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时期的货币,总结起来有两大特点:一是大额钱币盛行。唐朝除了在短期内发行过大额钱币外,一直使用的都是钱。而五代十国的钱币多为当十、当百或是当千的大钱。
早先本人也藏有一枚“应圣元宝”背“拾”大铜钱,此钱包浆深厚凝重,古朴自然,手感细腻,磨损痕迹自然,红斑硬绿锈已入骨,今借贵刊一角供广大古钱币收藏泉友评品。
应圣宝背拾--------------------价格:RMB5,530,000----日期:2016-09-21
应圣宝------------------------价格:RMB5,460,000----日期:2017-12-17
应圣宝------------------------价格:RMB4,730,000----日期:2017-03-27
五代刘守光铸应圣宝背拾--------价格:RMB5,150,000----日期:2017-06-11
‘应圣宝’背拾----------------价格:RMB3,390,000----日期:2017-12-04
近几年应圣元宝市场成交的价格:
应圣宝------------------------价格:RMB1,960,000----日期:2016-12-08
唐代五代十国应圣宝铜钱币------价格:RMB3,570,000----日期:2017-09-26
应圣宝------------------------价格:RMB3,560,000----日期:2017-12-05
唐代五代十国应圣宝铜钱币------价格:RMB5,450,000----日期:2017-01-09
五代刘守光铸应圣宝背拾--------价格:RMB1,810,000----日期:2017-09-24
由于五代十国时期的更替极为频繁,每个的存在时间都很短,因此这个时期的很多钱币都传世极少,成为钱币界的珍品。刘仁恭、刘守光父子在建立了“北燕”之后,开始大量铸钱。刘守光在应天元年铸造了“应天元宝”、“应圣元宝”等流通钱币。其中“应天元宝”背万、“应圣元宝”背拾或是背百,这两种都是大钱,字体为楷书,传世极少,是极为珍稀的古钱币。
据文献资料及著录载:金海陵王夺位之后,接受群臣建议,诏令从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南)迁都燕京。天德三年(1151年),尚书右丞张浩奉命缮修营造工程,土建掘地时所得古钱“文曰:永安一千,朝议以为瑞”。清乾隆、嘉庆年间,京师西山有石匠与农人取石、耕地时得到“永安一百”和“永安一千”铜铁钱数枚,落入不少嗜古成癖的金石藏家箧中,得以著录考述,为世人所闻。至民国初期,永安钱始大量出现,当时上海房山西北的大王山(大安山)下大安村不时有永安铁钱,“村人掘得积聚,冶为农器”。后经商贾之手不断流于市,引起泉家重视。
在五代十国这段较为特殊的历史时期里,几乎每一个曾经独立过的都发行过自己的货币。五代十国的钱币种类极多,但流存下来的非常少。
而“应圣元宝”背“拾”铜钱听说今年新邮几枚,生坑、熟坑皆有,文字奇拙,类无文化人所书。
原来唐末刘仁菾占据幽州,其子刘守光因和仁菾妾罗氏私通,仁菾得知后从此父子交恶成仇。
刘氏父子当年自恃强盛,四处功劫,就连契丹人都惧他三分,因每逢夏秋之时,草木大都已枯,刘氏父子即浱逻骑深入北境,在广阔的草原上趁风纵火,烧得契丹人焦头烂额,契丹人只得卑词厚礼,与刘氏求和。由于刘氏父子常年与四邻为敌,作恶多端,结果身死国亡,但他们所铸的钱币非常稀少,所以也是中国古钱负盛名的珍钱之一,存世极罕,因而他们铸就古钱就为历代收藏家追逐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