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板块主推清民两代的作品,材质多为缅甸花梨木、酸枝木和硬木,工艺和原料都为上乘,善用嵌螺钿百宝工艺,且保存状态完好,收藏实用两相宜。
此外,一尊青铜兽面纹尊和一件饕餮铜铺首亦值得予以关注,此二件作品均为同类作品中的佼佼者,我们不应怀疑,即使是青铜器收藏者中的巨饕,亦会给予不吝称叹。
铜镜断代看纹饰
业内人士介绍,铜镜的铸造是属于青铜浇铸工艺,此种工艺是为世界所佩服的,在世界范围内中国是的,尤其从战国到唐代,铜镜的浇铸工艺达到了,如同国外的艺术品维纳斯和蒙娜丽莎。
仙骑纹菱花镜------------------价格:RMB5,560,000----日期:2017-04-09
宁壶--------------------------价格:RMB1,920,000----日期:2017-02-01
“淮南起照”神兽镜------------价格:RMB3,250,000----日期:2016-02-24
战国喜鹊镜----------------价格:RMB2,740,000----日期:2016-04-08
战国喜鹊镜----------------价格:RMB3,540,000----日期:2016-08-28
近几年铜镜市场成交的价格:
仙骑纹菱花镜------------------价格:RMB2,220,000----日期:2016-07-11
“青羊”半圆方枚镜------------价格:RMB5,270,000----日期:2017-04-19
瑞兽葡萄纹镜------------------价格:RMB1,250,000----日期:2017-05-26
战国喜鹊镜----------------价格:RMB1,630,000----日期:2017-06-03
唐鸾凤翩飞起舞镜--------------价格:RMB3,920,000----日期:2016-11-17
”赵春安认为,等过一段之后,随着一些精美铜镜的出现,会有一个大幅度的上涨。“未来,如果国际国内经济形式回暖,这个调整时间会快一点。”另外,他还提醒到,在这个调整阶段,藏家是不可以坐等的,“对一些真正好的东西,要率先启动。就像是60年代买邮票,70年代买钱币,80年代买字画,90年代买一些瓷器和杂项,现在是该买一些铜镜了。
铜镜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遗产的珍品。铜镜的背面装饰着各种花纹和铭文,这些纹饰和铭文的产生与流行,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及时代风尚有一定的关系。由于镜背面积小,纹饰所选用的题材更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为我们认识和研究古代社会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
中国铜镜,以汉镜的数量多,使用普遍,汉镜不仅在数量上比战国时期多,而且在制作形式和艺术表现手法上也有了很大发展。从其发展趋势,可以分为三个大的阶段,重要的变化出现在汉武帝时期,西汉末年王莽时期,东汉中期。西汉前期是战国镜与汉镜的交替时期。直到西汉中期汉武帝前后,一些新的镜类流行起来了。这些新的镜类对后世铜镜的发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接下来,铜镜的收藏市场被调动起来。2005年秋拍,一面隋唐《放日圆形瑞兽镜》以29.7万元成交。到了2006年秋拍,唐代铜镜再创高价,一面《放日圆形瑞兽镜》以44万元成交,比一年前的成交价上涨了14.3万元。2008年秋拍,中国嘉德的铜镜专场264件拍品,成交总额达635.58万元,当时一件元代《缠枝花卉镜》估价55至今70万,就拍出了100.8万元。
据记者了解,这面“十二生肖四神镜”为隋唐铜镜。隋唐铜镜较前代有很大发展,在铜质的合金中加大了锡的成分,在铜镜的质地上就显得银亮,既美观又实用。此铜镜直径15厘米,重1211克,为圆形,上有伏兽钮,钮制与普通伏兽钮相比较,造型较为特殊,其背部肌体轮廓极其清晰,毛发分明,极具动感,具有狂野之美,为伏兽钮中少见品种。主纹饰分为二区:内区四极饰四神,为玄武、朱雀及不同形状之云龙,钮下云龙纹饰与“月宫镜”中出水蛟龙图案近似,玄武躯体鳞片毕现,朱雀羽毛飘展,回头相望;外一周十二生肖,纹饰极为细致、生动,显现出各种肖形的特点,其间满饰云气纹及忍冬纹,缘处饰枝叶纹。整面铜镜纹饰精细、缜密、丝丝入扣,品相极佳,通体白光,极为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