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1-04 03:59
如果我们把先秦时期的钱币掷在地上,传来清脆声,则此钱不太可靠;反之,如果明、清钱币掷地为哑音,则也必将怀疑。
铜是一种比较稳定的金属,在常温下不易生锈。要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才能生成氧化铜、碱式碳酸铜等。氧化铜因形成的颗位大小不同,呈现出黄、橙红、鲜红、深棕等不同的颜色,俗称“枣皮红”、“栗子壳”等。
北宋是我国古代盛行年号钱的时代。北宋年号钱铸造时间长,几乎贯穿整个王朝始终;种类多,接近历代所铸年号钱的五分之一;数量大,铸币量超出唐代20倍,至今还有大量存世;铸工精良,钱文书体丰富,还出现了皇帝亲自书写钱文的年号钱,艺术价值高。
1、看铜质我国历代古钱币大多数是以铜合金形式铸造的,因而合金的成份不同,钱币也随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各时代的钱币铜质是不同的,又由于古代冶炼技术不同,各地区铸造的古钱也各不相同,每个朝代各有特点。总的来讲,用铜锌合金铸造的钱币呈黄色,铜锡合金铸造的钱币呈青色。清代、民国时期,新疆、西藏等地铸钱,用铜加少许锌铅,铸成后钱体呈红色。
中国钱币发展到北宋时期首次开创了以楷书、行书、草书、篆书、隶书等多种书体为钱文的钱币,同时还出现了一种由皇帝亲笔书写钱文的“御书钱”使钱文书法的艺术在这个时期达到了顶峰。北宋宋朝钱币,从铸造工艺、铸造质量、到艺术价值,堪称翻砂铸造工艺时期的巅峰。
北宋徽宗崇宁年间铸(公元1102年~1106年),币质有铜、铁、银。崇宁重宝为隶书铜、铁大钱,制作多亦精好,另有崇宁通宝钱文为徽宗御书瘦金体,铁划银钩,深具骨秀格清之气韵,书法超妙绝伦,堪称币文楷书之颠峰。
绿锈的形成又有南北方的差别,地质带酸性的地区氧化程度也相应严重些。北方干燥,雨水少,则锈色坚硬。南方多雨水且潮湿,氧化层较松且多呈蓝绿相间二色。例如南宋钱币发行于南方,放于南方较多,受地理环境的影响,钱币一般呈蓝绿色。如发现浅绿锈者,则此钱有问题。如果入土区域燥热,铜锈会呈红紫色,但这种锈色不会单独存在于钱体上,必伴有绿锈混杂在一起,称之为“红斑绿锈”。如发现钱体通为红锈,应属,它是造假者将伪品放入炉中烧红。这种仿锈肤浅,明眼人一看便知是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