价格:RMB5,340,000----日期:2016-12-17
瓷器发展到了明清瓷器,装饰手法日渐多样化,简单的以“寿”字纹饰出现的装饰已不多见,即便有,也只出现在民窑民器中,官窑中寿文化题材的瓷器装饰风格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而且是以双色钩填为主,这个时期,大量神话传说中有关福寿的题材出现在瓷器装饰中,其中多为八仙、、寿星为主。在明代寿纹饰相关的瓷器中,普遍采用文图结合,纹饰繁密的装饰手法,一般在器物中描绘形式各异,字体不一的“寿”字,同时在纹饰中间刻画返老还童的“寿星”,谓之寿上加寿,很受欢迎。
寿星是传统文化中经典的形象,又被称为南极老人星,主寿考,虽为民间瓷器装饰的常见题材,但是明代正德、弘治年间,也被用以青花瓷官窑。具体而言,寿星的额头又高又大,以显示长寿之相。同时,在盘、碗、罐中多采用开光技法,书写长命富贵,同时彰显主体纹饰南极老人图。这在整体上反映了当时寿文化装饰已经作为人们寿庆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通过不断发展变化的方式,满足人们祝寿活动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