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铸造金铜佛像非常兴盛。明早期的汉传佛教造像,身材比例比较适中,身躯饱满结实,线条简洁流畅,丰腴而不虚,近人而不俗。造像胸部、腹部的起伏和平简的外衣形成对照,富有整体感。明嘉靖以后,特别是万历年间,汉地造像独盛一时。
金铜佛像因其久远的历史、生动的形象和精美的制作,具备了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但是在拍卖市场,金铜佛像被划分到“瓷器杂项”之列,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直到2006年在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上,一尊《明永乐鎏金释迦牟尼坐像》以1.2359亿港元成功拍出,创下当时中国佛像艺术品世界拍卖高纪录,使金铜佛一跃成为艺术市场中的“黑马”。近年来,金铜佛像的价值逐渐被人们所认知,在各大拍卖市场中逐渐受到了藏家们的追捧,成交价格也屡创新高,成为拍卖会杂项专场里表现为出色的板块,甚至在金融危机期间,藏家也几乎没有减弱对金铜佛的热情。
明铜鎏金师佛----------------价格:RMB3,890,000----日期:2017-09-05
铜鎏金喜金刚------------------价格:RMB1,810,000----日期:2017-08-07
明永乐铜鎏金观世音菩萨像------价格:RMB5,320,000----日期:2016-12-22
明宣德铜鎏金绿度母像----------价格:RMB2,130,000----日期:2017-01-24
明铜鎏金释迦牟尼--------------价格:RMB5,840,000----日期:2017-09-25
近几年鎏金铜佛像市场成交的价格:
清铜鎏金四臂观音像------------价格:RMB2,460,000----日期:2017-10-07
明铜鎏金释迦牟尼--------------价格:RMB2,550,000----日期:2017-04-19
铜鎏金锻造佛脚掌心有锤碟置----价格:RMB1,170,000----日期:2016-06-06
清铜鎏金绿度母像--------------价格:RMB3,490,000----日期:2016-10-19
铜鎏金思维菩萨----------------价格:RMB2,230,000----日期:2016-06-17
佛教的产物
佛教早创立于印度,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金铜佛像作为佛教不可或缺的必备品,更是受到很多人的重视。金铜佛像在佛教刚传入中国时称“金人”,其后亦称“金泥铜像”。金铜佛像因其身份地位不同,其形象、材料、种类也不尽相同,佛像依其身份可分为佛、菩萨、明王、天等数种。在各大寺庙中,有各种不同的佛、菩萨、罗汉守护主尊佛像,这些塑像是代表某种教义上的理想,是博爱的象征,是众生膜拜的对象。
佛教早创立于印度,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自汉代传入中国以来,对中国人民的思想意识、民族关系、文化艺术、生活习惯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金铜佛像作为佛教不可或缺的必备品,更是受到很多人的重视。金铜佛像在佛教刚传入中国时称“金人”,其后亦称“金泥铜像”。金铜佛像因其身份地位不同,其形象、材料、种类也不尽相同,佛像依其身份可分为佛、菩萨、明王、天等数种。在各大寺庙中,有各种不同的佛、菩萨、罗汉守护主尊佛像,这些塑像是代表某种教义上的理想,是博爱的象征,是众生膜拜的对象。
本报厦门讯一尊明朝永乐时期体型大、手工细致的鎏金铜佛坐像日前“回归”国人手中,并将落户厦门。7日,这尊铜佛在香港拍卖,厦门一企业以1.166亿港币拍得,此成交价创造了中国工艺品拍卖的世界纪录。记者昨日连线香港,与拍得该佛像的蔡铭超取得联系,他告诉记者,这尊佛像今后将留在厦门。
此像用青铜铸造,高39.7厘米,表面鎏金,铸造于十六国后赵太祖石虎建武四年(338年),现藏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馆。佛座为四足方座,佛像高肉髻,宽额,双手作禅定印,著通肩大衣,衣褶自身体中心线向左右对称的雕出,雕法朴素,衣纹形式化。金铜佛造像在东汉末年始见于记载,在佛教初传期多被称为金人。它大体上是伴随着佛寺的兴起而发达的,多供养在宫中或佛寺,在南北朝至唐代日渐繁盛。现存早期金铜佛像极少,后赵的这件金铜佛像是中国有明确纪年的早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