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银币湘平壹两该币仅见一枚,泉界称之为孤品样币,殊珍贵,是中国银币中惟一尚未订价的无价之宝。清朝以后,该币展转漂浮,后为马定祥先生珍藏,再厥后佚失,至今着落不明。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吉”字库平壹两大清银币问世。该币为天津造币厂代铸,为试铸样币。正面“吉”字居中,点圈内镌“大清银币”四字,两侧镌“戊申”二字,上镌满文,下镌“库平壹两”四字。反面蟠龙居中,外圈为英文,两侧镌小花饰。
光绪元年(1875年),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以钦差大臣名义督办新疆军务。光绪3年率军入疆,平定阿古柏之乱,始铸新疆光绪银币(而手工打制币起始于雍正时期)。至光绪33年(1907年),始铸喀什大清银币,而湘平一两,存世十分希罕,无论是价值,照旧存世量,远非是饷银、壬子、迪化几种一两可以相提并论的……此币自然银坯裂口,龙面多复打,逆背九十度,‘喀’‘壹’均实口,西域威风凛凛威风凛凛十足,因成色达90%,故币面易导致磨损,能看清龙形,已是上品。喀什大清银币湘平壹两银币有背结有巨细之分,有三层叶、四层叶,回文异样,回历在左等。尚有上书喀什道。玩新疆一两银币,此币不行缺席,尤如玩汉字币,不行缺大点金,一个原理,极具代表性
1908年新疆喀什造大清银----价格:RMB2,880,000----日期:2016-05-26
1907年新疆省造喀什大清----价格:RMB4,760,000----日期:2016-05-08
1907年新疆喀什大清银币----价格:RMB1,780,000----日期:2017-07-04
1907年回历1325年喀----价格:RMB4,780,000----日期:2017-04-12
1908年新疆喀什造大清银----价格:RMB5,570,000----日期:2016-08-22
近几年大清银币湘平壹两市场成交的价格:
1907年新疆省造喀什大清----价格:RMB4,280,000----日期:2017-07-28
1907年新疆喀什大清银币----价格:RMB2,580,000----日期:2016-11-04
1907年新疆喀什造大清银----价格:RMB1,570,000----日期:2016-08-07
1907年新疆喀什大清银币----价格:RMB2,240,000----日期:2016-08-09
1908年新疆喀什造大清银----价格:RMB2,850,000----日期:2017-04-07
一、戊申吉字大清银币库平一两银币,近代官铸机制银币中的台甫誉品,铸额甚小,传世极罕。系清代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是年为干支纪年戊申)吉林省银元局铸。也有学者以为此币系天津造币总厂铸。银币正面珠圈内镌华文“大清银币”四字,四字中央镌一带圈的“吉”字,外围上端铸满文光绪年造,下端铸面值“库平一两”,两旁分铸“戊申”二字;反面中央铸蟠龙图,外围上端铸英文光绪,下端铸英文库平一两,两旁分铸六点花星。戊申吉字大清银币库平一两银币有两各版式,即实重库平一两的样币(直径45毫米)和实重库平七钱二分的壹圆型流通币(直径39毫米),厚度均为2.5毫米。两种版式的银币文字和龙图均有显着的区别。本品为实重库平一两直径45毫米版式银币。由于传世极其有数,许多钱币学者和珍藏家没有见过真品。它有着历史熏陶,是价值很高的文物,具有深远的历史纪念意义;同时照旧考古和研究中国历史文化难堪的实物。
2006年中国嘉德春拍,马定祥珍藏的光绪丁未年造大清金币一两红铜试样币估价60万至80万元,拍至209万元。同年上海诚轩秋拍,丙午年造大清金币样币以83.6万元拍出。2007年丁未年造样币在中国嘉德春拍中拍至112万元,丁未年造大清金币库平一两的银质试样币更拍至190.4万元;上海诚轩秋拍此类丁未年造样币的价格也凌驾百万元。
一、该币正面:
2004年1月,一件光绪23年的大清银币在美国StephenAlbum拍卖公司(简称SA)钱币专场拍卖会上以28.68万美元成交,合约178.1万元人民币。2004年中国嘉德春拍,私人珍藏中仅见的宣统三年大清银币长须龙壹圆金质样币拍出176万元。
2004年上海华辰春拍曾以118.8万元拍出一枚短须龙样币,这一币种国内仅上海博物馆藏有。
八、庚戌春季云南造宣统元宝,宣统2年(公元1910年)铸,该银币为试铸样币,仅存世2枚。庚戌春季云南造七钱二分银币特殊之处,在于币铭有“庚戌春季”四字。中国钱币以干支纪年司空见惯,但注明季节则是。1910年4月1日(宣统二年岁次庚戌二月二十二日)滇越铁路全线通车,这是云南省条铁路,长465公里,为米轨铁路(轨距1米,比天下尺度轨距1.6米窄),在云南境内称“滇段”。铁路正式通车时间是该年春分(3月21日/庚戌年二月十一日)之后不久,与币面铭文“春季”吻合。据此推论,“庚戌春季云南造”宣统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可能是为纪念此重大工程而筹备。厥后因种种缘故原由未能刊行,以是数目至为希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