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苏局所铸钱体系中,其中有两式为稀罕,那就是“咸丰元宝宝苏当五百”和“咸丰元宝宝苏当千”大钱。其中,当五百大钱,更是定为罕珍,并在泉界搏得名头。其原因在于,宝苏局铸有咸丰元宝当五百、当千大钱的信息,首见披露非为有典籍记载,而是由上世纪钱币收藏大家陈达农先生率先披露的。陈达农在其《古钱学入门》一书中记述了咸丰元宝当五百大钱得而复失,仅留拓图的经历。
咸丰大钱铸行后不久,像历史上反复出现的类似举措的结果一样,私铸泛滥,无法禁止,随后便发生贬值。于是,清下令将当五十以上各钱兑收,并严查私铸。因为大钱的铸行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停铸是必然的。尽管如此,仍未能阻止大钱的贬值。咸丰九年(1859),当十钱在市场上仅能折合两枚制钱使用。
咸丰宝宝苏当千----------------价格:RMB5,140,000----日期:2016-07-09
“咸丰宝”背“宝苏当百”------价格:RMB1,240,000----日期:2017-08-24
湖南省造光绪宝当十黄铜--------价格:RMB4,910,000----日期:2016-06-08
咸丰宝宝河--------------------价格:RMB1,610,000----日期:2016-10-13
咸丰宝宝河--------------------价格:RMB2,840,000----日期:2016-07-20
近几年丰元宝宝苏当千市场成交的价格:
北宋淳化宝·供养金钱----------价格:RMB4,920,000----日期:2017-03-08
湖南省造光绪宝当十黄铜--------价格:RMB3,790,000----日期:2017-08-05
北宋淳化宝·供养金钱----------价格:RMB2,870,000----日期:2017-03-06
清“咸丰宝”背“宝苏当百------价格:RMB2,350,000----日期:2016-01-16
咸丰宝宝河--------------------价格:RMB4,670,000----日期:2017-10-07
近代以来,咸丰钱研究成为中国古钱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199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马定祥主编,马传德、徐渊编的《咸丰泉汇》是在收藏界颇有影响的专题研究清代咸丰朝钱币的工具书。该书采用图谱形式,内容分咸丰钱、咸丰银货和咸丰三大部分,以各钱局所铸的咸丰钱为主,按钱局分节,按纪值级别列目,注重研究版别品种、珍稀多寡及真伪鉴定等,还收录了咸丰时期的非正用品花钱。
他被后人称为无远见、无胆识、无才能、无作为的“四无”皇帝,史家也实在找不出什么理由给他好评。他既没有创出像其祖先康熙、乾隆等皇帝那样显赫的政绩,也没有写出像他们那样有影响的诗文。然而,有一点却不能不说,咸丰朝所铸大钱非常有名,在清代首屈一指。这些大钱流传至今者不在少数,且在收藏市场上价格逐年看涨,让人们充分领略到咸丰钱的“值钱”。
为了搞清该钱的背景,我又来到介绍该钱成交的介绍人处。该钱由马传德、徐渊发表于2002年第2期《中国钱币》,题为《咸丰出谱大钱三珍》,阅后很激动,但与我了解到的尺寸及重量有所不同。实际上在苏北淮阴郊县涟水县一农家中,还有一枚宝苏当千铅母钱(与铜品宝苏当千同时发现)。2002年的一个星期天,我驾车前往该泉处,见该钱与施兄的一枚大小,穿径全部一致,重量比铜品重5克左右,一见即开门见山之真品。
鉴于陈达农先生在泉界的知名地位,因此,其披露的咸丰元宝当五百(还有当千)大钱,即被泉界诸名家公认为事实。而事实上,从宝苏局的铸钱历史来看,其铸五百、千大钱应该是具有可信度的,加上当时所见实物的佐证,确认无需多疑。后又有马定祥先生说“曾在湖州见咸丰宝苏当五百,为仅见之物。”宝苏局——指清代江苏省铸钱局。其始于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题准的江宁府(今上海市)局“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增设江苏省局”六十一年冬,因各省只准一局铸钱而停废了江宁府局。
1995年我和苏州邹志谅出版《宝苏局钱币》一书中,我们并不排除宝苏局曾试铸咸丰当千大钱之样钱的可能性,而这枚咸丰元宝宝苏当千试铸母钱珍品的发现,是咸丰五年宝苏分局清江浦所铸,可证实戴葆庭先生昔时之言不虚。该钱的发现,增补了宝苏局咸丰大钱的实物见证及史料的新发现。当千钱有铜质及铅质样钱,存世2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