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两枚印章,呈粉红色,透明状,雕刻狮子兽钮。这两枚印章的材料用的是碧玺,在中国的历史文献中也有“碧洗”、“碧霞希”、“碎邪金”等称呼。而现在的科学用语中,其正式的名称叫电气石,意为“混合宝石”,目前是仅次于钻石、红宝、蓝宝、祖母绿的有色宝石之一。
同时该印章方正浑穆,形状规矩,如此造型晚清以后几乎绝迹,多以自然块状的形态出之。其上再加浅浮雕和薄意雕,为的是少损印材。因为将一块天然形的田黄石切割至规矩(方圆)形状,一般须损失40%以上的材料,按两克计价的田黄石,切割去的部分越多则价格损失就越大。第三该印的瑞兽钮古拙奇特,线条简洁圆浑,却又玲珑剔透,可谓佳作。故该田黄章当是难得之珍品也。
上海艺术品交易中心近几年对田黄瑞兽方章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清中期田黄瑞兽纽方章----------价格:RMB3,950,000----日期:2016-07-26
寿山田黄石瑞兽钮章好事连连----价格:RMB4,590,000----日期:2016-04-03
寿山田黄石瑞兽钮章好事连连----价格:RMB5,160,000----日期:2017-06-11
近几年田黄瑞兽方章市场成交的价格:
清十八世纪田黄瑞兽纽方章------价格:RMB5,740,000----日期:2017-04-27
清中期田黄瑞兽纽方章----------价格:RMB1,470,000----日期:2016-09-19
清中期田黄冻雕瑞兽纽方章------价格:RMB2,170,000----日期:2016-10-27
回顾2012年,田黄石的优异表现曾经引起过整个市场的关注,据福建省民间艺术馆编撰的《2012年度寿山石市场分析报告》对样本数据的统计分析显示:“2012年全年共上拍田黄石326件,成交245件,成交总额达到1.6亿元,占寿山石拍卖市场总额的71.2%。”七成的份额由田黄石占据。直至2014年,田黄石的市场热度不仅没有消退,反而更加火爆。不论是拍卖行、收藏家,还是投资者,都无法忽视对田黄石资源的争夺。
这款印章是清代著名收藏大家龚心钊的旧藏,极有可能是皇家之物。昨日记者获悉,福州一名藏家此次到上海拍到了这方印章,该藏家手中已有多块田黄。
在嘉德春拍中,王雷庭创作的《深山问道》寿山田黄冻石薄意章主终以425.5万元成交,一件清代的田黄薄意摆件《香山九老》以414万元成交,这两件田黄的重量都超过了200克,另外一件74克的明代田黄瑞兽摆件则以230万元成交,单克达到3.1万元。
该章重70克,长方形,色泽浓艳凝重,如熟栗,其质如脂若膏,晶莹剔透,肌理温润。细视之,石内之橘囊纹清晰可辨,自然分布变化多端。有如粽粒状,像糯米粽子蒸熟后似化未化的微粒,不如橘子之内皮剥后显现的一瓣瓣的橘囊,故称之橘囊纹;又如萝卜之皮层纹理,长眼网纹,由密渐疏,石质凝灵温润细腻,刀刃过处非屑非末,而呈卷云之状,故细中带韧,能随心所欲。
质地是田黄石的品质高低优劣综合表现,包括形状、脂润、通透、纯净程度、细腻等等,田黄冻石由于其矿物组成和结构的特点,决定了其质地优良。表现在:一、通过看色看地来判断优劣,若其色泽温润可爱,如同婴幼儿的肌肤,温嫩细润无比为上品,二、纹理也是决定田黄石价值的重要方面。肌里纹路隐约如丝,宛如萝线纹,格路要少而浅淡,萝卜纹理细致而颜色不重者为贵,如生有皮质层,应求薄而质细者为佳。“无皮不成田”、“无格不成田”的说法正来源于此。三、形,石材或印章以高大方正为优,但田黄“无根而璞”,时均为椭圆状。如果是椭圆形,则应尽量取饱满、浑圆、规矩,长、宽、厚比例协调的为好。
田黄石在当今的国际艺术品市场上,买主大多是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等华人集中居住的地区,越是质地优良,雕工精湛的田黄石佳品,越能吸引收藏家兴趣。
(1)观察石色。经染色处理的田黄仿制品总体上颜色较均一,有些过于鲜艳,有些过于色浓,不够柔和。而多数田黄石的色泽外浓内淡,也有外淡里浓的,或表里一致,抛光面呈蜡状光泽或油脂光泽。
(2)看“纹”。即着眼田黄石的纹理。疏密有致、条理不乱,如新出萝卜去皮,纹理优美者,是田黄石中的。而青天石、巴林石等石头的纹理比较杂乱。
(3)观察石皮。仿制的石皮质地较干涩,皮色较鲜艳、均一,不自然;而天然石皮质地较细滑,色泽较柔和,颜色不十分均匀,非常自然。
(4)观察石形。山石仿造的田黄砾石形态通常为单调的浑圆状,表面光溜,缺少天然田黄表面的大小不规则状凹坑与沟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