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粉彩瓷
据史称,粉彩有“始于康熙,精于雍正,盛于乾隆”之说,是在五彩基础上汲取珐琅彩的工艺技法,由景德镇创绘的釉上装饰瓷。即把含有氧化砷的玻璃料掺入含铅的彩料中产生乳化作用,使料色粉化为不同深浅的色调,达到“颜色明亮、粉润柔和、色阶丰富、绚丽雅致”的效果,装饰形式或工笔重彩,或逸笔写意,尽展中国画表现技巧魅力。《陶雅》盛赞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鲜娇夺目、工致殊常”。
"按照我老师的说法,其实分别是不是粉彩实在简单,看有没有粉色 "别以为是瞎说,这是最有经验的老师告诉偶的.
景泰蓝
景泰蓝作为一种美术工艺品,其制法即于铜器表面上以各色珐琅质涂成花纹,花纹的四周嵌以铜丝或金银丝,再用高火度烧即成。这项工艺始于明代景泰,而且初创时只有蓝色,所以叫景泰蓝。现在虽然各色具备,然而仍然使用以前的名字。因为景泰蓝已是一种工艺的名称,而不是颜色的名称.
宋瓷五大窑
汝、官、哥、定、钧;
汝窑:
河南省宝封县
汝窑是受越窑影响较大的青瓷窑。
胎骨一般都为灰色但有深浅之分,胎有厚有薄,非常坚密
瓷釉光润,一般是天青色和蓝灰色,都布满极为细碎开片纹,施釉薄而均匀
造型大多仿青铜器形式,古朴,一般都是支钉烧法
传世器物极其少见。
官窑:
是为统治政权烧制瓷器的“御制窑”
分北宋官窑(河南省开封市)和南宋官窑(浙江省杭州)
北宋官窑和汝窑一样,创建宋徽宗元年创建
胎制精细而坚密,胎骨一般是灰色,有深浅之分
釉面光润,有天青色、粉青色、翠青色等
支钉烧法,器物裹足釉,瓶类器物底足比其他窑要高一点
传世极少
南宋官窑有两座,“内窑”和“郊坛下官窑”,南宋官窑是统称
胎壁比北宋官窑稍薄一些,胎质比较差,杂质较多
釉天青色、粉青色、翠青色,釉面大都有浅黄色开片纹
紫口铁足是特点,造型仿青铜器形式,不如北宋古朴浑厚
哥窑:
浙江省龙泉窑
浙江省龙泉县有章氏2兄弟,哥哥主持的瓷窑叫哥窑,弟弟主持的瓷窑称弟窑,又称龙泉窑。
哥窑遗址尚未发现
胎骨颜色为深紫灰色
釉比较厚,且细腻,有油光感,釉面上布满细碎开片纹
金丝铁线特征
继续仿青铜器形式,还有一些新品种
定窑:
河北省曲阳县
曲阳宋代称定州,故得名
瓷胎坚密,胎骨比较薄
常见釉色为白色,也有少量黑色釉、酱色、紫色釉等。釉质坚密、光润。
造型精细规整常有大尺寸产品,采用覆烧法
钧窑:
河南省禹县
著名青瓷窑
大部分供民间使用
瓷胎坚密、精细,颜色为灰色,胎骨比较厚
釉以天青色为主,其次还有白色等,施釉一般比较厚
一般用正烧法烧造,圈足无釉,器物造型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