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宋代铜镜因多实用于生活,镜体比较轻薄,镜钮小或无钮。纹饰民俗化特点显著。也因多为民间私铸,质量参差不齐。
据考证,我国早的铜镜出自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铜镜的出现,结束了我们的祖先以水为镜的历史,清朝玻璃镜出现之前,在古人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相对于今天的镜子,古代铜镜不仅仅是正衣冠、饰面容的日常生活用具,更蕴含了人们的美好心愿和祝福,承担着镇宅辟邪、追求圆满等功能。
宋代宋代许由巢父故事镜--------价格:RMB3,240,000----日期:2017-04-26
仙骑纹菱花镜------------------价格:RMB5,120,000----日期:2016-12-25
鼎式双凤镜--------------------价格:RMB1,370,000----日期:2016-02-13
宋代方形宝镜------------------价格:RMB3,820,000----日期:2017-07-01
瑞兽葡萄纹镜------------------价格:RMB3,830,000----日期:2016-07-09
近几年宋代铜镜市场成交的价格:
宋代诗文手柄镜----------------价格:RMB3,590,000----日期:2017-05-15
宋代吴牛喘月镜----------------价格:RMB1,890,000----日期:2017-05-17
战国喜鹊镜----------------价格:RMB2,950,000----日期:2017-08-10
宋代菱花形双凤纹镜------------价格:RMB3,120,000----日期:2017-02-26
宋代龟背纹镜------------------价格:RMB5,460,000----日期:2016-10-13
尤其是进入2011年以来,铜镜行情更上一层楼,精品成交价格迭创新高。在上海古玩古玩心春拍上,由香港著名藏家梦蝶轩收藏的直径24.2厘米的“唐代明逾满月跑兽镜”拍出了897万元的天价,直径22厘米的“仙骑纹菱花镜”则拍出了874万元;在2011年上海古玩古玩心秋拍中,直径20厘米的“汉代四乳神兽镜”更是石破惊天地以908.5万元的高价落槌,创下当时中国古铜镜高成交纪录。
而在今年嘉德春拍中,一面明逾满月跑兽镜更是以897万元的天价成交,刷新了铜镜拍卖的新纪录。一枚精品铜钱都要上百万元,当前铜镜的上涨,只是其历史价值与30多年市场积累的一个释放。近年来,只要是精品铜镜,真正的藏家不管多少钱都会拿下,未来的成长空间依然非常大。
2011年将大行其道的收藏品有哪些?理财一周报记者采访的几位业内人士都提到了“铜镜”据了解,中国青铜器收藏由于受到严格管理,市场一直表现一般,在2003年、2004年的时候,一方宋代铜镜如能卖到几万元,已经算是很高的价格了。但随着市场的发展,铜镜在近5年开始活跃起来,价格一路走高。
与西汉在阴模上制作纹饰相比,东汉铜镜的制模技术则多改为在阳模上制作纹饰。东汉中期,铜镜的纹饰从线雕逐渐发展到浮雕技术。肇始于春秋战国的金银错技术也在此时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工艺高度。阳模制镜、浮雕纹饰、金银错这三项技术标志着中国铜镜制作工艺的完全成熟。宋代铜镜在工艺上继承发展前代技术并使之固定成型。此后,制镜工艺以成熟的系统传承下去,后代并无太多技术创新。铜镜制作工艺在汉代的成熟得益于汉代国力的强盛。
除了规矩纹饰之外,历经4000年的铜镜在古人的生活中早已不仅仅是用于梳妆打扮,而是蕴藏了许多内涵。其中重要的,就是作为爱情的信物。南朝徐陵《为羊兖州家人答饷镜》曰:“信来赠宝镜,亭亭似团月。镜久自逾明,人久情愈歇。取镜挂空台,于今莫复形。不见孤鸾鸟,香魂何处来。”李白《代美人愁镜二首》有云“美人赠此盘龙之宝镜,烛我金缕之罗衣”。婚恋中的用镜习俗,对镜的纹饰有着重大影响,产生了诸多与婚恋相关的装饰题材。汉代日光镜中就出现了“见日之光,长毋相忘”的铭文,此后古镜中多有长相思、毋相忘之铭;唐宋年间婚姻用镜之习俗十分发达,镜中纹饰往往以对鸟形式出现,如唐镜中多有双鸾、双雀、对雁等,宋代多见双凤镜。明清时期婚嫁用镜的特征更为明显,如明代鸾凤和鸣镜就是嫁女用镜,清代又有双喜五蝠纹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