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在上溯晋唐、学习前人经典书法时,对其影响大的莫过于苏轼,可以说黄庭坚的手札小行书在很大程度上是学苏轼的。黄庭坚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不能不受苏轼书风的影响。在黄庭坚书论中,评东坡书颇多,且多为推崇备至者。苏东坡不仅是黄庭坚文学上的老师和提携者,而且也是其书法的学榜样。在黄庭坚题跋中,即反映出黄庭坚从苏轼处学习书法的一些消息,如“予与东坡俱学颜平原。
说起鉴定风波,很多人反应就想到了《功甫帖》。2013年9月,收藏家刘益谦花了822.9万美元(约合5037万元人民币)在纽约苏富比拍下了苏轼所写的《功甫帖》。但同一件书法作品,却有两派都称得上“权威”的专家得出大相径庭的结论,堪称业内“年度大戏”。
紫檀框漆地嵌玉黄庭坚书法挂----价格:RMB2,370,000----日期:2017-01-12
何绍基行书黄庭坚诗四屏--------价格:RMB4,250,000----日期:2017-04-28
宋·黄庭坚撰山谷诗集注二十----价格:RMB5,940,000----日期:2016-04-21
黄庭坚著毕刻经训堂法书--------价格:RMB4,540,000----日期:2017-06-20
沈曦来黄庭坚词二首------------价格:RMB4,270,000----日期:2017-10-12
近几年黄庭坚字画市场成交的价格:
沈曦来黄庭坚词二首------------价格:RMB1,150,000----日期:2016-01-20
宋·黄庭坚山谷内集注二十卷----价格:RMB1,380,000----日期:2016-10-15
何绍基行书黄庭坚诗四屏--------价格:RMB4,430,000----日期:2017-04-04
宋·黄庭坚撰山谷诗集注二十----价格:RMB5,570,000----日期:2016-03-27
康熙帝临黄庭坚书立轴----------价格:RMB4,110,000----日期:2017-03-19
现存于港、澳、台三地的中国古代书画确切数字难以计算,1949年离开大陆时几乎把上海故宫收藏的古代书画精品都运到了台湾,大量私人藏品也在此时成批流向了港、澳、台地区,因此说其总数应该超过内地;国外收藏的中国古字画作品,见于著录的有3万多件,而未著录的晋、唐、元绘画作品大概有6000多件。
此画诗意取自北宋诗人黄庭坚的《题落星寺四首(其三)》:“落星开士深结屋,龙阁老翁来赋诗。小雨藏山客坐久,长江接天帆到迟。宴寝清香与世隔,画图绝妙无人知。蜂房各自开户牖,处处煮茶藤一枝。”诗文为黄庭坚在游玩落星寺时所作。落星寺在鄱阳湖北,庐山以南,相传天降巨星化为岛,寺即因此得名。
据以上三部分约计,中国古代书画作品总计在10万件左右,而这10万件古字画,可在市场流通的大约只有2万件。这样的流通量与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相比,缺口相当大,加之它逐渐显现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其升值空间非常广阔。
黄庭坚行楷大字书风的形成当为其于京口见断崖《瘗鹤铭》之后并不断师法孳乳而自成家法的。黄庭坚师《瘗鹤铭》有一个误会,即他把《瘗鹤铭》看做右军所书,且深信不疑,故而倾力揣摩师习。不过也算是歪打正着,这倒促进了黄庭坚长枪大戟、绵劲迟涩书风的形成。从客观上看,黄庭坚与苏东坡是中国书法史上早于清代八百年超越唐代书风的笼罩而远溯先唐碑版或者说进行碑帖结合的书家。对于苏轼书风形成的渊源,只要把其代表作《寒食诗帖》与洛阳《龙门二十品》做一比较,即可得出明确答案。黄庭坚则明确标榜师法《瘗鹤铭》。
亭台雅士以较为粗率的笔法画出,既与下幅巨石起到了疏密对比的作用,又接通上幅的浩渺江面。上幅水浪呈斜势,翻滚的浪花以淡墨色画出;左侧大片留白,一只帆船以颤笔和淡色画出。整幅通过结构的巧妙排比和动与静的结合形成恢宏之气,流畅自如的笔墨极具飞动之势,画中蕴藏的诗情又散发出浓烈的文人气息,实为陆俨少晚年的山水佳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