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品鉴+透明交易+真实价格+给客户提供高额收益
古代银锭银锭,中国古代钱币,即熔铸成锭的白银。始自汉代,厥后各代皆有铸造,但流通不广。至明代盛行,但不是国家法定银锭钱币。至清,始作为主币流通。重量不等,因以“两”为主要重量单元,故又称银两。
明清时期是我国银锭铸造、使用、流通的壮盛时期,其品种颇多,有五十两、十两、五两、四两、三两、二两和一两等种种规格。一样平常的银锭内都铸有收入泉源、产地、年份、成色、炉名或银匠姓名等内容的铭文,内容历代不尽相同。通过研读铭文,可以鉴定银锭属于哪个历史时期,珍藏者只需相识银锭上的铭文知识举行集藏即可。明清银锭尚有官铸和私铸之分,官铸的银锭一样平常把重量铭文铸在侧面,而且每锭都有银局名,如“厘金局”、“官钱局”等,清代中后期各省铸造的官锭还要镌上省名,如“湖南厘金局”、“四川官钱局”等;私铸银锭铭文基本是私银钱号名称,如“郁勃昌、震远钱局”、“裕记汇号纹银”等等。两者的职位差异,其珍藏价值也是无法相比的。
古代银锭权威收购交易,古代银锭优劣分辨
银锭行情走俏,尤其是为数不多的官铸银锭精品更成为藏家追逐的热门。一件“明万历二十七年武冈州一百两”银锭,以392万元人民币的天价成交,创下了中国银锭拍卖的天下纪录。
在珍藏市场上,同规格的官铸银锭与私铸银锭的价格相差很大,官铸银锭的标价往往是私铸银锭的数倍甚至十多倍。一是由于撒播下来的官银数目更少;二是由于官银成色足,制作也更细腻;三是由于官银附带的史料价值正统可靠,买进的人也放心。此外,品相好的明清银锭升值速率也较快,史料价值越强的银锭则珍藏价值越高,尤其是税银及刻有金融史料性文字的银锭更是比通俗品种升值空间大许多。
民国十七年张作霖大帅纪念-----估价:RMB5,480,000---估价日期:2016-02-10
民国十七年张作霖大帅纪念-----估价:RMB1,610,000---估价日期:2017-01-22
“兴国路”五十两银铤---------估价:RMB2,870,000---估价日期:2016-02-07
宋代“相五郎·重贰拾五两·---成交价:RMB5,310,000---成交日期:2017-02-24
1993年中国人民银行刊行---成交价:RMB5,220,000---成交日期:2016-02-14
民国十八年像国币拾分---成交价:RMB3,660,000---成交日期:2016-02-24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成交价:RMB4,470,000---成交日期:2016-03-21
1993年中国人民银行刊行---成交价:RMB3,860,000---成交日期:2017-03-23
在那里古代银锭好收购,古代银锭鉴别
近两年明清银锭价格的迅速上浮,吸引了一大批投资者和珍藏者,也造成了银锭价格的极速飞涨。拍卖市场上一鸣惊人的清代“湖北省造光绪元宝”五十两银锭以30.6万成交,再次一定了银锭“不差钱”的潜在价值。2007上海古玩秋季“古钱金银锭”专场拍卖上,明代“永乐六年银作局”五十两银锭以156.8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成交,创下了银锭拍卖的纪录。
专家提醒,别看银锭是一种古代钱币,可是其存世量并不多。1933年,中国币制先废用银两,加上大量白银外流,因此银锭在市场上总存世量较少。另外,银锭具有较高的保值功效,近几年价格暴涨。清代小的散银也达百元左右。
白银作为钱币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自东汉以来黄金逐步退出流通,白银职位日益提升,银锭成为古代基础钱币之一。银铤约莫泛起在三国和南北朝时期,至隋唐时已日益完善,唐代白银钱币的形制以银饼和银铤为主,一样平常是长方形条状,同时有饼状和船形;宋代,尤其是南宋,白银钱币的使用规模更普遍,宋代和金朝银铤在各地较多。宋代银锭形制以铤为主,与唐银相比形态变宽、变厚,正面四角微翘,呈砝码形,两头两个圆弧成束腰形,辽、西夏、金的银锭形制与宋差异不大;元代铸造的银锭形制则沿袭了金朝的银铤形制,弧首束腰,正面略凹,周围有多道丝纹。
致力于艺术品流通环节,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开拓进取,为海内外收藏家和艺术品从业机构提供一个物畅其流、物尽其用的高层次、高品质的健康、良性、有效的流通平台。为繁荣中国艺术品市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提高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公司宗旨:遵守行业规范,塑造行业典范;植根中华文化,弘扬华夏文明。
公司形象:管理科学,从业文明,作风严谨,服务优良,脚踏实地,勇於创新。
公司理念:随著亚洲新兴市场的繁荣复甦,全球艺术品市场的需求日益增长,肃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应运而生。凭藉开放的信息获取管道、敏锐的反应能力与规范化的运作,致力於為每位客户推荐优质的艺术珍品。
1.陶瓷:高古瓷,明清瓷,青花瓷等
2.玉器:和田玉,高古玉,明清玉等
3.书画:古代字画,近现代字画,古籍善本等
4.杂项:翡翠,鸡血石,紫砂壶,田黄石,印章,木器,古钱币,材,瓷版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