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元至治是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孟昶所铸行,是中国古钱五十珍之一。93年的标价是50万元,现在的话价格已经很难衡量。现在如有新的真品,加上点人为的炒作,若在海外拍卖,价格上百万都毫不稀奇。
元朝铸钱无论从数量、形制还是制作工艺上都不及两宋,数量上少,形制也不统一,大小、折当、宝文、钱文结构不定,比较随便,除古玩之宝权钞钱、古玩通宝中有几种背文记值外,其余钱背文无记值。在制作工艺上除顺帝至元钱铜钱制做较精良,钱文较精美外,其它各钱制作一般,这大概是以行钞为主、铜钱次之所造成的。
上海艺术品交易中心近几年对大元至治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大至治”面背均四出----------价格:RMB4,380,000----日期:2017-06-20
近几年大元至治市场成交的价格:
金代天眷通宝真书折二直径------价格:RMB2,510,000----日期:2017-02-14
“大至治”面背均四出----------价格:RMB5,450,000----日期:2016-07-08
“大至治”面背均四出----------价格:RMB1,420,000----日期:2017-05-23
金代天眷通宝真书折二直径------价格:RMB1,440,000----日期:2017-10-01
“通宝”是中国自唐至清末铜币的一种名称。早期多以重量作为钱币名称,如半两、五铢。唐朝赏赐钱“乾封泉宝”是中国种年号钱。昨天,一市民向上海古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曹经理展示了自己收藏的数枚古钱币,其中一枚五代十国时期的“大元至治”。经香港钱币协会专家巫先生鉴定,属罕见古钱。据资料记载,几百年来传世总共只有10余枚。
进入明朝,商贸业开始凋零,银元宝流通量有所减少。但明朝后期,由于对外贸易的发展,银元宝又普遍流通起来。在清朝后期至民国初期,贸易款的银元宝激增,所以现在发现的银元宝大多是这个时期的。1935年,为了阻止大量白银外流,下令禁止使用银元宝,银元宝便在流通领域消失。
在元代银也是通货,但控制银而扶植纸币。百姓习用银,可以说禁而不止。考古发现元代银锭,上多有铭记“行人”某某,可能是鉴定人。有的银锭上打印“元宝”二字,后来将银锭叫“元宝”,大概就从此时开始。
在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2011春首届大型钱币拍卖会上,出现一枚大元至治,非常精美,其成交价达44.8万元,刷新该币种成交纪录。
据珍藏者介绍,早年哈尔滨曾经发现一枚“大元至治”。据当时媒体报道,该古币为青铜质地,重3.55克,钱体泛少量绿锈,文隶楷相间,背面光滑无字。
这枚古币为青铜质地,重3.55克,钱体泛少量绿锈,钱面铸文隶楷相间,背面光滑无字。据珍藏者羿滨介绍,这枚古钱是从阿城农村收集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