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陶瓷文化,汉族劳动人民瓷器烧造水平可谓登峰造极。数千年的经验,加上景德镇的天然原料,督陶官的管理,清朝初年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因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皇帝重视,瓷器的成就也非常卓越,皇帝的爱好与提倡,使得清初的瓷器制作技术高超,装饰精细华美,成就不凡,充分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是悠久的中国陶瓷史上光耀灿烂的一页。
2014年明清重器拍卖依然精彩,但不少杂项珍品表现更胜一筹,有些拍品甚至还创出罕见的天价。在香港苏富比春拍珠宝专场中,共上拍321件拍品,成交264件,成交率达82%,成交总额超8亿港元。一条来自传奇名媛芭芭拉·赫顿旧藏的“卡地亚天然翡翠珠项链”,以8800万港元起拍,经买家激烈竞投后,终以2.14亿港元的天价成交,并一举刷新翡翠首饰拍卖世界纪录。
清雍正珐琅彩三阳开泰笔筒------价格:RMB3,170,000----日期:2017-02-04
清雍正斗彩水波寿石团花纹------价格:RMB1,570,000----日期:2017-04-21
清雍正/乾隆珐琅彩题诗「------价格:RMB4,440,000----日期:2017-07-03
清雍正珐琅彩花鸟纹玉壶春------价格:RMB2,550,000----日期:2016-04-02
清雍正青花「折枝花果」图------价格:RMB5,650,000----日期:2017-05-26
近几年清朝雍正瓷器市场成交的价格:
清雍正/乾隆珐琅彩题诗「------价格:RMB4,780,000----日期:2017-04-27
清雍正/乾隆珐琅彩题诗「------价格:RMB1,230,000----日期:2017-01-21
清雍正胭脂红长颈瓶------------价格:RMB4,940,000----日期:2017-06-21
清雍正珐琅彩花鸟纹玉壶春------价格:RMB2,220,000----日期:2016-08-05
清乾隆郎世宁绘“雍正十二------价格:RMB3,760,000----日期:2016-02-14
中国陶瓷,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它是我国历代文化的结晶。喜爱古陶瓷艺术品的人不少,但是懂得鉴定的人却为数不多。中国历代名窑精品层出不穷,且在如此漫长的岁月里,还有很多的仿制品。例如宋代的定、汝,官、哥、均五大名窑,在当时就有其它地方窑仿造,虽有精粗之分,但也能风行于世。至于元、明、清,仿制古瓷之风更是有增无减。可以说千百年来所制瓷器几乎是到处可见。今天小编带你们领略清朝瓷器鼎盛。
清代的瓷器因为去古未远,传世的就比较多,依据《文物法》,它的拍卖和交易基本是放开的,海外的拍卖会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领风气之先,逐渐带动了国内的拍卖和交易,所以清代陶瓷在近几十年来在国内外市场一路走高,越来越贵!我们从近些年来清瓷器的成交记录也能看出瓷器越来越火爆的市场!
2001年苏富比拍卖会上,“清雍正粉彩蝙桃橄榄瓶”被拍至4150万港元,创当时清代瓷器的市场高价。
清代无论在器形或种类方面均显著增多,并且制作精巧。其中以康熙时期创新之作独树一帜。琢器中如琵琶尊、马蹄尊、象腿尊、凤尾尊、观音尊、太白尊、苹果尊、杏叶尊、棒棰瓶、布布橙、倒载、柳叶以及凸腹花觚等都是前代少有的器形。雍正时期在器形的创作方面也是丰富多彩的,如双陆尊、三羊尊、虬耳尊、鹿头尊、络子尊、牛头尊、蒜口绶带如意尊、撇口橄榄瓶、太白坛、菊瓣盘等。
一条“红宝石配钻石项链”,嵌30颗心形及30颗梨形天然“缅甸”红宝石,共重104.51克拉,以7740万港元成交。在香港佳士得春拍中,一对重25.49及重25.31克拉“梨形钻石耳坠”则拍出了7516万港元的高价。在中国嘉德上海春拍中,紫砂大师顾景舟的“九头咏梅茶具”以2875万元的高价成交,并创顾景舟作品高拍卖纪录。
明清重器在秋拍的表现略逊于春拍,上拍的精品数量也略减。在中国嘉德香港秋拍中,一件“清雍正黄地青花缠枝花卉纹荸荠瓶”以2760万港元成交,另一件“清乾隆仿汝釉双耳三足鱼篓尊”以1380万港元成交。在香港苏富比秋拍中,备受业内关注的“清乾隆粉青釉浮雕龙纹罐”经场内外多位买家争夺,终以9420万港元的高价成交,创造了清代单色釉瓷器的拍卖纪录,另一件由春在斋珍藏的“明宣德三鱼纹高足杯”,也拍出了4380万港元的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