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1-16 04:45
淳祐十一年(1251年),蒙古诸王推戴蒙哥为大汗。权柄归一,蒙哥开始积极实施灭亡南宋的战略。次年,蒙古军进入吐蕃,进而又攻灭大理,不到两年时间就完成了对南宋的包围形势。而这时理宗却听信谗言,自毁长城,罢免守蜀有功的余玠官职,召其回朝,余玠迫于无奈服毒自尽,此时南宋将面临蒙古军发动更大规模入侵的严峻时刻。
关汉亨《中华珍钱追踪录》:“台湾蔡养吾先生曾说:‘淳佑无
背文通宝绝少,在台湾只见过一枚及折二一枚,当三者终未见’。戴葆庭曾获淳佑光背、折二、折三3种(见《戴氏珍集》),戴氏共收录淳佑光背折三钱3枚。据悉,民国时期无锡藏家顾更人藏有淳佑通宝折三光背1枚,此泉现仍为顾氏后人的藏。另外,上海博物馆也有折三淳佑1枚。
钱面:钱文“淳佑通宝”四字直读,楷书,制作工整,字口峻深。
钱背:背四决。博宝在线拍卖网一年内共上拍淳佑通宝10枚。
背景:宋理宗第五个年号“淳佑”年间(公元1241年—公元1252年)铸。
“淳佑通宝”铜钱有至当百多种,折三钱大小类同后期所铸之小当百钱,除当百钱外均为光背,光背当百钱、背四决极为罕见。
淳佑二年(1242年),理宗诏命南宋著名军事家余玠出镇四川,负责四川地区的军政事务,余玠曾慷慨自许,十年内手携全蜀归还朝廷。其莅任期间,曾大革弊政积习,屯田积粮,教练军旅。并在帅府衙门左侧设招贤馆,广纳贤才,提出“集众思,广忠益”的口号。尤其是采纳冉琎、冉璞兄弟“择险、任人、积粟、驻兵、徙城”之建议,迁合州(今四川合川)于钓鱼山,筑城建垒,使之成为军事重镇;后又陆续修建了十余座坚固的山城作为军事要塞,并将各州治所移入山城,广积钱粮财物,以策对蒙古军之侵犯。
淳祐二年(1242年),理宗诏命南宋著名军事家余玠出镇四川,负责四川地区的军政事务,余玠曾慷慨自许,十年内手携全蜀归还朝廷。其莅任期间,曾大革弊政积习,屯田积粮,教练军旅。并在帅府衙门左侧设招贤馆,广纳贤才,提出“集众思,广忠益”的口号。尤其是采纳冉琎、冉璞兄弟“择险、任人、积粟、驻兵、徙城”之建议,迁合州(今四川合川)于钓鱼山,筑城建垒,使之成为军事重镇;后又陆续修建了十余座坚固的山城作为军事要塞,并将各州治所移入山城,广积钱粮财物,以策对蒙古军之侵犯。
南宋时期理宗淳佑年间(公元1241~1252年)铸造。淳佑钱铸有通宝、元宝两类,“淳佑元宝”铜钱有、折二。具有一定收藏价值。淳祐元宝-特点“淳佑元宝”铜钱分、折二,两种铜钱。背纪年元至十二。
大钱因其存世极罕,尤以折十空背大钱为,昔古泉家方雨有孤品称之,丁福保《历代古钱图说》中将其定为无定价品,是古钱币大珍品之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