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学者通过武帝时期的五铢钱范对五铢钱进行了断代研究。上海省博物馆所藏五铢钱泥范母上有“巧一”、“官一”等铭记,被认为是上林三官中的“技巧”、“锺官”的简称,此种范母可能是上林三官的遗物。其五铢钱的五字较瘦,交股呈略弯曲形,这大概是上林三官钱的特征。
五铢钱诞生前夕,因半两钱濒临崩溃,市场一片混乱,各级与商民争利,都拼命铸钱,使得通货过度膨胀,钱币的购买力急速下降,物价飞涨。民众无法生存,相继放弃生产,流亡他乡,靠出卖劳动力来糊口;或者是铤而走险,加入私铸行列,期图赚取厚利。武帝初年,百姓因私铸而死亡的近万人,而私斗殒命的、畏罪自杀的都无法计算,可见问题非常严重。鉴于币制混乱和铸币失控后引起的吴楚叛乱等严重后果,汉武帝在统治期间先后进行了六次币制改革,才使汉初以来一直未能解决的货币问题得到了比较彻底的解决。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开始了第四次币制改革。
汉五铢花钱一枚----------------价格:RMB1,540,000----日期:2016-11-19
汉五铢钱陶范------------------价格:RMB4,680,000----日期:2016-01-10
汉五铢铜范--------------------价格:RMB1,930,000----日期:2017-03-03
汉五铢花钱一枚----------------价格:RMB4,270,000----日期:2017-07-06
汉五铢铜范汉------------------价格:RMB2,510,000----日期:2016-10-28
近几年汉五铢市场成交的价格:
汉五铢陶范铭文本始四年十------价格:RMB2,990,000----日期:2016-04-16
战国、秦汉时期“汉五铢”、----价格:RMB1,750,000----日期:2017-07-21
汉五铢陶范铭文地节二年五------价格:RMB3,440,000----日期:2016-02-13
汉五铢铜范--------------------价格:RMB1,910,000----日期:2017-02-14
汉五铢铜范--------------------价格:RMB2,530,000----日期:2017-08-15
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行三铢钱,重如其文。这是恢复铜铸币名义价值与法定重量相一致的一个措施。但是由于三铢钱与四钱重的半两钱等价使用,于是又导致盗铸盛行,因此到了建元五年春“废三铢钱,行用半两钱”。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又从新铸造三铢钱并造皮币和白金(银)币,还颁布了盗铸金钱者死罪令。
随着隋帝国大厦的倾覆,隋五铢走向了末路,究其原因,主要是朝廷对通货监管不力,放任自流,导致货币私铸泛滥成灾,引发劣币驱逐良币,中国历史上的长寿钱也就此划上了句号。
在2014年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的拍卖会上一枚西汉时期的(五株)钱币以431万的价钱拍卖乐成。在2013年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的钱币专场拍卖会上一枚(东汉五株)钱币以364万的价钱拍卖乐成。
隋朝从开皇十年开始,朝廷准许晋王、汉王、蜀王等地方铸钱,于是私铸渐起,劣钱又多,文帝下令禁恶钱,责令京师及各州在市上立榜置样品钱,不合样品的钱不准入市。开皇十八年(598)又令各地官府严查,“见钱非官铸者皆毁之,其铜入官”,对恶钱贸易情节严重的处以死刑。因此币值又恢复稳定,商贸活动再显生机,促进了经济繁荣。但到炀帝时,对外大肆攻伐,对内大兴土木,先后征用700万人开凿运河,兴众100万人修筑长城,役丁200万修建东都,民不聊生,生产衰败,货币私铸泛滥,千文钱只重2斤或只重1斤,后来甚至发展到剪铁片,裁皮革,夹入钱贯中充数。隋文帝几次整顿建立的货币制度毁坏殆尽。
在三国时期的货币中,有一种叫“太平百钱”。黄巾起义的首领张角曾以“太平道”为号召,由此看来,太平百钱可能是起义军铸造的。年号钱出现于与两晋差不多同时的“十六国”,即成汉的李寿造的汉兴钱。在汉兴钱以后的百余年,又有南朝的宋孝武帝刘骏铸造的年号钱,名“孝建四铢”。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铸造了统一的新五铢钱“开皇五铢”。但由于隋朝的历史很短,这种“开皇五铢”就成了后的一种五铢钱,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沧桑,数量较大价格较低,是初学者和收藏家收藏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