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天珠天珠是一种极富民族和宗教色彩、蕴含神秘传说并含有特殊磁场的稀有宝石。因产自中国西藏自治区,也称西藏天珠。在藏民的心目中,天珠是一种珍贵的吉祥物。在藏区,修建寺庙时藏民喜欢用天珠来装饰建筑、供奉菩萨。著名的大昭寺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的衣饰上,就镶嵌着上百颗天珠。其中,佛祖所佩戴的佛冠正中央就镶嵌着一颗天珠中品质的九眼天珠。在班禅驻锡地扎什伦布寺的地面上,也有天珠镶嵌。
天珠自古以来一直被当为辟邪物、符使用,象征友善的爱心和希望,有助于压力疲劳、浊气等负性能量。科学观点认为,天珠原矿当中矿物质的微量元素以及负离子,可活化体内细胞,亦可刺激全身穴道、促进新陈代谢、提升睡眠品质、稳定情绪、、抗老化。近些年,在国内举办的各大拍卖会上,天珠似乎与天价已经密不可分。因身上带有诸多神秘符号,加之史籍只有零星记载,又无科学考古发掘实物佐证,社会上也流传着多种关于天珠的解读和传说。另外,据传统藏医的记载,真正的至纯老天珠除可增加人体外,对预防中风颇有功效。
在今年上海古玩古玩心的一场春季拍卖会上,一件“十二眼天珠”拍出了1840万元的天价外,早在几年前,天珠就已走俏国内的艺术品拍卖市场。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天珠拍卖早可追溯到2004年,当年1月在上海的一次拍卖会上,一件清代“两眼天珠”就以4.4万元的成交价轰动珍藏市场。在这之后,天珠拍卖价就不断攀升屡创高价。据了解,2009年,在上海的一次拍卖会上,一件“三棱护法天珠”以5000万元的天价创下国内有拍卖纪录以来的价,成为名副其实的“珠中之王”。数据显示,从2004年到2009年短短5年时间,天珠拍卖价格上涨了1000余倍。
天珠的藏语发音为“思怡”(DZI),为美好、威德、财富之意,而梵文是以“昧自尬”称呼天珠。此一眼天珠比较罕见,实是不可多得的观音老天珠。该藏品造型规整,形作长椭圆形珠眼清晰、风化纹、鱼鳞纹特征明显,通体可见包浆圆润,自然老道。有自然风化痕迹、色泽分明、纹理清晰,质地坚硬。早的天然天珠是由海螺化石打磨而成,后来由于化石的稀缺,古西藏人先采用一种含玉质及玛瑙成分的沉积岩打磨天然,这种沉积岩有极强的磁场,天然形成的规则图案,以眼球为主,辅以三角形、四边形等,据称可辟邪。琢磨后的成品凸显眼球妆纹饰,是价格无法估量的佛教圣物--天珠。此天珠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投资价值。
一眼天珠----------------------价格:RMB3,540,000----日期:2016-10-05
二十一眼天珠------------------价格:RMB2,520,000----日期:2016-04-03
一眼天珠----------------------价格:RMB2,110,000----日期:2017-04-28
一眼天珠----------------------价格:RMB5,970,000----日期:2017-08-28
一眼天珠----------------------价格:RMB3,670,000----日期:2016-03-18
一眼天珠----------------------价格:RMB1,560,000----日期:2017-06-01
十二眼天珠--------------------价格:RMB1,280,000----日期:2016-07-01
二十一眼天珠------------------价格:RMB4,430,000----日期:2016-01-22
明代莲花部一眼天珠------------价格:RMB3,680,000----日期:2016-01-07
二十一眼天珠------------------价格:RMB2,430,000----日期:2016-08-16
天珠的藏语发音为『思怡』(DZI),为美好、威德、财富之意,而梵文是以『昧自尬』称呼天珠。早在唐代,天珠就已为人所知了,欧洲人劳弗于1913年撰写了《东方绿松石考证》。他引用《唐书》及几部唐代经文中的“瑟瑟”一词进行比较考证。并根据陈述,说明品位的藏族官员肩上披挂着一串串“瑟瑟”。奥地利藏学家勒内·德·内贝斯基·沃科维茨于1952年出版的《来自西藏的史前珠》及《西藏的神灵和鬼怪》本书中,称其为“猫眼石”。杜宾·路易斯在《珠的历史》,则称其为“蚀刻或漂白的红玉髓”。著名人类学家格勒博士在《藏族教的神》论文中称其为九眼勒子。
天然天珠是指使用材料仅经过打磨而成的筒珠,分为由贝壳化石磨制而成的老天珠及用天然玛瑙磨制而成的新天珠,目前市面上所见花纹规整一致的人工材料(玻璃、树脂、化学处理石材等)制品为人工天珠或仿制天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