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2-14 06:12
淳佑通宝,中国古代钱币之一。南宋理宗皇帝赵昀,淳佑元年(公元1241)铸造。“淳佑通宝”有,折二,两种铜钱。背文有“元”至“十二”。“淳佑通宝”有,折二,折三,折五,当十铜铁钱。存世极少,价格颇高。另有篆书者大多为伪品。另铸有“淳佑元宝”钱。
关汉亨《中华珍钱追踪录》:“台湾蔡养吾先生曾说:‘淳佑无
背文通宝绝少,在台湾只见过一枚及折二一枚,当三者终未见’。戴葆庭曾获淳佑光背、折二、折三3种(见《戴氏珍集》),戴氏共收录淳佑光背折三钱3枚。据悉,民国时期无锡藏家顾更人藏有淳佑通宝折三光背1枚,此泉现仍为顾氏后人的藏。另外,上海博物馆也有折三淳佑1枚。
南宋自端平二年(1235年)蒙古大汗窝阔台发动大规模侵宋战争,川蜀地区的宋军始终处于劣势;蒙古军曾数次攻入四川境内,每次都是大肆烧杀掳掠,满载财物北退,犹如出入无人之境。全川几乎遍遭蒙古军铁蹄蹂躏,给社会经济造成严重毁坏。淳祐元年(1241年),窝阔台病死,蒙古内部一度发生汗位继承权的争斗,蒙宋双方的战争也就此暂告一段落。
古钱币泛指在古代被各国使用过的所有货币,现不能在市面流通。由于古钱币已经不再发行,存量稀少,加之它们和古代人类的生活密不可分,对于研究各国的经济史、外交史等,都是极为重要的史料,所以具有很高的收藏和考古价值。中国是世界上早使用铸币的国家,距今三千年前殷商晚期墓葬了不少“无文铜贝”,为原始的金属货币,至西周晚期除贝币外还流通一些无一定形状的散铜块、铜锭等金属称量货币,中国钱币创造和打破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之。
大钱因其存世极罕,尤以折十空背大钱为,昔古泉家方雨有孤品称之,丁福保《历代古钱图说》中将其定为无定价品,是古钱币大珍品之一[1]。
是品“淳佑通宝”为折二、折十大钱,背平素,超出南宋铸钱多有背文之常规。其折二钱背有粟角纹,尤其是对于折十空背大钱,有人认为是用“当百”钱刻去背文所为,其实不然,空背大钱与“当百”大钱面文版别不同;且空背钱有、折二、折三、折十几种币值自成系列,当系余玠镇守四川时的初铸试样钱。或因战争所需,旋即废而改铸背文“当百”虚值大钱,以供军饷之用。是钱因其存世极罕,尤以折十空背大钱为,昔古泉家方雨有孤品称之,丁福保《历代古钱图说》中将其定为无定价品,是古钱币大珍品之一。
特征
存世有“淳祐通宝”背平素折二、折十大钱,其折二钱背有粟角纹,空背大钱与“当百”大钱面文版别不同,且空背钱有、折二、折三、折十几种币值自成系列,当系余玠镇守四川时初铸或因战争所需,旋即废而改铸背文“当百”虚值大钱,以供军饷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