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陶瓷器2010年的春季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大拍中,第2615号拍品明代中早期青花绘缠枝花卉托杂宝纹碗,直径15.1厘米,以2.24万元成交,而同类碗在1991年的潘家园旧货市场上仅200元就可以买到,亦不算十分精细之物,由此可见,原本精品才具有的巨大收藏投资价值,已因为明代中期以前民窑瓷器的数量稀少而有所改变,明代民窑瓷器在当时烧造时以青花瓷器为主,彩瓷很少,所以在流传至今的明代民窑瓷器中,青花瓷器数量较多,宜以之入手收藏。
纵观整个明代,其青花瓷的烧造随着历史的进程有着奇妙的变化。早期颜色浓艳,中期淡雅,晚期又回到浓艳;器形早期硕大,中期小巧,晚期回到了硕大。其中嘉靖至万历时期的瓷器,器形繁多,风格在硕大的基础上前后也有变化。明代晚期的瓷器不仅品种多,至今所见的存世量也相对明早期的永乐宣德、明中期的成化弘治要多一些。
从嘉靖年间开始进入明代的晚期,青花瓷这时一改明中期成化、弘治的淡雅,而变得浓艳。明嘉靖开始把景德镇官窑督陶官改成地方官,御窑厂规模日益庞大,建制也步入正轨,瓷器生产甚为发达。此时青花改用回青料,其色调如朝珠上的青金蓝石呈现的佛头青色,所以又有“佛头青”之称,蓝中泛紫,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谷应泰在《明史纪事本末》中有言:“世宗起自藩服,入缵大统,累叶升平,兵革衰息,毋亦富贵吾所已极,所不知者寿耳。以故因寿考而慕长生,缘长生而冀觘举。惟备幅于箕畴,乃希心于方外也。”与明代其它帝王相比,嘉靖帝继承大统出乎其人生意料,一夜之间由藩王脱胎贵为天子,因此他比谁都深知荣华富贵得来之不易,故而嘉靖帝祈求神灵、信仰道教方士以求保佑。
1923年伦敦出版RL--------价格:RMB1,990,000----日期:2017-06-13
明成化青花缠枝黄蜀葵纹宫盌----价格:RMB5,510,000----日期:2017-06-27
1923年伦敦出版RL--------价格:RMB3,190,000----日期:2017-01-24
明洪武青花缠枝菊纹执壶--------价格:RMB5,460,000----日期:2017-07-05
明十七世纪田黄石雕瑞狮纸镇----价格:RMB3,240,000----日期:2016-08-02
明代宣德官窑青花五彩河塘鸢----价格:RMB5,160,000----日期:2017-01-25
1923年伦敦出版RL--------价格:RMB1,790,000----日期:2017-04-28
明代青花龙云纹碗--------------价格:RMB5,440,000----日期:2017-03-21
明历斗彩葡萄纹高足杯----------价格:RMB2,790,000----日期:2017-07-22
明历斗彩葡萄纹高足杯----------价格:RMB5,940,000----日期:2016-04-21
随着近些年来房地产、的不景气,越来越多的人将眼光瞄向了古玩市场。国家大力推出文化产业的发展,古玩行业将迎来一个黄金期。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表面人民币升值了,实则在人民手里越来越不值钱了,投资古玩行业对自己资产的保值增值将有很大的保护升值作用。
自2012年走入市场拐点,进入深度调整期的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在陶瓷器物板块体现得尤其明显。除了延续去年以来的颓势外,作为这个板块的指标,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与佳士得两大拍卖行在2013年的表现,可以用两极分化来概括。对于古玩市场的掌领和不遗余力的推动,特别是珍罕名贵的明清官窑瓷器,毫无疑问是香港苏富比、佳士得的看家本事。
2013年5月,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春拍推出的“雅趣流芳——陈玉阶珍藏”专场,以白手套成交录得2.14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71亿元)的佳绩;而香港苏富比秋拍推出的“古城雅韵——京都珍藏清代御瓷”专场,更是仅以6件拍品成交就缔造了1.5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2亿元)的惊人纪录。2013年度成交价的10件单品中,香港苏富比占据8件,拥有优势。